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和抗振车灯技术

技术编号:203860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和抗振车灯,所述改善方法是在车灯灯体与用于支撑车灯发光体的发光体支架之间分散设置多处弹性材料块,常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以预压缩状态存在,所述抗振车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内设有发光体和发光体支架,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向前悬伸,所述发光体固定在所述发光体支架上,所述发光体支架上靠近所述灯体的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各自嵌装有弹性材料块,所述弹性材料块以预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灯体和发光体支架之间,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满足灯具造型需要的前提下提高主机振动试验的通过率,且成本低,有利于主机厂对成本的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和抗振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车灯振动的方法和采用了抗振设计的新型车灯,能在满足造型的前提下,提高振动试验的通过率。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灯具为了满足造型的需要,以及特殊点灯效果的要求,造型变得更加有艺术感,使用了更多的艺术化设计方式。这使得工程结构的布置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随着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主机对于振动试验的标准有所提高,对于结构设计而言,如何找到既可以满足灯具造型多样化、艺术化的需求,同时又可以满足汽车主机更加严苛的试验要求成为了一个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和抗振车灯,其能在满足灯具造型需要的前提下提高主机振动试验的通过率。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一种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在车灯灯体与用于支撑车灯发光体的发光体支架之间分散设置多处弹性材料块,常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在同时贯穿车灯灯体和发光体支架的直线方向上以预压缩状态存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材料块优选设置在远离发光体支架与车灯灯体相互固定连接的位置上。一种抗振车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内设有发光体和发光体支架,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向前悬伸,所述发光体固定在所述发光体支架上,所述发光体支架上靠近所述灯体的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各自嵌装有弹性材料块,所述弹性材料块以预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灯体和发光体支架之间。所述凹槽优选靠近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并分散位于所述发光体支架的上、下外表面上。所述弹性材料块可以采用PUR软胶垫。所述发光体优选为光导条,所述光导条固定在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所述光导条可以左右延伸,所述若干凹槽优选分散设置在所述发光体支架的上、下外表面上。所述灯体的前端还安装有配光镜,所述配光镜与所述灯体围成灯腔。所述灯体的前部可以设置成前小后大的锥形前凸状,所述配光镜呈前小后大且后部敞口的锥形盒状,所述配光镜套设在所述灯体的前部之外并与所述灯体的相应外表面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缓冲结构分散布置在车灯的内部,对于上下空间狭窄的光导类发光结构灯具的抗振性能的提高显著,能有效解决灯具因振动导致的断裂和出粉问题,使得即使在振动试验的标准提高的情况下汽车主机的通过率也能明显提高。由于是采用多个分散的小块缓冲结构,相比整体的、大型的缓冲结构,成本更低,更有利于汽车主机厂对产品成本的管控,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灯振动改善方法,是在车灯灯体与用于支撑车灯发光体的发光体支架之间分散设置多处弹性材料块,常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在同时贯穿车灯灯体和发光体支架的直线方向上以预压缩状态存在,弹性材料块起到减小发光体支架振幅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防止车灯使用过程中发光体的抖动。抗振作用原理可详见后文抗振车灯中的有关说明。所述发光体支架直接固定在所述车灯灯体上,由于空间所限,通常发光体支架仅在后端与车灯灯体固定连接,此时所述弹性材料块优选设置在远离发光体支架与车灯灯体相互固定连接的位置上,即靠近发光体支架的前端,使车灯抗振效果更明显。依照上述车灯振动改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改善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即一种抗振车灯。所述抗振车灯如图1、2所示,包括灯体4,所述灯体内设有发光体2和发光体支架3,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向前悬伸,所述发光体固定在所述发光体支架上,所述发光体支架上靠近所述灯体的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各自嵌装有弹性材料块5,所述弹性材料块以预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灯体和发光体支架之间。