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和轨道梁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065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和轨道梁生产方法,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包括:用于承载轨道梁的底模,底模适于固定在制梁场地上;侧模,侧模包括两个侧模板以及用于滑动支撑两个侧模板的侧模支架,两个侧模板分别设于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侧模支架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侧模板之间间距和/或调节侧模板弯曲度的调节组件;端模,端模包括两个端模板,两个端模板分别设于底模的纵向相对的两端,底模、侧模和端模之间限定出预设的浇筑空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板组件,可以将侧模移动至底模所在位置处,由此可以降低轨道梁生产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大大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提高轨道梁的加工精度。

Formwork assembly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rack beam for production of track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mplate assembly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for rail beams. The template assembly for rail beams production includes: a bottom die for bearing the rail beams, which is suitable for fixing on the beam-making site; a side die, which comprises two side templates and a side die support for sliding support of two side templates, two side tem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transverse opposite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die. On both sides, the side formwork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djusting components for adjusting the spacing between two side formwork and/or the curvature of side formwork; the end formwork includes two end formwork, the two end formwork are located at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bottom formwork longitudinally, and the preset pouring space is defined between the bottom formwork, the side formwork and the end formwork. According to the template assembly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side die can be moved to the position where the bottom die is located, thereby reducing the site area requir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track beam, greatly simplify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of the track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和轨道梁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梁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和利用该模板组件的轨道梁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由车体、转向架总成、轨道梁三部分构成,转向架总成配合在轨道梁上且与车体相连,转向架总成由自身电动总成驱动沿轨道梁移动并牵引车体行进。用于轨道梁生产的预制模具包括两个侧模、两个端模以及台车(底模),侧模、端模和台车共同限定出轨道梁的预设浇筑空间。在轨道梁的制造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均是将台车移动至两个侧模之间,而移动台车将会对生产造成以下几点不利影响:(1)移动台车过程所需的周转空间较大,由此造成生产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较大;(2)移动台车过程较为复杂,效率低;(3)轨道梁生产为流水化作业,一旦其中一个工序出现问题将会阻碍后续所有工序施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4)由于在台车上需要进行支座和预埋件定位以及梁体边线定位,由于地面标高有差别,台车频繁移动,将会影响底模平面标高,从而降低支座、预埋件和梁体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可以将侧模移动至底模所在位置处,以将两个侧模板分别固定到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由此可以降低轨道梁生产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大大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提高轨道梁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利用上述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的轨道梁生产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轨道梁的底模,所述底模适于固定在制梁场地上;侧模,所述侧模包括两个侧模板以及用于滑动支撑两个所述侧模板的侧模支架,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所述侧模支架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间距和/或调节所述侧模板弯曲度的调节组件;端模,所述端模包括两个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模的纵向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模、所述侧模和所述端模之间限定出预设的浇筑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通过设置用于滑动支撑两个侧模板的侧模支架,在轨道梁生产过程中,可将底模固定在制梁场地上,移动侧模至底模所在位置处,以将两个侧模板分别固定到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由此,不仅可以省去底模移动的周转空间,降低轨道梁生产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提高制梁场地的空间利用率,简化生产工艺;另外,多个工序可以同时进行,不会因一个工序出现问题而影响其他工序的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底模固定不动,底模所在位置的标高是一定的,由此可以保证支座、预埋件、梁体边线定位,钢筋绑扎定位以及波纹管定位的精度,从而提高轨道梁的加工精度。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模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制梁场地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模支架包括与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相连的两个支撑架,且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滚轮。可选地,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滚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可选地,所述制梁场地设有沿纵向延伸且在横向上相对的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轮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底模的横向两侧,所述滚轮适于滚动支撑在所述滑轨上。优选地,所述侧模支架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连接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拉压杆和嵌设在所述第一拉压杆内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拉压杆伸缩的第二拉压杆,所述第一拉压杆与所述侧模支架相连,所述第二拉压杆与所述侧模板相连。可选地,所述第一拉压杆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拉压杆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可选地,所述侧模支架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拉压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相连,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拉压杆相对所述第一拉压杆伸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梁生产方法,所述轨道梁利用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板组件进行生产,所述轨道梁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所述底模安装固定在制梁场地上;S20:绑扎梁体钢筋骨架,制作芯模并将所述芯模安装至所述梁体钢筋骨架内;S30:将所述梁体钢筋骨架置于所述底模上;S40:将所述端模安装至所述底模的纵向两端;S50:将所述侧模移动至所述底模处以使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模的横向两侧;S60: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调节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间距和/或调节所述侧模板的弯曲度,调节完成后将所述侧模板固定在所述底模上,所述底模、所述端模和所述侧模之间限定出预设的浇筑空间;S70:朝向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梁体;S80:待所述梁体强度达到规定强度时,移除所述侧模和所述端模。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轨道梁生产方法,通过利用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板组件进行轨道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底模固定在制梁场地,底模固定不动,移动侧模至底模所在位置,以将两个侧模板分别固定到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由此可以降低轨道梁生产所需占用的场地面积,大大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提高轨道梁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模1;侧模2;侧模板21;侧模支架22;支撑架221;连接杆222;调节组件3;滑轨4;第一驱动装置5;第二驱动装置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包括:底模1、侧模2和端模(图未示出)。底模1用于承载轨道梁(图未示出),底模1适于固定在制梁场地上,即当底模1固定在制梁场地上时,底模1和制梁场地保持相对静止。侧模2包括两个侧模板21以及用于滑动支撑两个侧模板21的侧模支架22,即侧模2包括两个侧模板21和侧模支架22,侧模支架22用于滑动支撑两个侧模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轨道梁的底模,所述底模适于固定在制梁场地上;侧模,所述侧模包括两个侧模板以及用于滑动支撑两个所述侧模板的侧模支架,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所述侧模支架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间距和/或调节所述侧模板弯曲度的调节组件;端模,所述端模包括两个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模的纵向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模、所述侧模和所述端模之间限定出预设的浇筑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轨道梁的底模,所述底模适于固定在制梁场地上;侧模,所述侧模包括两个侧模板以及用于滑动支撑两个所述侧模板的侧模支架,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模的横向相对的两侧,所述侧模支架上设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侧模板之间间距和/或调节所述侧模板弯曲度的调节组件;端模,所述端模包括两个端模板,两个所述端模板分别设于所述底模的纵向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模、所述侧模和所述端模之间限定出预设的浇筑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制梁场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支架包括与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相连的两个支撑架,且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滚动的第一驱动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梁场地设有沿纵向延伸且在横向上相对的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轮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底模的横向两侧,所述滚轮适于滚动支撑在所述滑轨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支架还包括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连接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梁生产的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方高克军毛军冯信福赵喜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