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34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由捕收剂、助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是由X,X'–(2,2‑二烷基)1,3‑二硫代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其结构通式如下:

A New Compound Flotation Agent for Copper-Nickel Sulfide Ore Flo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composite flotation agent for copper-nickel sulfide ore flot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collector, collector aid and foaming ag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collector is as follows: the collector is composed of X, X'-(2,2 -dialkyl) 1,3 -dithiocarbonate, one or more of which is composed of X, X'-(2,2 -dialkyl) 1,3 -dithiocarbon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
技术介绍
目前,硫化铜镍矿常用捕收剂可分为阴离子捕收剂和非离子型捕收剂两类,在目前浮选应用中主要以阴离子型捕收剂为主,例如黄药类,这类捕收剂加入矿浆后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然后分子中阴离子基团与矿物表面暴露出的剩余键,以及畸形的晶格作用,形成具有疏水性的螯合物或者配合物,所以这类捕收剂往往具有强的捕收能力,但选择性差。因此,用于低品位矿浮选时不利于提高精矿品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捕收剂混合使用时,由于不同捕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往往比单一捕收剂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对比文件1:LotterNO,BradshawDJ.Theformulationanduseofmixedcollectorsinsulphideflotation[J].MineralsEngineering,2010,23(11):945-95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该复合浮选剂对于硫化铜镍矿不仅具有强的捕收能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由捕收剂、助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组成;所述捕收剂是由X,X'–(2,2-二烷基)1,3-二硫代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其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1和R2为C1~C9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3~C4的烯基、苯基和苄基中的一种,X1~X4为H、NH4、Na和K中的一种;所述助捕收剂为乙基钠黄药、异丙基钾黄药、异丙基钠黄药、异丁基钾黄药、异丁基钠黄药、正丁基钾黄药、正丁基钠黄药、异戊基钾黄药、异戊基钠黄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起泡剂为松油醇、萜烯醇、芳香基醚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丙二醇甲醚、三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甲醇、十八醇、聚丙二醇2000、混合甲酚、J-62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捕收剂为O,O'–(2,2-二甲基)1,3-二碳二硫代碳酸盐,其结构通式如下:其中,X1和X2为H、NH4、Na和K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助捕收剂为正丁基钠黄药。优选地,所述起泡剂为甲基异丁基甲醇。其中,所述复合浮选剂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的原料:捕收剂40%~80%;助捕收剂20%~80%;起泡剂10%~80%。优选地,所述复合浮选剂中含有以下质量百分的原料:捕收剂25%;助捕收剂25%;以及起泡剂50%。本专利技术具体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浮选药剂制备简单,仅仅使用常见浮选药剂与二硫代环磷酸二酯的简单复配即可制得,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通过药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的提高了Cu的浮选回收率和品位,同时对硫化铜镍矿中镍和铜的分离浮选具有较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操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Ni的回收率与品位和Cu的回收率与品位。图中:(a)为Ni的回收率与品位;(b)为Cu的回收率与品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捕收剂效果的对比实验,实验过程严格按照该流程图(图1)进行:称取矿粉400g在50%的矿浆浓度下磨矿7.5min使其矿物颗粒<200目的比例为75%,进行一段浮选实验。将矿浆转移至XFD型1.5L浮选槽内匀浆2min,依次加入活化剂、捕收剂和起泡剂后各匀浆2min开始通气浮选。在1.5L的浮选槽内粗选12min将浮选所得的精矿记为K,剩余矿浆为X,制样分析。实施例1试验条件为:活化剂:硫酸铜100g/t,捕收剂:O,O'–(2,2-二甲基)1,3-二碳二硫代碳酸盐120g/t,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100g/t。对比例1的试验条件为:活化剂:硫酸铜100g/t,捕收剂:正丁基钠黄药120g/t,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100g/t。本专利技术试验结果见表1,精矿中Ni、Cu回收率分别为:56.25%、76.16%,品位分别为4.29%、5.75%,与正丁基钠黄药相比,Ni的浮选效果不太理想,但Cu的回收率提高了4.51个百分点,品位提高了0.14个百分点。这说明O,O'–(2,2-二甲基)1,3-二碳二硫代碳酸盐相对于正丁基钠黄药,对于铜具有较好的浮选效果,有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表1开路一段浮选实验结果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混合捕收剂复配比例的筛选实验,试验过程通实施例1。实施例2试验条件为:活化剂:硫酸铜100g/t,捕收剂:O,O'–(2,2-二甲基)1,3-二碳二硫代碳酸盐(SOD),助捕收剂:正丁基钠黄药(SNBX),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100g/t,且捕收剂与助捕收剂的总用量为120g/t。本实施例的试验结果见图2:当SNBX与SOD的复配比例为1:1时,Ni的回收率与品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6%、4.69%;Cu的回收率与品位分别为76.54%、5.89%。Ni的回收率与实施例1中SNBX单独使用时几乎持平,但Cu的浮选效果有明显提升。当SNBX与SOD的复配比例为1:1时,Cu的回收率与品位达到最高值,此时的回收率与品位分别为57.8%、4.29%;铜的回收率与品位分别为82%、6.03%。相比于实施例1中的SNBX,混合捕收剂虽然Ni的浮选指标不太理想,但Cu的浮选指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最终,为了避免对Ni、Cu资源造成浪费,SNBX与SOD的最佳复配比例为1:1。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由捕收剂、助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是由X,X'–(2,2‑二烷基)1,3‑二硫代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其结构通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型复合浮选剂,由捕收剂、助捕收剂,以及起泡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是由X,X'–(2,2-二烷基)1,3-二硫代碳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其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1和R2为C1~C9的烷基、C3~C6的环烷基、C3~C4的烯基、苯基和苄基中的一种,X1~X4为H、NH4、Na和K中的一种;所述助捕收剂为乙基钠黄药、异丙基钾黄药、异丙基钠黄药、异丁基钾黄药、异丁基钠黄药、正丁基钾黄药、正丁基钠黄药、异戊基钾黄药、异戊基钠黄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起泡剂为松油醇、萜烯醇、芳香基醚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丙二醇甲醚、三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甲醇、十八醇、聚丙二醇2000、混合甲酚、J-62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硫化铜镍矿浮选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云吴旭阳田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