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917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包括游隙调整销、内圈套、圆锥滚子轴承、上轴承外圈压板、外齿圈、轴承外环圈、下轴承外圈压板、轴承端部压盖、不锈钢螺柱、外表面护板和音叉,所述内圈套的外表面中部设置环形挡环,环形挡环的两端为台阶面,所述内圈套上过盈配合连接有两排圆锥滚子轴承,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分别位于环形挡环的两端。本实用能够将两排轴承进行预装,方便安装,同时能够实现稳定的传动,组合轴承能够对单排轴承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轴承的实用寿命,有助于重型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具体是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轴承在出现点蚀前所经历的转数或小时数,称为轴承寿命。轴承在重型设备中使用,稳定性至关重要,传统的重型设备的转动处有时会安装多排轴承,从而提高稳定性,但是目前都是将多排轴承依次安装到对应的轴上,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包括游隙调整销、内圈套、圆锥滚子轴承、上轴承外圈压板、外齿圈、轴承外环圈、下轴承外圈压板、轴承端部压盖、不锈钢螺柱、外表面护板和音叉,所述内圈套的外表面中部设置环形挡环,环形挡环的两端为台阶面,所述内圈套上过盈配合连接有两排圆锥滚子轴承,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分别位于环形挡环的两端,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均与环形挡环两端的台阶面接触连接;两排圆锥滚子轴承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部盖有环形的轴承端部压盖,两排圆锥滚子轴承的外表面分别连接上轴承外圈压板和下轴承外圈压板,且上轴承外圈压板和下轴承外圈压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对应侧的轴承端部压盖;所述环形挡环的外表面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齿圈联结板连接外齿圈,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和下轴承外圈压板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承外环圈,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和下轴承外圈压板的表面以及轴承外环圈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表面护板;所述齿圈联结板上均开设若干个减重孔,且减重孔是螺纹孔并螺纹连接不锈钢螺柱,不锈钢螺柱位于两块齿圈联结板之间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音叉的柄。进一步的,所述齿圈联结板为环形且分别焊接在环形挡环的外表面和外齿圈的内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环圈的端部开设供主动齿轮进入并啮合外齿圈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端部压盖与内圈套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供密封圈安装的缝隙,且密封圈上方均设置有压环,压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轴承端部压盖上。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端部压盖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端面对应的位置螺纹连接游隙调整销,游隙调整销位于轴承端部压盖外表面的一端螺纹连接两个螺母,通过旋转游隙调整销调节轴承端部压盖与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的音叉为U形不锈钢杆的中部连接柄构成。进一步的,所述下轴承外圈压板朝向齿圈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环形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能够将两排轴承进行预装,方便安装,同时能够实现稳定的传动,组合轴承能够对单排轴承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轴承的实用寿命,有助于重型设备的稳定运行。本实用采用音叉的结构用于吸收冲击力产生的震动,同时可以以声波的方式进行信号输出,有利于故障的判断;本实用在下轴承外圈压板内侧壁上连接环形磁铁,有效的集中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避免金属粉末进入到轴承中造成加速磨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俯视图。图2为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中内圈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游隙调整销;2、内圈套;3、压环;4、圆锥滚子轴承;5、上轴承外圈压板;6、外齿圈;7、轴承外环圈;8、下轴承外圈压板;9、轴承端部压盖;10、密封圈;11、不锈钢螺柱;12、环形磁铁;13、外表面护板;14、音叉;15、齿圈联结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包括游隙调整销1、内圈套2、压环3、圆锥滚子轴承4、上轴承外圈压板5、外齿圈6、轴承外环圈7、下轴承外圈压板8、轴承端部压盖9、密封圈10、不锈钢螺柱11、环形磁铁12、外表面护板13和音叉14,所述内圈套2的外表面中部设置环形挡环,环形挡环的两端为台阶面,所述内圈套2上过盈配合连接有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分别位于环形挡环的两端,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圈均与环形挡环两端的台阶面接触连接;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部盖有环形的轴承端部压盖9,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的外表面分别连接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且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对应侧的轴承端部压盖9;内圈套2的中心孔用于固定连接对应转轴。所述环形挡环的外表面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齿圈联结板15连接外齿圈6,齿圈联结板15为环形且分别焊接在环形挡环的外表面和外齿圈6的内表面。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承外环圈7,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的表面以及轴承外环圈7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表面护板13,从而使得内部的轴承和齿圈结构得到保护。本实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其中任一一个轴承外环圈7的端部开设供主动齿轮进入并啮合外齿圈6的通孔,从而方便动力机构的安装,具体安装更具实际情况决定,此为本
