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89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鲜叶选取、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精制和包装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能够保证丹霞红茶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萎凋均匀,且不会受到气候温差的影响,且工艺简单。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Danxia Black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Danxia black te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resh leaf selection, withering, kneading, fermentation, drying, refining and packaging inspect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Danxia black tea can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Danxia black tea produc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wither evenly at the same time, an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limat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the process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茶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红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萎凋的目的是使茶叶鲜叶达到一定程度的失水,萎凋均匀是萎凋质量好坏的关键,萎凋不足,茶叶含水量就会较高,揉捻时容易断裂,萎凋过度,又会造成茶叶含水量少,揉捻难以成条,且碎末茶增多。目前常用的萎凋方法有日光暴晒、自然萎凋,存在萎凋不均匀或受气候温差影响的问题,实现不了所有产品的品质标准化,而且由于天气影响,阴雨天气将会打乱生产计划甚至造成鲜叶原料烧边、渥红、腐烂等现象,使制得的成品茶品质下降,严重情况还会导致原料不能使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发酵是采用室内自然发酵,由于茶叶是季节性农产品,而红茶的试制性决定了红茶生产周期为春季到秋季,夏秋季节红茶产区白天平均温度达到35摄氏度以上,而红茶发酵时温度过高,将影响红茶发酵过程中物质的转化,会产生一些微生物细菌,可能会产生霉变,不及时杀菌会降低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能够保证丹霞红茶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萎凋均匀,不会受到气候温差的影响,且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为原料;B、萎凋:将鲜叶放入到萎凋槽中摊放好,用鼓风机向萎凋槽内进行吹风,温度控制在22-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时间为10-18小时;C、揉捻:将萎凋后的萎凋叶放入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投青量为每次10千克,首先进行轻柔,然后进行重揉,最后再进行轻揉,总共的揉捻时间为100-130分钟;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不小于90%,发酵时间为5-7小时;E、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总时间为90-115分钟,烘干温度为90-130℃,获得干茶;F、精制:将烘干后的茶筛掉细末检掉粗片,然后再覆火;G、包装检验:将精制后的茶叶进行检验,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理。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将鲜叶摊放到萎凋槽中,摊放厚度为0.8-1.2厘米。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萎凋后的茶叶失水率小于等于30%。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轻揉的时间为30-40分钟,重揉的时间为40-50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发酵的摊放厚度为8-12厘米,摊青厚度不大于10厘米。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进行两次烘干,分别为初烘和复烘;初烘温度为100-130℃,时间为10-15分钟,摊青厚度为1-3厘米;复烘温度为90-100℃,时间为80-100分钟,摊青厚度为3-5厘米。优选的,所述初烘后茶叶的失水率为80%,复烘后的茶叶失水率为95%。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能够保证丹霞红茶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萎凋均匀,不会受到气候温差的影响,且工艺简单。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为原料;B、萎凋:将鲜叶放入到萎凋槽中摊放好,用鼓风机向萎凋槽内进行吹风,温度控制在22-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时间为10-18小时,摊放厚度为0.8-1.2厘米,失水率小于等于30%;C、揉捻:将萎凋后的萎凋叶放入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投青量为每次10千克,首先进行轻柔30-40分钟,然后进行重揉40-50分钟,最后再进行轻揉30-40分钟,总共的揉捻时间为100-130分钟;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不小于90%,发酵时间为5-7小时,摊放厚度为8-10厘米,摊青厚度不大于10厘米;E、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分别为初烘和复烘,初烘温度为100-130℃,时间为10-15分钟,摊青厚度为1-3厘米,初烘后茶叶的失水率为80%,复烘温度为90-100℃,时间为80-100分钟,摊青厚度为3-5厘米,复烘后的茶叶失水率为95%,烘干总时间为90-115分钟,烘干温度为90-130℃,获得干茶;F、精制:将烘干后的茶筛掉细末检掉粗片,然后再覆火;G、包装检验:将精制后的茶叶进行检验,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理。实施例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的鲜叶为原料;B、萎凋:将鲜叶放入到萎凋槽中摊放好,用鼓风机向萎凋槽内进行吹风,温度控制在30℃,相对湿度保持在85%,时间为10小时,摊放厚度为1.0厘米,失水率小于等于30%;C、揉捻:将萎凋后的萎凋叶放入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投青量为每次10千克,首先进行轻柔35分钟,然后进行重揉45分钟,最后再进行轻揉35分钟,总共的揉捻时间为115分钟;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3℃,相对湿度为90%,发酵时间为6小时,摊放厚度为10厘米,摊青厚度不大于10厘米;E、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分别为初烘和复烘,初烘温度为110℃,时间为12分钟,摊青厚度为2厘米,初烘后茶叶的失水率为80%,复烘温度为100℃,时间为90分钟,摊青厚度为4厘米,复烘后的茶叶失水率为95%,;F、精制:将烘干后的茶筛掉细末检掉粗片,然后再覆火;G、包装检验:将精制后的茶叶进行检验,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理。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能够保证丹霞红茶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萎凋均匀,且不会受到气候温差的影响,且工艺简单。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为原料;B、萎凋:将鲜叶放入到萎凋槽中摊放好,用鼓风机向萎凋槽内进行吹风,温度控制在22‑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时间为10‑18小时;C、揉捻:将萎凋后的萎凋叶放入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投青量为每次10千克,首先进行轻柔,然后进行重揉,最后再进行轻揉,总共的揉捻时间为100‑130分钟;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不小于90%,发酵时间为5‑7小时;E、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总时间为90‑115分钟,烘干温度为90‑130℃,获得干茶;F、精制:将烘干后的茶筛掉细末检掉粗片,然后再复火;G、包装检验:将精制后的茶叶进行检验,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霞红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鲜叶选取: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为原料;B、萎凋:将鲜叶放入到萎凋槽中摊放好,用鼓风机向萎凋槽内进行吹风,温度控制在22-30℃,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时间为10-18小时;C、揉捻:将萎凋后的萎凋叶放入到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投青量为每次10千克,首先进行轻柔,然后进行重揉,最后再进行轻揉,总共的揉捻时间为100-130分钟;D、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机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不小于90%,发酵时间为5-7小时;E、烘干: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总时间为90-115分钟,烘干温度为90-130℃,获得干茶;F、精制:将烘干后的茶筛掉细末检掉粗片,然后再复火;G、包装检验:将精制后的茶叶进行检验,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霞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王春焕
申请(专利权)人:仁化县红丹舒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