所谓预压缩状态是指常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上相对的两面分别与凹槽的槽底以及灯体的内壁接触并因此处于微微受压的状态。所述弹性材料块的设置能够对所述发光体支架起到很好的辅助支撑作用,有效地避免了所述发光体支架悬臂结构的出现,大幅减小发光体支架前端的振幅,使发光体支架的受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如此,所述弹性材料块还能很好地吸收振动冲击能量,因此减振、抗振效果明显。综上,通过在灯体内部设置弹性材料块,可以防止汽车主机在严苛的振动试验标准下、振动过程中车灯的振动断裂和出粉,车灯抗振性能显著提高,使汽车主机的试验通过率和行车安全性都随之提高。所述凹槽优选靠近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使得所述抗振车灯的发光体支架的前端有了定位缓冲结构,因此能够适应因车灯造型需要造成配光镜或灯体部分或全部边界结构受限而不得不采用悬臂结构的情况。附图所示实施例中,配光镜上下边界受限,使整灯成为上下尺寸变窄的前凸形状,因此发光体支架不得不设计成前伸的悬臂结构,但弹性材料块的设置很好地消除了悬臂结构的各种不利因素,在满足车灯造型需求的前提下使车灯的抗振性能显著提高。所述弹性材料块可以采用PUR软胶垫。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为光导条,所述光导条固定在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所述光导条的横截面近似圆形,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设置成相应大小的弧形面,以方便安装所述光导条。所述光导条左右延伸,所述若干凹槽分散设置在所述发光体支架的上、下外表面上。即所述发光体支架的上、下外表面上可以各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凹槽,使所述发光体支架在光导条延伸方向上多处都能得到弹性体的支撑和缓冲作用。事实上,由于振动更多地发生在车身坐标系的Z向,因此对于各种结构型式的灯体和发光体支架,所述凹槽都优选分散位于所述发光体支架的上、下外表面上。相比于设置大型的缓冲结构,分散设置多处凹槽和弹性材料块结构可以有效控制成本以及节省车灯内部安装空间,有利于对产品成本的管控以及产品竞争优势的提高。所述凹槽至少一端贯通。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至少由一对凸出于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外表面的凸棱围成,该一对凸棱相对间隔设置,可以形成两端贯通的凹槽,所述凸棱的顶面与所述灯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自然状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的高度略大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与灯体的内壁间最短距离。所述发光体支架在上下方向上可以后端宽、前端窄。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后端中部可螺纹紧固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后端上部嵌入并粘结在所述灯体上的胶水槽内。所述灯体的前端还安装有配光镜1,所述配光镜与所述灯体围成灯腔。所述发光体、发光体支架均位于所述灯腔内。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前部设置成前小后大的锥形前凸状,所述配光镜呈前小后大且后部敞口的锥形盒状,所述配光镜套设在所述灯体的前部之外并与所述灯体的相应外表面贴合。所述灯体可以包括前、后分体的两部分,后部的前端设有开口朝前的环槽,前部的后端设有向后外伸的环形凸沿,前、后部通过环形凸沿与环槽插接配合,并结合胶粘或焊接形成整个灯体。本文所述称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指当所述抗振车灯安装在车体上以后,在相应车身坐标系下的上、下、前、后、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灯灯体与用于支撑车灯发光体的发光体支架之间分散设置多处弹性材料块,常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在同时贯穿车灯灯体和发光体支架的直线方向上以预压缩状态存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振动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灯灯体与用于支撑车灯发光体的发光体支架之间分散设置多处弹性材料块,常态下所述弹性材料块在同时贯穿车灯灯体和发光体支架的直线方向上以预压缩状态存在。2.一种抗振车灯,包括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设有发光体和发光体支架,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后端固定在所述灯体上,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向前悬伸,所述发光体固定在所述发光体支架上,所述发光体支架上靠近所述灯体的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各自嵌装有弹性材料块,所述弹性材料块以预压缩状态存在于所述灯体和发光体支架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振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发光体支架的前端,并分散位于所述发光体支架的上、下外表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振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块采用PUR软胶垫。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振车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梦奇习辰斌陈明敏赵晶晶夏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