内人员公知的常识。所述轴承端部压盖9与内圈套2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供密封圈10安装的缝隙,且密封圈10上方均设置有压环3,压环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轴承端部压盖9上,从而保证密封性的同时,避免转动过程中密封圈跑出的现象。所述轴承端部压盖9与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圈端面对应的位置螺纹连接游隙调整销1,游隙调整销1位于轴承端部压盖9外表面的一端螺纹连接两个螺母,通过旋转游隙调整销1调节轴承端部压盖9与圆锥滚子轴承4之间的距离,同时利用两个螺母对游隙调整销1的位置实现固定。所述齿圈联结板15上均开设若干个减重孔,且减重孔可以是螺纹孔并螺纹连接不锈钢螺柱11,不锈钢螺柱11位于两块齿圈联结板15之间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音叉14的柄;所述的音叉14为U形不锈钢杆的中部连接柄构成,通过音叉14能够吸收组合轴承受到的震动,可以将组合轴承收到的震动传递到音叉位置,并通过音叉震动输出特定声波的声音,多个音叉14安装在齿圈联结板15上,可以加快震动能量的消耗,同时声波可以用来进行故障判断,如轴承稳定工作时的音波频率和出现故障时音波频率是不同的,可以通过这个特征的变化实现故障的判断。所述下轴承外圈压板8朝向齿圈的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环形磁铁12,以便于齿轮啮合过程产生的磨损碎屑下落时能够被环形磁铁12吸附,避免碎屑堆积并随着转动进入到轴承内加快轴承的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包括游隙调整销(1)、内圈套(2)、圆锥滚子轴承(4)、上轴承外圈压板(5)、外齿圈(6)、轴承外环圈(7)、下轴承外圈压板(8)、轴承端部压盖(9)、不锈钢螺柱(11)、外表面护板(13)和音叉(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套(2)的外表面中部设置环形挡环,环形挡环的两端为台阶面,所述内圈套(2)上过盈配合连接有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分别位于环形挡环的两端,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圈均与环形挡环两端的台阶面接触连接;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部盖有环形的轴承端部压盖(9),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的外表面分别连接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且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对应侧的轴承端部压盖(9);所述环形挡环的外表面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齿圈联结板(15)连接外齿圈(6),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承外环圈(7),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的表面以及轴承外环圈(7)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表面护板(13);所述齿圈联结板(15)上均开设若干个减重孔,且减重孔是螺纹孔并螺纹连接不锈钢螺柱(11),不锈钢螺柱(11)位于两块齿圈联结板(15)之间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音叉(14)的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圈旋转的双排单列圆锥滚子组合轴承,包括游隙调整销(1)、内圈套(2)、圆锥滚子轴承(4)、上轴承外圈压板(5)、外齿圈(6)、轴承外环圈(7)、下轴承外圈压板(8)、轴承端部压盖(9)、不锈钢螺柱(11)、外表面护板(13)和音叉(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套(2)的外表面中部设置环形挡环,环形挡环的两端为台阶面,所述内圈套(2)上过盈配合连接有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分别位于环形挡环的两端,且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圈均与环形挡环两端的台阶面接触连接;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相互背离的一端端部盖有环形的轴承端部压盖(9),两排圆锥滚子轴承(4)的外表面分别连接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且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对应侧的轴承端部压盖(9);所述环形挡环的外表面通过两块相互平行的齿圈联结板(15)连接外齿圈(6),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轴承外环圈(7),所述上轴承外圈压板(5)和下轴承外圈压板(8)的表面以及轴承外环圈(7)的表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外表面护板(13);所述齿圈联结板(15)上均开设若干个减重孔,且减重孔是螺纹孔并螺纹连接不锈钢螺柱(11),不锈钢螺柱(11)位于两块齿圈联结板(15)之间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苏亚王婉真梁于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特重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