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37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零部件少,集成度高,安装和维护方便,气体干燥净化效果更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二筒体及粉尘过滤滤芯,第一筒体通过其下方的环形底座、环形密封垫圈和第二筒底盖连接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粉尘过滤滤芯位于第二筒体顶部安装的滤芯安装座上,粉尘过滤滤芯安装在滤芯安装座的上方,第二筒体的顶部连通粉尘过滤滤芯,第二筒体的筒内填充有吸附剂,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与粉尘过滤滤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

A Compressed Air Drying Filter Cylinder with Inward-Out Ty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out compressed air drying filter cartridg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ewer parts, higher integratio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better effect of gas drying and purif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in-out compressed air drying filter cartridg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artridge body with a second cartridge body and a dust filtering filter core. The first cartridg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artridge body through an annular base, an annular sealing gasket and a second cartridge bottom cover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cartridg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channel, and the dust filtering filter cartridg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cartridge body. On the filter element mounting seat, the dust filter element is mounted above the filter element mounting seat. The top of the second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filter element. The second cylinder is filled with adsorbents.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an air outlet is formed. The air inlet of the air outlet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filter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683814U的一种压缩空气干燥器一般为双筒体结构,其实施形式:包括一个具有内腔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一凹槽,凹槽上设置有粉尘过滤器滤芯,该粉尘过滤器滤芯的一端设置有上过滤网片,该上过滤网片的下端中心设置有穿出筒体相且与粉尘过滤器滤芯相连通的排气管,该筒体相适配的设有压缩弹簧的弹簧底座,所述压缩弹簧上端连接有下过滤网片,所述上过滤网片、排气管与下过滤网片三者形成一个腔体,该腔体内填充有吸附剂。该方式有以下缺点:1.吸附剂的填充腔的顶部对外开放,待干燥气体能快速流出吸附剂的区域,降低气体中水分的被吸附机会,吸附效果不佳;2.其设置在中间的排气管对吸附剂有挤压作用,导致吸附剂的排列密度不均匀,容易产生气流的隧道效应,不能保证气流均匀地通过吸附剂来发挥吸附剂最大效用,气体干燥效果变弱;3.部品比较多,需要密封的点多容易泄漏,不便于安装和维护;4.气流导向板的设置方向是从顶部两角落斜向底部中央,导致流向粉尘过滤器滤芯腔内上方的气流量比下方的气流量少,降低粉尘过滤器滤芯的有效过滤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部件少,集成度高,过滤效果好,安装与维护方便的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主进气管路、主出气管路、第一排放阀组件、第二排放阀组件、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和电磁阀,主进气管路均与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相连接,第一排放阀组件的第一进气孔与第一干燥筒相连通,第二排放阀组件的第二进气孔与第二干燥筒相连通,第一干燥筒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干燥筒的第二出气口均与主出气管路相连接,电磁阀与第一排放阀组件的第一先导气孔相连接,电磁阀也与第二排放阀组件的第二先导气孔相连接,限定先导气孔的作用,控制排放阀的开闭,电磁阀的阀芯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一先导气孔和第二先导气孔先后通入压缩空气,并使两者中后进压缩空气的其一能够泄压至电磁阀中,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之间经再生管路连通。电磁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该二位三通电磁阀的阀芯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从而实现了二位五通阀的制御功能,保证了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在各自的切换时点,其一获得先导气体,使得排放阀组件的气流通道按照时序要求进行打开,排出该侧干燥筒中附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另一排出先导气体,使得排放阀组件的气流通道按照时序要求进行关闭,主进气管路中的气体被导流到该侧燥筒中进行干燥,两侧来回切换,以实现每一个干燥筒的气体干燥功能和干燥筒内的吸附剂的再生功能。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的第二阀芯在两个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二排放阀组件和第一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先后泄出压缩空气;第二排放阀组件和第一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两者其一进气,则另一泄气。第二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进气时,可以将气体送去第二干燥筒干燥,而第一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泄气,可以将第一干燥筒中再生的废气泄掉;反之亦然,两侧反复切换。进一步,所述再生管路中设置有再生节流阀,例如是再生螺堵,再生节流阀与电磁阀连通。再生节流阀可以限定所需气量,避免气源浪费。进一步,所述主进气管路处设置有一个多功能干燥过滤器,可以对气体进行初步的净化,确保比较干净的气体进入主进气管路。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干燥筒和/或第二干燥筒均为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二筒体及粉尘过滤滤芯,第一筒体通过其内部下方的环形底座、环形密封垫圈和第二筒底盖连接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粉尘过滤滤芯位于第二筒体顶部安装的滤芯安装座上,粉尘过滤滤芯安装在滤芯安装座的上方,第二筒体的顶部连通粉尘过滤滤芯,第二筒体的筒内用旋风填充器填充有一定高度的吸附剂,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与粉尘过滤滤芯相连通。