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和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03986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2 23:04
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和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昆虫性信息素技术领域。所述榛所述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苯乙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将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诱芯上,待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挥发后将正己烷滴加到该诱芯上,待正己烷挥发后即制得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的诱芯,将制得的诱芯装入铝箔内密封,放入‑20℃下冷藏保存。所述的性信息素在榛实象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防治榛树种实害虫榛实象提供了一种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控措施,可进行榛实象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具环境友好,无污染的优点。

A sex pheromone for hazelnut contro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x pheromone for controlling hazelnut,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 use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sect sex pheromone. The sex pheromone of hazelnut is composed of terpene alcohol, cis-2-isopropyl-1-methyl cyclobutyl ethanol, 3,7-dimethyl-1,6-octadiene-3-alcohol and phenylacetaldehyde. The dichloromethane solution containing hazelnut phenotypic pheromone was added to the core. After volatilization of dichloromethane solution containing hazelnut phenotypic pheromone, n-hexane was added to the core. After volatilization of n-hexane, the core containing hazelnut phenotypic pheromone was prepared. The core was sealed in aluminum foil and stored at 20 C.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x pheromone i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hazelnut phenomena is describe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reen and safe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hazelnut weevil of hazelnut tree species, which can monitor the situation of hazelnut weevil, trap and interfere with mating in large quantitie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pollution-f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性信息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榛实象(Curculiodieckmanni)是危害榛子的主要害虫,主要以成虫取食嫩芽、嫩枝、使嫩叶呈针孔状,嫩芽残缺不全、嫩枝折断,幼虫蛀入果实,将榛仁的一部分或全部吃掉,而且在果内排粪形成虫果,造成结实率低、果实小、果实可食用率低及树势衰退或死亡,据调查显示,虫果率平均达30%左右,严重时达100%,严重影响着我省榛子经济林树种的栽培经营。然而在国内,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基层生产单位在榛实象的防治中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导致农药高残留、污染环境、影响食品药品的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高度重视,化学农药防治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造成人们对国内药品及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甚至失去信心。因此人类逐渐将化学防治转变为生物防治,探索可持续控制的方式。昆虫性信息素是由昆虫的某一性别的个体分泌于体外,被同种异性个体的感受器所接受,并引起异性个体产生一定的生殖行为反应(如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的微量化学物质。昆虫性信息素具有无污染、生物活性强和专一性高的显著特点,具有绿色环保及经济有效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领域。根据雌性昆虫释放性信息素对同种雄虫具有很强的引诱能力原理,明确雌性榛实象性信息素组分与比例可准确应用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大量诱捕,达到综合治理榛实象的理想效果。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防治诱捕榛实象的性信息素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和制备方法及用途,以提高对榛实象的防治效率和综合治理效果。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所述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苯乙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优选地,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1.0~3.8):(0.5~2.25):(0.75~2.0):(0.25~1.75)。优选地,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1.8~2.8):(1.0~2.0):(0.75~1.2):(0.5~1.0)。优选地,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2.5:1.6:0.8:0.6。优选地,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1.0:0.5:0.75:0.25。优选地,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和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1:0.5:0.25。优选地,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0.5:1:0.5。含有上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的诱芯的制备方法,将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诱芯上,待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挥发后将正己烷滴加到该诱芯上,待正己烷挥发后即制得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的诱芯,将制得的诱芯装入铝箔内密封,放入-20℃下冷藏保存。进一步地,在-20℃下冷藏保存至少2小时。所述的性信息素在榛实象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上述的榛实象性信息素制作的诱芯在诱捕榛实象中的应用,使用时,将设定不同高度的包含性信息素(性诱剂)诱芯的诱捕器,悬挂于发生或可能发生榛实象区域,用于榛实象的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和干扰交配。所述的诱捕器为专利CN201620147052.6和CN201620147068.7所描述的诱捕器和漏斗形诱捕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防治榛树种实害虫榛实象提供了一种绿色安全的生物防控措施,可进行榛实象虫情监测,大量诱捕、干扰交配,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的优点,是解决榛树经济林生产有机或绿色食品技术关键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榛实象性信息素,具有很强的诱捕能力,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可维持30天以上;专一性强,不会使榛实象产生抗性,对人畜无害,环境友好;抗逆性强,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可准确应用量诱捕,对于于虫情测报、干扰交配、大量诱捕,综合治理榛实象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榛实象性信息素的制备将含有榛实象信息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诱芯上,待含有榛实象信息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挥发后将正己烷滴加到该诱芯上,待正己烷挥发后即制得含有榛实象性信息素引诱剂的诱芯,将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然后将诱捕器放置于榛实象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为保证释放效果,每袋2mL诱芯中置入100-2000μg榛实象性信息素,诱捕器之间的平均间距20m,诱捕器高度分别设置为离地面高度0.8m、1.2m、1.5m、1.8m、2m。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可行性,表1中给出10个具体配方:表1选择榛实象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块,面积在10亩以上,每种配方设置诱芯离地面高度0.8m、1.2m、1.5m、1.8m、2m,每个处理设立3个重复,均匀随机放置上述含榛实象信息素的专利CN201620147068.7所描述挡板型诱捕器(该诱捕器简称CN.7)(榛实象信息素诱芯CN201620147068.7所描述的诱捕器上),同时随机放置3个空白诱捕器(CK)和3个灯光诱捕器(Lighttrapping,LT)、5个离地面高度0.8m、1.2m、1.5m、1.8m、2m的专利CN201620147052.6所描述诱捕器(该诱捕器简称CN.6)和5个离地面高度0.8m、1.2m、1.5m、1.8m、2m并含3头尚未交配的活雌性榛实象的漏斗型诱捕器(Funneltrap,FT)。诱捕器之间的平均间距20m。放置后每隔三天调查诱捕到的榛实象数量,更换未交配的活雌性榛实象,并随机更换诱捕位置,持续调查30天。诱捕效果如表2所示:下表中“1-CN.7-1”前边的“1”表示表1中的对应配方,后边的“1”表示每种配方设置诱芯离地面高度为0.8。1-CN.7-2的后边的“2”表示每种配方设置诱芯离地面高度为1.2,以此类推。下表中,CK-1、CK-2、CK-3表示随机放置的3个空白诱捕器作为对照;下表中,LT-1、LT-2、LT-3表示随机防治的3个灯光诱捕器;下表中,FT-1、FT-2、FT-3、FT-4、FT-5表示离地面高度分别为0.8m、1.2m、1.5m、1.8m、2m并含3头尚未交配的活雌性榛实象的漏斗型诱捕器;下表中,总诱捕量,表示30天诱捕的榛实象的头数;平均日诱捕量(头/天),为“平均值±标准误”,不同小写字母代表不同诱捕方式诱捕效果的显著性(P<0.05)。表2由结果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榛实象性信息素对榛实象有较好的诱捕效果。由显著性比较可知,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苯乙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苯乙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1.0~3.8):(0.5~2.25):(0.75~2.0):(0.25~1.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1.8~2.8):(1.0~2.0):(0.75~1.2):(0.5~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榛实象性信息素由萜品醇、顺-2-异丙烯基-1-甲基环丁基乙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和苯乙醛组成,其质量份数比为:2.5:1.6:0.8:0.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榛实象的性信息素,其特征在于,所述榛实象性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乾遇文婧周婧安雪洋潘佳亮王琪冯磊张东来范海娟孙妍高宇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