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萜烯醇和乙蒜素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797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所述复配杀菌剂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萜烯醇和乙蒜素,其中,萜烯醇和乙蒜素的质量比为1:20‑5:1,优选为1:10‑1: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12‑80%,其余为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中任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A containing terpene alcohol and ethylicin compound bactericid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und bactericid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herein the compound fungicide active ingredients include terpene alcohol and ethylicin, among them, terpenols and ethylicin ratio 1:20 5:1, preferably 1:10 1:1;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compound bactericide of the invention is 1 90%, preferably 12 80%, remaining as auxiliary components of conventional pesticide formulation,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pound bactericide preparation missible oil, suspending agent, wettable powder,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 either in microemulsion; prevention of compound bactericide of the invention has synergistic effect on plant diseases effect, can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萜烯醇和乙蒜素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复配
,具体来说涉及的是一种含有萜烯醇和乙蒜素的复配杀菌剂,所述复配杀菌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霜霉病、叶斑病、炭疽病等。
技术介绍
黄瓜白粉病粉病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黄瓜白粉病危害的叶片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萜烯醇是以色列生物农药公开开发的生物杀菌剂,目前,已有40.2%的萜烯醇母药和9%的萜烯醇乳油成功产业化,用于防治草莓白粉病和番茄早疫病等病害。乙蒜素,英文名称为ethylicin,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系大蒜提取物-大蒜素的乙基同系物,高效无公害广谱仿生杀菌剂,乙蒜素是我国首创农药品种,纯品为无色油状透明液体,工业品为微黄色液体,有大蒜和醋酸臭味。乙蒜素具有速效性好,杀菌效果好的优点,容易被作物吸收和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可有效抑制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以及葡萄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效果显著。在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农作物病原菌的防治过程中,长期连续高剂量的施用单一种类的农药制剂,容易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以及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等问题。另一方面,开发农药新品种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而开发和研究高效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等特点而收到国内外公司的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将萜烯醇和乙蒜素复配对一些农作物病害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目前尚无发现有关于萜烯醇和乙蒜素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给一种环保、高效的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增效农药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药物的应用,所述农作物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叶斑病等病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它的有效成分包括萜烯醇和乙蒜素。优选的,所述复配杀菌剂中萜烯醇和乙蒜素的重量比为1:20-5:1。优选的,所述复配杀菌剂中萜烯醇和乙蒜素的重量比为1:10-1:1。优选的,所述复配杀菌剂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优选为12-80%,其余为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优选的,所述复配杀菌剂中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中任一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还可与其它具有杀菌、杀虫、杀线虫或除草性能的化合物复配使用,也可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效剂、植物营养或土壤调理剂结合使用。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使用方法简单,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如喷雾、拌土、滴灌、漫灌等施用。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的施用剂量通常与病害为害程度、气候有关,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中萜烯醇和乙蒜素均为生物农药范畴,有效成分对环境友好安全,无毒副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减少或延缓原菌抗药性的产生;3、本专利技术的复配杀菌剂中活性成分组分合理,两者复配后对多种作物病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速效性和持效性优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觉不限于这些例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室内活性测定、制剂实施例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说明,如无特别限定,以下提及的比例均为质量分数比。一、室内活性测定1、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菌;2、试验方法: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11部分:防治瓜类白粉病试验盆栽法》,采用盆栽法测定。播种感病黄瓜品种,盆栽生长至2片真叶期备用。萜烯醇和乙蒜素分别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再用0.1%吐温-80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溶解。每处理3盆,4次重复,将10mL药液均匀喷洒于叶面至全部润湿,待药液自然晾干备用。并设只含溶剂和表面活性剂而不含有效成分的处理作空白对照。药剂处理后24h,喷雾接种黄瓜白粉病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的配制过程如下:取长满白粉病菌叶片,用加油少量吐温-80表面活性剂的无菌水将孢子洗下,双层纱布过滤,镜检后调制成1×105个/mL的悬浮液。接种后置于恒温室中,在温度24℃条件下培养7天。待空白对照病液率达到80%以上时,分级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u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萜烯醇和乙蒜素复配后,在1:20-5:1的范围内对黄瓜白粉病防治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当两者复配比例为1:10-1:1、3:1时,共毒系数均在150以上,协同增效中更明显。其中,当两者复配比例为3:1时,共毒系数最高,协同增效作用更明显。二、制剂实施例1、实施例1:48%萜烯醇·乙蒜素乳油(1:5)萜烯醇8%乙蒜素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环己酮10%二甲基亚砜10%二甲苯余量所述乳油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萜烯醇、乙蒜素、环己酮、二甲基亚砜和部分二甲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继续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剩余的二甲苯溶剂,经充分溶解均匀后出料,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油。2、实施例2:12%萜烯醇·乙蒜素乳油(3:1)萜烯醇9%乙蒜素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环己酮10%二甲基亚砜10%二甲苯余量所述乳油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萜烯醇、乙蒜素、环己酮、二甲基亚砜和部分二甲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继续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剩余的二甲苯溶剂,经充分溶解均匀后出料,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乳油。3、实施例3:30%萜烯醇·乙蒜素可湿性粉剂(1:1)萜烯醇15%乙蒜素15%烷基芳基硫酸盐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白炭黑10%高岭土余量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方将萜烯醇、乙蒜素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搅拌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三、田间药效试验1、防治对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萜烯醇和乙蒜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萜烯醇和乙蒜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醇和乙蒜素的质量比为1:20-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醇和乙蒜素的质量比为1:10-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醇和乙蒜素的质量比为3: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杀菌剂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英王海勇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