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单元及分离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38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常温空分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单元及分离塔,该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填装吸附剂的罐体及设于该罐体两端的结构组件,该结构组件包括连接于罐体的盖板,及设于盖板和罐体之间的筛板;筛板将罐体内腔分为第一共振腔和第二共振腔,盖板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共振腔连通的第一分流孔,筛板上设有若干连通第一共振腔和第二共振腔的第二分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分离单元内部形成一个多层分流结构,其内部的多层分流孔形成的气流通道将有利于气体的分散式流通,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升了分离单元的吸附能力,降低了分离单元的气流阻力,可降低动力设备的能耗,减少了吸附剂的流化现象,并能有效的降低气体在流入、流出分离单元时所产生的辐射噪声。

A Separation Unit and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air separation, and discloses a separation unit and a separation tower. The separation unit comprises a tank for filling adsorbents and a structural component at both ends of the tank.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 comprises a cover plate connected to the tank body and a sieve plate arranged between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tank body. The sieve plate divides the tank body cavity into a first resonant cavity and a second resonant cavity, and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if. The first shunt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sonant cavity is dry, and the siev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econd shunt hole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sonant cavity and the second resonant cavity. In the separating unit of the utility model, a multi-layer shunting structure is formed, and the airflow passage formed by the multi-layer shunting holes in the separating unit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ispersed flow of gas, the gas distribution is more uniform,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eparating unit is improved, the airflow resistance of the separating unit is reduc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power equipment is reduced, the fluidization phenomenon of the adsorbent is reduced, and it can be Reduce the radiated noise generated by the gas flowing into and out of the separ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单元及分离塔
本技术属于常温空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单元及分离塔。
技术介绍
变压吸附(PSA)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广泛应用的气体分离方法,是低温深冷空分工艺的重要补充,用于由空气流生产氧气的传统PSA法通常采用如CaA,CaX,NaX,LiX型等氮吸附剂基于平衡吸附理论制氧,可制取氧气浓度约93%的产品气,而用于由空气流生产氮气的传统PSA法通常采用如碳分子筛基于动力学分离特性制氮,甚至可单步法制取纯度达99.9995%以上的高纯氮气,其中,无论是制氧或制氮,都涉及到填装吸附剂的分离单元:在采用PSA法分离气体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气体进入分离单元前因管道中的压力较高,当气体以较高流速充入分离单元时,进入吸附单元因流速比较快、压力锐减,将剧烈冲击、卷吸分离单元内填装的吸附剂,进出分离单元的气体不仅产生较大的噪声,对于长时间处于该种情况下的工作人员的听力造成较大的损害,而且将对填装在分离单元内的吸附剂产生较大的冲击,加速粉化,从而造成分离单元不稳定,同时也不利于吸附剂的利用,降低了吸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单元及分离塔,能够使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升分离单元的吸附能力,有效的降低分离单元的气流阻力,降低动力设备的能耗,减少了吸附剂的流化现象,并能有效的降低气体在流入、流出分离单元时所产生的辐射噪声,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填装吸附剂的罐体,及设于罐体两端的结构组件,所述结构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罐体的盖板,及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罐体之间的筛板;所述筛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为第一共振腔和第二共振腔,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共振腔连通的第一分流孔,所述筛板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共振腔和所述第二共振腔的第二分流孔。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的盖板本体,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另一端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共振腔通过所述第一分流孔连通。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分流孔设于所述进气管上且沿所述进气管的内壁周向布设。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二分流孔沿所述筛板周向布设。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垂直于所述罐体中心轴线的内壁设有沿所述盖板径向设置的分流条,所述分流条设有若干个且若干所述分流条沿所述盖板周向布设,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条之间设有一所述第一分流孔。