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灯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48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液生产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药液灯检仪,药液灯检仪包括:不透光机壳,不透光机壳内开设内腔,内腔内安装检验灯管,能够提供灯检需要的强光;不透光机壳的上部侧壁上开设透光口,在透光口处还设有固定装置,用于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药液灯检仪还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设置在不透光机壳的上方,对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驱动装置与摄像装置连接,能够驱使摄像装置从不同角度采集容器的图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直视强光的条件下对药液进行灯检,并相应提高药液灯检的检验效率和检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液灯检仪
本技术涉及药液生产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液灯检仪。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制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的液体制剂也大量进入消费市场。在液体制剂制备的过程中,用于制备液体制剂的药液中可能会由于过滤不充分而留有药材渣或在制备过程中引入其他杂质。当液体制剂被注射使用时,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和异物可引起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肿、血栓、过敏反应、类热原反应等不良反应,可见异物不易控制是注射剂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检查和出厂检验及医院临床使用前检查可见异物通常采取人工目视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照明装置,因此对于颜色较深的药液不易判别,容易发生漏检的情况。为了能够对颜色较深的药液进行检测,虽然部分药液灯检仪设置了照明装置,能够有效对颜色较深的药液进行检测,但采取的仍旧是人工目视法,由于增设了照明装置,因此需要检测人员长时间直视强光,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负担。人工检测依然可能会忽略一些较难发现的杂质,并且人工检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对药液内杂质的检验精度和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液灯检仪,包括:不透光机壳,不透光机壳内开设内腔,内腔内安装检验灯管,能够提供灯检需要的强光;不透光机壳的上部侧壁上开设透光口,在透光口处还设有固定装置,用于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药液灯检仪还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设置在不透光机壳的上方,对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驱动装置与摄像装置连接,能够驱使摄像装置从不同角度采集容器的图像。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提供的药液灯检仪能够使摄像装置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运动,从不同的角度对盛放药液的容器进行观测并拍摄,将采集到的画面进行集中处理,再对画面中的杂质进行判断,并对有盛放杂质的药液的容器进行记录。采用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直视强光的条件下对药液进行灯检,相应提高药液灯检的检验效率和检验精度。作为优选,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及轨道,摄像头设置在透光口的上方,并且摄像头与轨道通过滑轮卡合,摄像头能够沿着轨道移动。通过将滑轮卡合在轨道上,实现摄像头沿轨道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摄像头在固定的路径下运动拍摄完整画面,能够充分对药液进行灯检,提高灯检的精度。进一步地,作为优选,轨道与放置容器的瓶身的中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并且在透光口的上方关于透光口对称设置。通过摄像头设置在透光口的上方,摄像头正对盛放药液的容器拍摄,并且摄像头沿轨道运动能够从多个方向对药液进行拍摄检测,大幅提高药液灯检的精度。另外,作为优选,在不透光机壳下还设置有支座,轨道设置在透光口的中部的上方的预定高度上,并且轨道垂直安装在长度可调的杆件上,杆件的一端连接在支座上。通过高度可调节的杆件对轨道进行固定,能够及时对摄像头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确保容器需要进行灯检的部分完全落入摄像头的拍摄视野内。另外,作为优选,轨道形成为与不透光机壳的截面的曲率相近的弧形。当轨道形成为与不透光机壳的截面的曲率相近的弧形时,摄像头在轨道上移动,能够确保摄像头在轨道各处至容器的距离基本相同,使容器保持在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另外,作为优选,固定装置为承托支架,承托支架沿不透光机壳的长度方向设置,承托支架的长度略大于容器的长度,并且在承托支架两端部还设置有相应的凹陷部。承托支架的长度略大于容器的长度,能够使取放容器的操作更加容易。并且,设置的凹陷部用于卡合容器,能够有效减少容器在药液承托支架上的移动。进一步地,作为优选,在不透光外壳内还设置有聚光部,聚光部设置在不透明机壳的内壁上。通过聚光部对不透光机壳内的光线进行加强,由聚光部对光线进行反射,使光线的光路方向正对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增强拍摄视野的亮度,提高检验的精度。另外,作为优选,药液灯检仪还包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能够控制摄像头在轨道上的运动,并接收摄像装置传来的信息。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摄像头在轨道上运动,从而得到在不同角度观察药液的画面。进一步地,作为优选,药液灯检仪还包括与控制机构通信连接的处理机构,能够对收到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控制机构对收到的图片信息的处理,对拍摄视野范围内的药液中的杂质进行检测。