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968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于相线的总断路器、分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连接于零线,还包括压接装置,压接装置可拆卸连接于配电箱内部,压接装置设有零线端子组、地线端子组和相线端子组,零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漏电保护器接出的零线,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地线,相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漏电保护器接出的相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配电箱内部连接有压接装置,压接装置设有零线端子组、地线端子组和相线端子组。通过将压接装置设于配电箱内部,提醒操作者将零线、地线和相线对应连接于压接装置,配电箱配电系统中线路连接清晰、规范,从而避免因接线错误而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箱配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配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第8.1.11条规定: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而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中,PE线不接、中性线接地、相线与工作零线接反等问题尤为突出,极易造成设备金属外壳带电、一级动力配电柜跳闸、设备损坏等情况。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方案,解决保护零线不接、接线不规范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中保护零线不接、接线不规范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本技术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于相线的总断路器、分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连接于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配电系统还包括压接装置,所述压接装置可拆卸连接于配电箱内部,所述压接装置设有零线端子组、地线端子组和相线端子组,所述零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所述漏电保护器接出的零线,所述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地线,所述相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所述漏电保护器接出的相线。传统的施工现场配电箱系统往往为二级动力配电箱系统,而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相线与工作零线接反的问题,以及三级开关箱的上线口不连接地线、零线的操作不规范问题。本技术中,配电箱内部连接有压接装置,压接装置设有零线端子组、地线端子组和相线端子组。通过将压接装置设于配电箱内部,提醒操作者将零线、地线和相线对应连接于压接装置,配电箱配电系统中线路连接清晰、规范,从而避免因接线错误而出现安全隐患。本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零线的零线端子排,所述零线端子排还连接于所述漏电保护器的零线输入端。本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地线的地线端子排,所述地线端子排接地且连接于所述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本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相线端子组的数量为三。本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接装置为接线端子排。本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接装置连接有卡接座,所述配电箱内连接有卡轨,所述卡接座卡接于所述卡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配电箱的内部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接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中保护零线不接、接线不规范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配电箱配电系统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于相线的总断路器10、分断路器20和漏电保护器30,漏电保护器30连接于零线,配电箱配电系统还包括压接装置40,压接装置40可拆卸连接于配电箱内部,压接装置40设有零线端子组411、地线端子组412和相线端子组413,零线端子组411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漏电保护器30接出的零线,地线端子组412的输入端连接于地线,相线端子组413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漏电保护器30接出的相线。传统的施工现场配电箱系统往往为二级动力配电箱系统,而实际施工中往往存在相线与工作零线接反的问题,以及三级开关箱的上线口不连接地线、零线的操作不规范问题。本技术中,配电箱内部连接有压接装置40,压接装置40设有零线端子组411、地线端子组412和相线端子组413。通过将压接装置40设于配电箱内部,提醒操作者将零线、地线和相线对应连接于压接装置40,配电箱配电系统中线路连接清晰、规范,从而避免因接线错误而出现安全隐患。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零线的零线端子排50,零线端子排50还连接于漏电保护器30的零线输入端。实际施工中,零线端子排50有多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连接于上一级配电系统输出的零线,一个漏电保护器30的一零线输入端连接至零线端子排50的一个其他端口。现有技术中零线端子排50安装于配电箱内部。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地线的地线端子排60,地线端子排60接地且连接于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实际施工中,地线端子排60有多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连接于上一级配电系统输出的地线,另一端口接地,一个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至地线端子排60的一个其他端口。现有技术中地线端子排60安装于配电箱内部。进一步地,相线端子组413的数量为三。根据实际需要,可选用设有三个相线端子组413的压接装置40,分别连接三个相线;也可根据需要选用设有一个相线端子组413的压接装置40,连接于一个相线。进一步地,压接装置40为接线端子排。压接装置40,是由接线铜排401、压线螺丝403和塑料隔板402组成的。铜制接线排能够保证金属电缆头与电缆线芯之间可靠的电气连接,塑料隔板402能有效使相线之间或相线与工作零线之间绝缘,同时能防止拆接电缆线时压线螺丝403与操作人员手部接触。更进一步地,压接装置40连接有卡接座(图中未显示),配电箱内连接有卡轨(图中未显示),卡接座卡接于卡轨。现有技术中配电箱内部通常设置有卡轨,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等器件卡接于卡轨上,现有技术中也存在连接有卡接座的接线端子排,接线端子排通过卡接座卡接于卡轨。当使用220V单相线路时,零线要通过分断路器20接入漏电保护器30,再接入只有一组相线端子组413的压接装置41,避免触电事故发生。使用三相四线制时,零线绝对不允许经过分断路器20,零线直接由零线端子排50接入漏电保护器30,再由漏电保护器30接入有三组相线端子组413的压接装置40。本技术解决了施工现场临电保护零线不接、接线不规范等问题;避免了零线接地的问题;避免了相线与工作零线接反的问题;避免了相线之间或相线与工作零线之间造成短路的问题;避免了漏电保护器30下口因频繁拆接线而导致螺丝不能固定的问题;解决了因保护零线与地线端子距离远导致的接线混乱的问题;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低,易于大批量制造、安装投入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保护零线不接、接线不规范、电箱内线路混乱等问题,经济实用简单快捷。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于相线的总断路器、分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连接于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配电系统还包括压接装置,所述压接装置可拆卸连接于配电箱内部,所述压接装置设有零线端子组、地线端子组和相线端子组,所述零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所述漏电保护器接出的零线,所述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地线,所述相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所述漏电保护器接出的相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配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于相线的总断路器、分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所述漏电保护器连接于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配电系统还包括压接装置,所述压接装置可拆卸连接于配电箱内部,所述压接装置设有零线端子组、地线端子组和相线端子组,所述零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所述漏电保护器接出的零线,所述地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地线,所述相线端子组的输入端连接于由所述漏电保护器接出的相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零线的零线端子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纪绍祥张刚峰张强沙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