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886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加入了不确定因素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其次,建立加入不确定因素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模型;最后基于super‑twisting的二阶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考虑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模型不确定性以及干扰时,仍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的复合干扰是未知上界的,放宽了控制器设计条件,更切于实际,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现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超声速飞行器
,特别涉及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飞行速度超过5倍音速的飞行器被称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速度相当大,飞行环境相当复杂,以至于在飞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此外,高超声速飞行器还具有激烈快时变、强耦合、严重非线性等特性,这些特性给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增加了难度。上世纪50年代,Wunch首次提出变结构控制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由于其对不确定性具有完全鲁棒性,已经成为非线性控制设计的重要方法,但是其存在高频抖振。为了抑制抖振,并尽可能地保留鲁棒性,现有技术中有将二阶滑模控制算法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控制中,成功避免了抖振,但其假设不确定性导数上界已知,这在现实当中难以实现。另有现有技术通过自适应调整控制器增益,以确保在不确定性导数上界存在但未知时,仍能有较好控制效果,但其主要只针对参数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1a)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1b)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动机推力系统等效为一个二阶系统模型,则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为一个2输入2输出的模型,其中,以发动机节流阀调定的指令信号βc和升降舵偏转角δe为系统的控制输入,以飞行速度V和飞行高度h为系统的控制输出;(1c)在高超声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中加入不确定因素,所述不确定因素包括参数不确定因素和模型不确定因素;(2)对飞行速度V和飞行高度h进行求导,得到加入不确定因素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模型;(3)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1a)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1b)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动机推力系统等效为一个二阶系统模型,则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为一个2输入2输出的模型,其中,以发动机节流阀调定的指令信号βc和升降舵偏转角δe为系统的控制输入,以飞行速度V和飞行高度h为系统的控制输出;(1c)在高超声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中加入不确定因素,所述不确定因素包括参数不确定因素和模型不确定因素;(2)对飞行速度V和飞行高度h进行求导,得到加入不确定因素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模型;(3)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器:(3a)定义飞行速度V和飞行高度h的跟踪误差,并建立积分滑模面;(3b)采用基于super-twisting的二阶滑模自适应控制方法建立滑模面的趋近动态;(3c)根据步骤(3b)建立的滑模面趋近动态,设计控制律和自适应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a)中,所述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如下:上式中,m为飞行器质量,V为飞行速度,γ为航迹倾斜角,h为飞行高度,α为飞行迎角,q为俯仰角速率,Iyy为纵向转动惯量,r=R+h表示飞行器地心距,其中R为地球半径,μ为地球重力常数,T为发动机的推力,L为飞行器的升力,D为飞行器的阻力,M为俯仰力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式中,Sw为机翼浸润面积,cA为平均气动弦长,ρ为空气密度;在巡航飞行状态下系数CT、CL、CD、CM的拟合公式如下:CL=0.6203αCD=0.645α2+0.0043378α+0.003772CM=CM(α)+CM(q)+CM(δe)CM(α)=-0.035α2+0.036617α+5.3216×10-6CM(δe)=0.0292×(δe-α)上式中,β为发动机节流阀调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b)中,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动机推力系统等效的二阶系统模型如下:上式中,βc为发动机节流阀调定的指令信号,ζ为阻尼比,ωn为固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成馀余朝军万月丰朱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