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65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包括底座,上料柱,撞击下料柱结构,翻转磨料斗结构,输送皮带装置,传动带,上料盒,上料电机,上料从动轮,上料滚筒,上料主动轮,电机支架,固定柱,动力电机,动力轮,电机固定座,移动轮和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料板,动力电机和控制开关具体采用调速开关,有利于根据动力电机的转速控制下料板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下了速度,解决了不能控制下料速度的问题;冲撞台,下料柱和冲撞板的设置,有利于磨料斗在堵塞时通过冲撞台和下料柱撞击冲撞板产生振动,进而为磨料斗进行疏通,解决了磨料斗在下料堵塞时缺少疏通功能的问题。

A kind of abrasive hopper with self-convey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brasive hopper with self-conveying function, including a base, a feeding column, an impact and discharging column structure, a turnover abrasive hopper structure, a conveying belt device, a transmission belt, a feeding box, a feeding motor, a feeding driven wheel, a feeding roller, a feeding driving wheel, a motor support, a fixed column, a power motor, a power wheel, a motor fixed seat, a moving wheel and a control switch. The feeding plate, power motor and control switch of the utility model specifically adopt speed regulating switch,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control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feeding plate according to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power motor,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feeding speed can not be controlled; the setting of the impact platform, the feeding column and the impact plate is advantageous to the vibration of the abrasive bucket when it is blocked by the impact platform and the feeding column impacting the impact plate. Moving, and then dredging for the abrasive hoppe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ck of dredging function when the abrasive hopper is blocked by discharg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
本技术属于料斗
,尤其涉及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
技术介绍
磨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运输到不同的车间进行加工,因为磨料较重,若采用普通的料斗,将磨料从料斗的顶部倒出,需要将料斗抬起,然后将磨料倒出,这样较费力。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375103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磨料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在料斗本体的顶端设置提手,在料斗本体内设置锥形隔板,隔板的底端小于其顶端,在隔板上固定空心直筒,空心直筒垂直于隔板的轴线,在空心直筒中设置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料斗本体上的孔,伸出料斗本体外,在连接轴的此端固定把手,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出隔板,在隔板的底端设置底盖,底盖与隔板底端之间存在间隙,底盖的形状弧状或者锥状,底盖的边缘高于隔板的底端,在底盖的边缘对称焊接两个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固定在底盖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连接轴上。但是现有的磨料斗还存在着不能控制下料速度,磨料斗在下料堵塞时缺少疏通功能和没有输送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以解决现有的磨料斗不能控制下料速度,磨料斗在下料堵塞时缺少疏通功能和没有输送功能的问题。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包括底座,上料柱,撞击下料柱结构,翻转磨料斗结构,输送皮带装置,传动带,上料盒,上料电机,上料从动轮,上料滚筒,上料主动轮,电机支架,固定柱,动力电机,动力轮,电机固定座,移动轮和控制开关,所述的上料柱纵向焊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撞击下料柱结构连接在上料柱的右侧位置;所述的翻转磨料斗结构安装在上料柱的后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装置安装在底座的左上部位置;所述的传动带分别套接在左上部设置的上料滚筒和右下部设置的上料滚筒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上料盒胶接在传动带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上料电机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从动轮设置在上料柱的正表面上部位置并键连接在上料滚筒的内部连接轴上;所述的上料滚筒分别轴接在上料柱的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底座的后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主动轮键连接在上料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支架焊接在上料柱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柱左侧连接在输送皮带装置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柱右侧连接在翻转磨料斗结构的左上部位置;所述的动力电机螺栓连接在电机固定座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轮键连