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条之间设有一个挡条,所述挡条的一端连接于一所述分流条,另一端指向与所述分流条相邻的所述分流条且与该分流条之间设有间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保护了一种分离塔,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分离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分离单元通过带有第一分流孔的两个盖板、带有第二分流孔的两个筛板将分离单元内部形成两个第一共振腔和两个第二共振腔,即形成多层分流结构,其内部的多层分流孔形成的气流通道将有利于气体的分散式流通,气体分布的更均匀,提升了分离单元的吸附能力,此外,这种结构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气流阻力,进一步降低了动力设备的能耗,减少了吸附剂的流化现象,增强了分离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降低气体在流经分离单元时产生的辐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分离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1、凸台;2、结构组件;21、盖板;211、盖板本体;212、进气管;2121、第一分流孔;213、分流条;214、挡条;215、耳板;22、筛板;221、第二分流孔;3、第一共振腔;4、第二共振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填装吸附剂的罐体1,及设于罐体1两端的结构组件2,所述结构组件2包括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盖板21,及设于所述盖板21和所述罐体1之间的筛板22;所述筛板22将所述罐体1的内腔分为第一共振腔3和第二共振腔4,所述盖板2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共振腔3连通的第一分流孔2121,所述筛板22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共振腔3和所述第二共振腔4的第二分流孔221。本实施例通过在盖板21上设置第一分流孔2121,使盖板21与筛板22之间形成第一共振腔3,在筛板22上设置第二分流孔221,使罐体1与筛板22之间形成第二共振腔4,其中筛板22和盖板21上的分流孔有助于气体分流,并使得气体在第一共振腔3和第二共振腔4内混合的更加均匀。此外,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盖板21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盖板本体211,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211另一端的进气管212,所述进气管212与所述第一共振腔3通过所述第一分流孔2121连通。若干所述第一分流孔2121设于所述进气管212上且沿所述进气管212的内壁周向布设。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第一分流孔2121,使得进入进气管212的气体通过其四周的第一分流孔2121流向第一共振腔3四周,使得进入第一共振腔3内的气体混合的较为均匀,由于第二共振腔4内装填了吸附剂,分流孔的设置使得罐体1内的气体混合更加均匀,前述结构使得气体分布更均匀,因此可有效提升分离单元的吸附能力,减少了吸附剂的流化现象,也降低气体在流经分离单元时产生的辐射噪声,减小对工作人员的听力伤害。优选的,上述吸附剂为分子筛,但并不仅限于分子筛,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吸附剂,在此不再具体限定。参照图1,所述罐体1与所述盖板21通过螺钉连接,具体的,盖板本体211上沿其周向设有若干耳板215,罐体1外壁设有与耳板215一一对应设置的凸台11,通过螺钉连接耳板215与相应的凸台11。优选的,耳板215设有四个,每个耳板215与相应的凸台11通过两个螺钉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21内壁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分流条213,每个分流条213沿盖板21的径向分布,且一端连接进气管212,另一端连接于盖板21周向内壁。上述进气管212、盖板本体211、分流条213一体成型形成上述盖板21。相邻两个分流条213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分流孔2121,通过设置分流条213以及在相邻两个分流条213之间设置一个上述第一分流孔2121,起到进一步分流的作用,使进入第一共振腔3内的气体扩散的更加均匀。相邻两个所述分流条213之间设有一个挡条214,所述挡条214的一端连接于一所述分流条213,另一端指向与所述分流条213相邻的所述分流条213且与该分流条213之间设有间距。通过设置上述挡条214能够改变气体流向,使得第一共振腔3内的气体混合的更加均匀。如图5所示,若干所述第二分流孔221沿所述筛板22周向布设。具体的,若干第二分流孔221在筛板22上呈圆环状分布,使得第一共振腔3内的气体通过若干第二分流孔221进入第二共振腔4内,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流,使得进入第二共振腔4内的气体混合的更加均匀,有助于置于第二共振腔4内的气体被吸附剂均匀吸附,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分离塔,包括至少一个上述分离单元,分离塔包括至少两个分离单元时,多个分离单元构成模块化、通用化、组合化的分离塔,以满足双塔、三塔甚至多塔吸附分离工艺要求,不仅提升了分离单元的吸附能力,有效的降低气流阻力,进一步降低了动力设备的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填装吸附剂的罐体(1)及设于该罐体(1)两端的结构组件(2),该结构组件(2)包括连接于罐体(1)的盖板(21),及设于所述盖板(21)和所述罐体(1)之间的筛板(22);所述筛板(22)将所述罐体(1)的内腔分为第一共振腔(3)和第二共振腔(4),所述盖板(2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共振腔(3)连通的第一分流孔(2121),所述筛板(22)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共振腔(3)和所述第二共振腔(4)的第二分流孔(2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单元,包括用于填装吸附剂的罐体(1)及设于该罐体(1)两端的结构组件(2),该结构组件(2)包括连接于罐体(1)的盖板(21),及设于所述盖板(21)和所述罐体(1)之间的筛板(22);所述筛板(22)将所述罐体(1)的内腔分为第一共振腔(3)和第二共振腔(4),所述盖板(21)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共振腔(3)连通的第一分流孔(2121),所述筛板(22)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共振腔(3)和所述第二共振腔(4)的第二分流孔(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盖板本体(211),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211)另一端的进气管(212),所述进气管(212)与所述第一共振腔(3)通过所述第一分流孔(21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分流孔(2121)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俊峰严富兵邢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穗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