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34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沉降箱体分别为左沉降箱、中沉降箱、右沉降箱,所述左、中、右沉降箱内设置有将其内部空间上下隔开且位于出水孔下方的过滤层,所述左沉降箱水平外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中、右沉降箱内水平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中、右沉降箱内出水孔通过倾斜向下的落水管与其各自腔体内部的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下方竖向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弯曲向上且位于过滤层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性较广,通过多级的过滤,净化废水,提高了废水净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A Sedimentation Tank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strial wastewater sedimentation tank,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comprising three sedimentation boxes arranged side by side, namely, a left sedimentation box, a middle sedimentation box and a right sedimentation box. The left, a middle and a right sedimentation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layer which separates its internal space up and down and is located below the outlet hole. The left sedimentation box is horizontal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water inlet pipe. A second water inlet pip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in the right settling tank, and the outlet holes in the middle and right settling tank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water inlet pipe inside their respective chambers through a downward downward downward downdraft pip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second water inlet pip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bent upward and located below the filter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wide applicability. Through multi-stage filtration, the wastewater is purified, th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wastewater is improve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harm to human body ar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水污染物浓度高、难降解且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如:脱酚类物质,苯酚、甲基苯酚、多元酚等;多环芳烃物质,如单环、多环的含氮芳香烃类;含氨氮、盐、氰化物、硫的杂环类;油类、脂肪酸类等污染物;处理此种工业废水时,需要在生化处理前进行沉降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沉降箱体分别为左沉降箱、中沉降箱、右沉降箱,所述左、中沉降箱和中、右沉降箱通过出水孔相互贯通,所述左、中、右沉降箱内设置有将其内部空间上下隔开且位于出水孔下方的过滤层,所述左沉降箱水平外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中、右沉降箱内水平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中、右沉降箱内出水孔通过倾斜向下的落水管与其各自腔体内部的第二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下方竖向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弯曲向上且位于过滤层下方,所述右沉降箱侧壁上且位于过滤层上方连接有排水管。以上结构,废水经供水泵通过第一进水管以及连接在其下方的出水管供入至左沉降箱,废水漫过过滤层经过中沉降箱中的落水管、第二进水管、出水管流到中沉降箱,同样中沉降箱中的废水流到右沉降箱经过各个沉降箱沉降后从排水管排出,其中废水通过出水管朝上排出,尽量减小对底部沉降物的扰动;在中、右沉降箱内时,落水管倾斜设置,避免废水垂直降落,尽量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同时通过第二进水管的缓冲,进一步减小水流的动能。较佳的,所述落水管内壁并列设置有多个缓冲凸起。通过缓冲凸起的阻挡,减小水流的动能,水流流动至沉降箱内时尽量减小对内部水流的扰动。较佳的,所述左、中、右沉降箱底部呈截头圆锥体状。较佳的,所述左、中、右沉降箱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泥浆泵进水口相连。较佳的,所述过滤层包括位于左沉降箱内的第一过滤层、中沉降箱内的第二过滤层和右沉降箱内的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过滤网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网孔径,所述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网孔径大于第三过滤层的过滤网孔径。通过三级过滤层,对废水内部的固体颗粒多次过滤沉降,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适用性较广,通过多级的过滤,净化废水,提高了废水净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沉降箱体分别为左沉降箱1、中沉降箱2、右沉降箱3,左、中沉降箱1、2和中、右沉降箱2、3通过出水孔4相互贯通,左、中、右沉降箱1、2、3内设置有将其内部空间上下隔开且位于出水孔4下方的过滤层5,左沉降箱1水平外接有第一进水管6,第一进水管6外接有供水泵,中、右沉降箱2、3内水平设置有第二进水管7,中、右沉降箱2、3内出水孔4通过倾斜向下的落水管8与其各自腔体内部的第二进水管7连通,落水管8内壁并列设置有多个缓冲凸起11。第一进水管6和第二进水管7的下方竖向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的出水端弯曲向上且位于过滤层5下方,右沉降箱3侧壁上且位于过滤层5上方连接有排水管10。本实施例中,左、中、右沉降箱1、2、3底部呈截头圆锥体状。左、中、右沉降箱1、2、3底部连接有排污管12,排污管12与泥浆泵13进水口相连。本实施例中,过滤层5包括位于左沉降箱1内的第一过滤层5a、中沉降箱2内的第二过滤层5b和右沉降箱3内的第三过滤层5c,第一过滤层5a的过滤网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层5b的过滤网孔径,第二过滤层5b的过滤网孔径大于第三过滤层5c的过滤网孔径。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沉降箱体分别为左沉降箱(1)、中沉降箱(2)、右沉降箱(3),所述左、中沉降箱(1、2)和中、右沉降箱(2、3)通过出水孔(4)相互贯通,所述左、中、右沉降箱(1、2、3)内设置有将其内部空间上下隔开且位于出水孔(4)下方的过滤层(5),所述左沉降箱(1)水平外接有第一进水管(6),所述中、右沉降箱(2、3)内水平设置有第二进水管(7),所述中、右沉降箱(2、3)内出水孔(4)通过倾斜向下的落水管(8)与其各自腔体内部的第二进水管(7)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6)和第二进水管(7)的下方竖向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的出水端弯曲向上且位于过滤层(5)下方,所述右沉降箱(3)侧壁上且位于过滤层(5)上方连接有排水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三个沉降箱体分别为左沉降箱(1)、中沉降箱(2)、右沉降箱(3),所述左、中沉降箱(1、2)和中、右沉降箱(2、3)通过出水孔(4)相互贯通,所述左、中、右沉降箱(1、2、3)内设置有将其内部空间上下隔开且位于出水孔(4)下方的过滤层(5),所述左沉降箱(1)水平外接有第一进水管(6),所述中、右沉降箱(2、3)内水平设置有第二进水管(7),所述中、右沉降箱(2、3)内出水孔(4)通过倾斜向下的落水管(8)与其各自腔体内部的第二进水管(7)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6)和第二进水管(7)的下方竖向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的出水端弯曲向上且位于过滤层(5)下方,所述右沉降箱(3)侧壁上且位于过滤层(5)上方连接有排水管(10)。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