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锁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56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锁容器1的排列柜用的框架是由分立的侧板2,顶板和底板3,后板4,以及将框架内部划分为列和排的内板5和6装配成的。内板(图5和6)有使其能够装配在一起的细槽21、25和榫脚19、24,后者穿过后板(图4)中的槽孔18、17而后弯扭,以便将板钩紧在一起。顶板、底板和侧板以相同方式固定。可锁容器的门28(图8)有模制的塑料枢轴轴套38,通过轴套28将门卡装到框架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锁容器。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例如可以安装在银行保险库及类似安全地点中的安全存放用可锁容器的排列柜。但是,原则上,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制造任何目的使用的可锁容器排列柜,例如可在学校、体育设施、运输站等地点中使用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现场装配的可以以整套形式制造和运送的可锁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种形式的可锁容器,它可以用费用低廉的元部件并用最低限度的技术和专用工具快速装配而制成各种构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一整套适合于装配成矩形的可锁容器排列柜的部件,包括适合于分别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的两个侧面、顶面、底面和后面的分立的板;至少一个适合于从框架的顶部垂直延伸到底部以便将其内部分成几列的内板;至少一个适合于从框架的一侧水平延伸到另一侧以便将其内部分成几排的内板;以及许多扇门,每扇门用于一个可锁容器;上述垂直内板和水平内板开有细槽,以便互相成正交地交联装配;而各个上述的板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使得在装配条件下,上述内板可以固定到上述顶板和/或底板和/或后板和/或侧板上,上述顶板和/或底板可以固定到上述侧板和/或后板上,而且/或者上述后板可以固定到上述侧板上,方法是利用一块此类板上的许多个榫脚穿过其它此类板中的相应槽孔并予以处置,最好是通过弯扭或其它塑性变形,以防止上述榫脚返回通过上述槽孔。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上述门通过卡装式的枢轴机构装配到上述框架上。更具体地说,可以有许多个型条适合于固定到上述垂直内板和至少一个上述侧板的垂直前边缘上,每个上述型条形成一个第一部分枢轴支承表面;每个上述门有一个第二部分枢轴支承表面;上述第一和第二部分枢轴支承表面之一是一个阳模凸表面而另一个此种表面是一个阴模凹表面,而至少上述阴模表面是用塑料模制成的。因此每个上述的门可以通过将相应的上述阳模和阴模表面卡在一起而铰链式地装配到一个相应的上述型条上。本专利技术本身还在于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的一套元部件装配成一个可锁容器排列柜的方法,以及由此装配成的可锁容器。现在作为例子参照附图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好的一个安全存放用可锁容器排列柜的框架的示意透视图;图2例示图1框架中使用的侧板的构型;图3例示图1框架中使用的顶板和底板的构型;图4例示图1框架中使用的后板的构型;图5例示图1框架中使用的垂直内板的构型;图6例示图1框架中使用的水平内板的构型;图7以放大比例例示图3至图6的每种板上所形成的榫脚的形状;图8是一个完全装配好的可锁容器排列柜中的通过一个门和邻近的框架部件的水平横截面图。参照图1,图示的框架形成一个由48个大小相同的安全存放用可锁容器1构成的阵列排列柜,排成三列,每列十六个可锁容器。它是由两个相同的侧板2、相同的顶板和底板3、一个后板4、两个相同的垂直内板5及十五个相同的水平内板6装配成的。所有构件板2—6都可以用例如1.5mm厚的低碳钢制成,除了板3和板6的前边缘折叠起来以避免对可锁容器1的使用人产生锐利的边缘外,所有构件板基本上都是平坦的。图2表示每个侧板2的构型。它是矩形,在侧板的后边缘附近开了一序列八个垂直的槽孔7,在侧板的前边缘附近钻了一序列十六对洞孔8,而在侧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隔开位置上开了十七排每排三个的一序列水平槽孔9。图3表示每个顶板和底板3的构型。它基本为矩形,板的两侧边各伸出一序列三个榫脚10,板的后边缘附近开了一序列六个并排的槽孔11,在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隔开位置上开了两列各三个的槽孔12。