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部件少,集成度高,过滤效果好,安装与维护方便的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所述第二筒体顶部的筒盖为滤网结构,第二筒体的顶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安装座,滤芯安装座有一个中心孔,粉尘过滤滤芯的颈状开口部嵌入滤芯安装座的中心孔,并且通过滤芯密封圈进行密封安装。所述吸附剂经其下方的下过滤网片和下过滤网片下方的压缩弹簧进行压接定位,第二筒体的底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第二筒底盖压接在压缩弹簧的下端,并和下过滤网片形成上下两端压接压缩弹簧的状态,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的开孔,最好是中心孔,并连通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下方由环形底座和环形密封垫圈来形成进气通道,第二筒体的底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环形底座安装在第二筒底盖的下方,并且用环形密封垫圈进行密封,环形密封垫圈横截面呈L状,环形密封垫圈的横向部分垫在第二筒底盖与环形底座之间,环形密封垫圈的竖直部分沿着第二筒底盖开孔的孔壁向上贴紧,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的开孔连通第二筒体的内腔。还可以是,第二筒体的下方由环形底座和环形密封垫圈来形成进气通道,第二筒体的底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连通第二筒体,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的开孔,最好是中心孔,并连通第二筒体。所述环形底座通过其下方的总成密封圈安装在第一筒体的底部。所述环形底座上开设有出气孔,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出气通道与该出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筒体外部设有MCU控制器,粉尘过滤滤芯、滤芯安装座,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设有气流传感器,粉尘过滤滤芯内部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气流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控制器电性连接,MCU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气流指示灯与湿度指示灯。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为同轴的圆筒,出气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形,最好是同轴的均匀的圆环形状。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包括第一排放腔、第一活塞封、第一弹簧、第一密封杆和第一密封阀片,所述第一排放腔包括第一先导腔和第一进气腔,所述第一先导气孔与所述第一先导腔相连通,所述主进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进气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活塞封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封位于所述第一先导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盘绕于所述第一密封杆,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个底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封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杆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第一进气腔的第一密封阀片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放阀组件和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具有同样的零部件和连接方式,两者对称安装。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的第一阀芯在两个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一进气腔与第一出气管路导通和断开,相应地,也使得第二进气腔与第二出气管路断开和导通。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设置有第一排放孔,且第二排放阀组件设置有第二排放孔,所述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均与排放管路相连通,并通向排放消音器。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或第二排放阀组件包括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上固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安装有支撑阀片,支撑阀片上端的槽内安装有凸起结构密封圈,凸起结构密封圈的承压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包括第一筒体(201),第一筒体(201)内设置有第二筒体(206)及粉尘过滤滤芯(202),第二筒体(206)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粉尘过滤滤芯(202)位于第二筒体(206)上方,第二筒体(206)的顶部连通粉尘过滤滤芯(202),第二筒体(206)的筒内填充有吸附剂(205),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201)和第二筒体(206)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与粉尘过滤滤芯(20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包括第一筒体(201),第一筒体(201)内设置有第二筒体(206)及粉尘过滤滤芯(202),第二筒体(206)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粉尘过滤滤芯(202)位于第二筒体(206)上方,第二筒体(206)的顶部连通粉尘过滤滤芯(202),第二筒体(206)的筒内填充有吸附剂(205),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201)和第二筒体(206)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与粉尘过滤滤芯(20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6)顶部的筒盖为滤网结构,第二筒体(206)的顶部安装有滤芯安装座(204),滤芯安装座(204)与粉尘过滤滤芯(202)之间通过滤芯密封圈(203)进行密封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6)上方与滤芯安装座(204)之间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205)经其下方的下过滤网片(207)和压缩弹簧(208)进行压接定位,第二筒体(206)的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2012),第二筒底盖(2012)和下过滤网片(207)分别压接压缩弹簧(208)的顶端和底端,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2012)连通第二筒体(20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思卡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