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固定座连接在输送皮带装置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螺钉连接在底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装置包括固定盘,输送支架,输送从动轮,输送滚筒,输送皮带和架高连接柱,所述的输送支架分别纵向焊接在固定盘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输送从动轮设置在左侧设置的输送支架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并键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输送滚筒的内部连接轴上;所述的输送滚筒分别轴接在输送支架的后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分别套接在左右两侧设置的输送滚筒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架高连接柱纵向焊接在固定盘的上表面左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撞击下料柱结构包括承重柱,承重环,吊带,吊环,冲撞台,下料柱和手柄,所述的承重环分别螺纹连接在承重柱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吊带上端套接在承重环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下端套接在吊环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吊环分别焊接在下料柱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冲撞台纵向套接在下料柱的左端位置;所述的下料柱横向设置在吊环的下端;所述的手柄纵向一体化设置在下料柱的正表面右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翻转磨料斗结构包括磨料斗,冲撞板,储料箱,下料管,连接轴,下料板和下料从动轮,所述的冲撞板焊接在磨料斗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储料箱横向焊接在磨料斗的上表面位置;所述的下料管焊接在磨料斗的下表面位置;所述的连接轴贯穿并插接在下料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下料板具体设置在下料管的内部并焊接在连接轴的外表面四周位置;所述的下料从动轮键连接在下料管的后表面设置的连接轴的输出轴上。优选的,所述的承重柱横向焊接在上料柱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上料从动轮和上料主动轮之间V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储料箱焊接在上料柱的后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下料从动轮与动力电机的尾部输出轴上键连接的动力轮之间V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盘横向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输送从动轮和动力轮之间V带连接;所述的电机固定座纵向螺栓连接在架高连接柱的右侧上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柱左侧焊接在架高连接柱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固定柱右侧焊接在储料箱的左侧上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手柄正表面中间位置纵向套接有防滑套;所述的储料箱正表面中间位置纵向镶嵌有透明钢化玻璃观察窗。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所述的万向轮的直径设置在十厘米至二十厘米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吊带具体采用尼龙编织带。优选的,所述的储料箱通过磨料斗和下料管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的上料电机和动力电机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动力电机具体采用双轴电机;所述的控制开关具体采用调速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下料板,动力电机和控制开关具体采用调速开关,有利于根据动力电机的转速控制下料板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下了速度,解决了不能控制下料速度的问题。2.本技术中,所述的冲撞台,下料柱和冲撞板的设置,有利于磨料斗在堵塞时通过冲撞台和下料柱撞击冲撞板产生振动,进而为磨料斗进行疏通,解决了磨料斗在下料堵塞时缺少疏通功能的问题。3.本技术中,所述的输送皮带的设置,有利于将落在输送皮带上表面右侧的材料向左输送,解决了没有输送功能的问题。4.本技术中,所述的吊带具体采用尼龙编织带,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下料柱。5.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轮,有利于方便磨料斗的移动与固定。6.本技术中,所述的储料箱正表面中间位置纵向镶嵌有透明钢化玻璃观察窗,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内部料位。7.本技术中,所述的手柄正表面中间位置纵向套接有防滑套,有利于防止操作手柄过程中出现滑脱情况。8.本技术中,所述的上料盒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内部料品下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撞击下料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翻转磨料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输送皮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上料柱;3、撞击下料柱结构;31、承重柱;32、承重环;33、吊带;34、吊环;35、冲撞台;36、下料柱;37、手柄;4、翻转磨料斗结构;41、磨料斗;42、冲撞板;43、储料箱;44、下料管;45、连接轴;46、下料板;47、下料从动轮;5、输送皮带装置;51、固定盘;52、输送支架;53、输送从动轮;54、输送滚筒;55、输送皮带;56、架高连接柱;6、传动带;7、上料盒;8、上料电机;9、上料从动轮;10、上料滚筒;11、上料主动轮;12、电机支架;13、固定柱;14、动力电机;15、动力轮;16、电机固定座;17、移动轮;18、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包括底座1,上料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其特征在于,该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包括底座(1),上料柱(2),撞击下料柱结构(3),翻转磨料斗结构(4),输送皮带装置(5),传动带(6),上料盒(7),上料电机(8),上料从动轮(9),上料滚筒(10),上料主动轮(11),电机支架(12),固定柱(13),动力电机(14),动力轮(15),电机固定座(16),移动轮(17)和控制开关(18),所