另外两个较宽的槽孔13开在板的前边缘住内稍许偏离槽孔12的地方。在板的左侧(从视图方向)边缘上开了一个残余的槽孔13。在槽孔13前面的板的前沿部分14比板的其余部分稍许宽些,向侧面伸出象榫脚10同样的尺寸,而这一部分同时代表该板从前边缘到后边缘比侧板2增加的深度。图4表示后板4的构型。它基本为矩形,在后板的两侧边各伸出一序列八个榫脚15,而在后板的顶边和底边各伸出一序列六个榫脚16。在后板两侧边之间的隔开位置上开了十五排各六个的一序列水平槽孔17,而在后板顶边和底边之间的位置开了两列八个垂直槽孔18。后板的高度(除了榫脚16以外)对应于侧板2中上排和下排槽孔9之间的距离,而后板的宽度(除了榫脚15以外)对应于顶板和底板3的主要部分(除了榫脚10以外)的宽度。图5表示每个垂直内板5的构型。它基本上为矩形,在板的后边缘上伸出一序列八个榫脚19,而在板的顶边和底边各伸出一序列三个榫脚20。从板的前边缘到板的中间深度开出了一序列十五个水平细槽21,而在板的前边缘附近钻了一序列十六对洞孔22。该板的高度(除了榫脚20以外)对应于后板4的高度(除了榫脚16以外),而其从前边到后边的深度(除了榫脚19以外)对应于侧板2的深度。图6表示每个水平内板6的构型。它基本上为矩形,在板的两个侧边上各伸出一序列三个榫脚23,而在板的后边缘上伸出一序列六个榫脚24。从板的后边缘开出两条细槽25到稍许超过板的一半深度,其宽度方向的位置对应于顶板和底板3中的槽孔12的位置。板6中开出的槽孔26对应于板3中的槽孔13,而每个板6的前沿部分27也对应于板3的前沿部分14的形状。板6的宽度(除了榫脚23以外)对应于板3的宽度(除了榫脚10以外),而板6的深度(除了榫脚24以外)对应于板3从其前边缘向后到槽孔11的深度。从这些图可以理解,从板3、4、5、6伸出的榫脚10、15、16、19、20、23、24预定容纳在另一个板的相应槽孔中。每个此种榫脚的优选形式以放大比例示于图7。该榫脚包括一个从相应板的边缘通过颈部71伸出的中心头部70,在榫脚两侧各有一个也从板的边缘稍许伸出的短片72。这两个短片72的目的是保证头部70在弯扭之前在对应槽孔内对中。为了装配图1的框架,首先将垂直内板5和水平内板6通过其相应的细槽21和25交互联结而形成一个“蜂窝”状结构。这就是说,每个水平板6的前边部分被支承在两个垂直板5的相应细槽21中,而每个垂直板5的后边部分穿过每个水平板6的相应细槽25。这个结构而后通过将后板4安置在板5和6的后边缘上使得板5和6的榫脚19和24穿过后板4中相应的槽孔18和17而装配到后板4上。然后通过弯扭动作使这些榫脚塑性变形,使其头部70相对于相应的槽孔偏转并将后板4钩紧在板5和6的装配件上。为此所需的只是一个套筒扳手之类的简单工具,其套筒是一个大小能配合榫脚的径向槽孔。其后装上顶板和底板3。它们被依次安置在已有结构上,使得后板4和垂直内板5的相应榫脚16和20穿过相应板3中的相应槽孔11和12,这些榫脚以上述同样方式被弯扭而固定在板3上。为了完成框架装配件,装上两个侧板2。它们被依次安置在已有结构上,使得后板4、顶板和底板3以及水平内板6的相应的榫脚15、10以及23穿过相应侧板2中的相应槽孔7和9,这些榫脚以上述同样方式被弯扭而固定在侧板2上。至于随后为每个可锁容器1装上门28,将参照图8进行说明。对于框架的每个垂直前边缘,也就是侧板2和垂直内板5的前边缘,首先装上图8中29和30指示的部件,每个部件29是延伸相应的板边缘的整个高度的连续长度矩形钢带,以增加结构的刚性。对于每个垂直内板5和左端(从观察方向)侧板2,相应的钢条29从端部插入通过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整套适合于装配成矩形的可锁容器排列柜(1)的部件,它包括:适合于分别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的两个侧面、顶面、底面和后面的分立的板(2-4);至少一个适合于从柜架的顶部垂直延伸到底部,以便将其内部分成几列的内板(5);至少一个适合于从框架的一侧水平延伸到另一侧,以便将其内部分成几排的内板(6);以及许多扇门(28),每扇门用于一个可锁容器(1);其特征在于:上述垂直内板(5)和水平内板(6)开有细槽(21,25),以便互相成正交地交联装配;而各个上述的板(2-6)被制成这样的形状,使得在装配条件下,上述内板(5,6)可以固定到上述顶板和/或底板和/或后板和/或侧板(2-4)上,上述顶板和/或底板(3)可以固定到上述侧板(2)和/或后板(4)上,而且/或者上述后板(4)可以固定到上述侧板(2)上,方法是利用一块此类板上的多个榫脚(10、15、16、19、20、23、24)穿过其它此类板中的相应槽孔(7、9、11、12、17、18)并予以处置,以防止上述榫脚(10、15、16、19、20、23、24)返回通过上述槽孔(7、9、11、12、17、1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J斯凯尔顿
申请(专利权)人:查布父子锁及保险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