采用自动化操作不仅可以提高检验精度,还可以提高药液检验的效率。另外,作为优选,盛放药液的容器上还贴有可被识别的标识。在容器上贴设可以被识别的标识,当检验出某一个容器内的药液中存有杂质时,通过标识对容器进行记录,便于在后续操作中将该容器取出。附图说明图1是药液灯检仪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药液灯检仪的摄像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药液灯检仪的在透光口处设有承托支架的不透光机壳俯视示意图。图4是药液灯检仪的正示意图视图。图5是药液灯检仪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药液灯检仪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不透光机壳;1a-透光口;2-检验灯管;3-固定装置;3a-承托支架;3a1-凹陷部;4-容器;5-摄像装置;5a-摄像头;5b-轨道;5c-滑轮;6-驱动装置;7-支座;8-杆件;9-聚光部;10-控制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中示意性地简化示出药液灯检仪的结构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液灯检仪,参见图1所示,包括:不透光机壳1,不透光机壳1内开设内腔,内腔内安装检验灯管2,能够提供灯检需要的强光;不透光机壳1的上部侧壁上开设透光口1a,在透光口1a处还设有固定装置3,用于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4,药液灯检仪还包括:摄像装置5,摄像装置5设置在不透光机壳1的上方,对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4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驱动装置6与摄像装置5连接,能够驱使摄像装置从不同角度采集容器4的图像。简单来说,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药液灯检仪进行灯检时,首先将盛放药液的容器4放置在药液灯检仪上的透光口1a处,并通过固定装置3对容器4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容器4静止在透光口1a处。打开检验灯光2,提供灯检所需要的光线,再启动驱动装置6,由驱动装置6控制摄像装置的运动的同时对容器4进行拍摄。具体来说,对药品进行批量灯检时,可以通过机械臂代替人工而准确地将容器4放置在固定装置3的相应位置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固定装置3可以为承托支架3a,具体地,承托支架3a沿不透光机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承托支架3a的长度略大于容器4的长度,并且在承托支架3a两端部还设置有相应的凹陷部3a1。盛放药液的容器4能够被凹陷部3a1固定,从而有效减少容器4在药液承托支架3a上的移动,为后续的灯检操作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当然,固定装置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透光并能够承托容器4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摄像装置5包括摄像头5a及轨道5b,摄像头5a设置在透光口1a的上方,并且摄像头5a与轨道5b通过滑轮5c卡合,摄像头5a能够沿着轨道5b移动。开始灯检时,打开检验灯管2后,驱动装置6启动,带动摄像头5a沿着轨道5b进行拍摄。更加具体地,可以通过滑轮5c卡合在轨道5b上,轨道5b上设有滑轮5c可以滚动的凹槽,滑轮5c卡合在轨道内,并且滑轮5c中心轴的位置处通过连杆连接摄像头5a,驱动装置6可以为电机等设备,通过控制滑轮5c的转动和停止,实现摄像头5a沿轨道5b的方向运动以及摄像头5a的多角度拍摄。通常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液灯检仪,包括:不透光机壳(1),所述不透光机壳(1)内开设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检验灯管(2),能够提供灯检需要的强光;所述不透光机壳(1)的上部侧壁上开设透光口(1a),在所述透光口(1a)处还设有固定装置(3),用于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灯检仪还包括:摄像装置(5),所述摄像装置(5)设置在所述不透光机壳(1)的上方,对放置盛放药液的所述容器(4)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驱动装置(6)与所述摄像装置(5)连接,能够驱使所述摄像装置从不同角度采集所述容器(4)的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液灯检仪,包括:不透光机壳(1),所述不透光机壳(1)内开设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检验灯管(2),能够提供灯检需要的强光;所述不透光机壳(1)的上部侧壁上开设透光口(1a),在所述透光口(1a)处还设有固定装置(3),用于放置盛放药液的容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灯检仪还包括:摄像装置(5),所述摄像装置(5)设置在所述不透光机壳(1)的上方,对放置盛放药液的所述容器(4)的位置进行图像采集;驱动装置(6)与所述摄像装置(5)连接,能够驱使所述摄像装置从不同角度采集所述容器(4)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灯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5)包括摄像头(5a)及轨道(5b),所述摄像头(5a)设置在所述透光口(1a)的上方,并且所述摄像头(5a)与所述轨道(5b)通过滑轮(5c)卡合,所述摄像头(5a)能够沿着所述轨道(5b)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液灯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5b)与放置所述容器(4)的瓶身的中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并且在所述透光口(1a)的上方相对于所述透光口(1a)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液灯检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透光机壳(1)下还设置有支座(7),所述轨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利潘建超刘亚楠孔俊蕊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