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中对于不同材质的建筑交接界面处理一直是较为棘手的,特别是砌筑墙体中的钢管束和页岩砖外墙之间,由于两种材质在热胀冷缩时的热膨胀线性系数相差较大,导致在建筑物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在接缝处出现程度不一的裂缝,严重影响墙体工程质量。针对上述建筑质量通病,现在施工阶段一般均会采取相应的做法以减缓开裂的现象:在接缝处的墙体上张贴抗裂网片,再通过水泥砂浆将抗裂网片埋设于墙体上,此时通过抗裂网片的设置,承担了墙体收缩时产生的大部分内部收缩应力,也抵消了大部分直接作用在水泥砂浆上的内部收缩应力,从而降低了墙体开裂的程度。不过,该种做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将其应用至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处时,却忽略了在不同材质的交接界面处必定会存在的接缝,而该接缝处却往往很可能会成为墙体渗水的主要原因,因此还需要提出一种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同时也具有优异防水效果的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处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包括接缝连接层(3),所述接缝连接层(3)的两侧还设有墙外连接层(4)和墙内连接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层(3)自所述墙内连接层(5)向墙外连接层(4)依次设置有墙内密封油膏(6)、保温填充板(7)、墙外密封油膏(8)和防水砂浆补角层(9),所述防水砂浆补角层(9)的两端均与所述墙外连接层(4)连接,且所述防水砂浆补角层(9)的外表面与所述墙外连接层(4)之间形成的角度为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包括接缝连接层(3),所述接缝连接层(3)的两侧还设有墙外连接层(4)和墙内连接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层(3)自所述墙内连接层(5)向墙外连接层(4)依次设置有墙内密封油膏(6)、保温填充板(7)、墙外密封油膏(8)和防水砂浆补角层(9),所述防水砂浆补角层(9)的两端均与所述墙外连接层(4)连接,且所述防水砂浆补角层(9)的外表面与所述墙外连接层(4)之间形成的角度为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密封油膏(6)、保温填充板(7)和墙外密封油膏(8)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钢管束(1)和页岩砖外墙(2)中端面尺寸较小的端面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砂浆补角层(9)的外表面上还设有找平层(10),所述找平层(10)宽度为150mm、厚度为10mm,且所述找平层(10)以所述接缝连接层(3)所在接缝为中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10)上还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涂料防水层(11)和卷材防水层(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束与页岩砖外墙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防水层(11)和卷材防水层(12)的厚度均为1.5mm、宽度均为300mm,且所述涂料防水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雨斌,姜俊宇,倪浩梁,
申请(专利权)人: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