述的上料柱(2)纵向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撞击下料柱结构(3)连接在上料柱(2)的右侧位置;所述的翻转磨料斗结构(4)安装在上料柱(2)的后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装置(5)安装在底座(1)的左上部位置;所述的传动带(6)分别套接在左上部设置的上料滚筒(10)和右下部设置的上料滚筒(10)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上料盒(7)胶接在传动带(6)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上料电机(8)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1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从动轮(9)设置在上料柱(2)的正表面上部位置并键连接在上料滚筒(10)的内部连接轴上;所述的上料滚筒(10)分别轴接在上料柱(2)的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底座(1)的后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主动轮(11)键连接在上料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支架(12)焊接在上料柱(2)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柱(13)左侧连接在输送皮带装置(5)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柱(13)右侧连接在翻转磨料斗结构(4)的左上部位置;所述的动力电机(14)螺栓连接在电机固定座(16)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轮(15)键连接在动力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固定座(16)连接在输送皮带装置(5)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18)螺钉连接在底座(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装置(5)包括固定盘(51),输送支架(52),输送从动轮(53),输送滚筒(54),输送皮带(55)和架高连接柱(56),所述的输送支架(52)分别纵向焊接在固定盘(5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输送从动轮(53)设置在左侧设置的输送支架(5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并键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输送滚筒(54)的内部连接轴上;所述的输送滚筒(54)分别轴接在输送支架(52)的后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55)分别套接在左右两侧设置的输送滚筒(54)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架高连接柱(56)纵向焊接在固定盘(5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其特征在于,该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包括底座(1),上料柱(2),撞击下料柱结构(3),翻转磨料斗结构(4),输送皮带装置(5),传动带(6),上料盒(7),上料电机(8),上料从动轮(9),上料滚筒(10),上料主动轮(11),电机支架(12),固定柱(13),动力电机(14),动力轮(15),电机固定座(16),移动轮(17)和控制开关(18),所述的上料柱(2)纵向焊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撞击下料柱结构(3)连接在上料柱(2)的右侧位置;所述的翻转磨料斗结构(4)安装在上料柱(2)的后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装置(5)安装在底座(1)的左上部位置;所述的传动带(6)分别套接在左上部设置的上料滚筒(10)和右下部设置的上料滚筒(10)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上料盒(7)胶接在传动带(6)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上料电机(8)螺栓连接在电机支架(1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从动轮(9)设置在上料柱(2)的正表面上部位置并键连接在上料滚筒(10)的内部连接轴上;所述的上料滚筒(10)分别轴接在上料柱(2)的后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和底座(1)的后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上料主动轮(11)键连接在上料电机(8)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支架(12)焊接在上料柱(2)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柱(13)左侧连接在输送皮带装置(5)的上部位置,所述的固定柱(13)右侧连接在翻转磨料斗结构(4)的左上部位置;所述的动力电机(14)螺栓连接在电机固定座(16)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轮(15)键连接在动力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固定座(16)连接在输送皮带装置(5)的右侧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18)螺钉连接在底座(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装置(5)包括固定盘(51),输送支架(52),输送从动轮(53),输送滚筒(54),输送皮带(55)和架高连接柱(56),所述的输送支架(52)分别纵向焊接在固定盘(5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输送从动轮(53)设置在左侧设置的输送支架(52)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并键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输送滚筒(54)的内部连接轴上;所述的输送滚筒(54)分别轴接在输送支架(52)的后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输送皮带(55)分别套接在左右两侧设置的输送滚筒(54)的外表面位置;所述的架高连接柱(56)纵向焊接在固定盘(5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输送功能的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撞击下料柱结构(3)包括承重柱(31),承重环(32),吊带(33),吊环(34),冲撞台(35),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锋徐俊超韦中校邱元增
申请(专利权)人:郏县亿宏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