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54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包括一盖体、一本体、一固设于该本体一端的枢接座及一枢接于该枢接座的第一转体,该第一转体具有一第一旋转轴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体上具有一径向的轴孔,该轴孔具有一第二轴线方向,该第二轴线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线;该翻盖结构还包括一第二转体,具有一枢接端及一连接端,该枢接端枢接于该第一转体的轴孔内,该第二转体可于第一转体上作第二轴向的旋转运动,该连接端则连接该盖体,使盖体借由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而具有二个轴向的运动自由,以将盖体的同一面可选择地贴覆于电子装置的正面或背面;并且盖体可以作为支撑架而使电子装置站立于桌面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尤指个人数字助理或掌上型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用于保护屏幕的盖体的翻转结构。一般的个人数字助理或掌上型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装置,大致包括了一手掌般大小的机体,于机体的正面具有一用来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屏幕,由于机体的体积并不大,为能清楚显示信息,液晶显示屏幕就占据了机体的正面的大部分,然而液晶显示屏幕容易因受压或碰撞而损坏,因此一般对于个人数字助理或掌上型个人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屏幕都必须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方式。目前一般保护液晶显示屏幕的方式有二种1、采用匹配电子装置的皮套。电子装置不用时可直接装入相匹配的皮套内,借由皮套来保护液晶显示屏幕;然而皮套的材质较软,保护性较差,若受压或撞击仍可能破坏液晶显示屏幕。2、在电子装置上设置一可活动的翻盖。翻盖是利用一转轴枢接于电子装置的一侧,使用时可将翻盖掀起移至机体的背后,不使用时则将翻盖旋回至罩覆液晶显示屏幕的位置;一般翻盖为塑料材质,因此对于液晶显示屏幕具有较佳的保护效果。然而翻盖通常依照电子装置的外型作整体的设计,如翻盖罩覆于液晶显示屏幕时,朝外的一面(以下称外观面)通常会依照电子装置的外型以及便于使用者以手握持而进行造型设计,而罩覆于液晶显示屏幕的一面(以下称覆盖面)通常为避免直接压制液晶显示屏幕则设计有略为内凹的弧面,但已知的转轴皆为单向转轴,也即在使用电子装置时,翻盖由前向后旋转至背面,原本覆盖面在向后旋转360度后即变成朝外的一面,而原本外观面则朝向机壳背面,由于外观面的造型设计,使得在翻盖无法靠拢于机壳背面,翻盖即无法与机壳构成一体,在掀起翻盖后,翻盖似乎显得多余,而且也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无法顺利的握持住电子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包括一盖体、一本体、一固设于该本体一端的枢接座及一枢接于该枢接座的第一转体,该第一转体具有一第一旋转轴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体上具有一径向的轴孔,该轴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线;及还包括一第二转体,具有一枢接端及一连接端,该枢接端枢接于该第一转体的轴孔内,该连接端则连接该盖体,使该盖体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电子装置为个人数字助理或掌上型个人计算机。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的枢接座包括了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该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为中空结构,且该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穿孔。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第二墙体内还设有一对应该穿孔的套座。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转体由一前壳体及一后壳体组成。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转体二端分别轴向凸出一轴杆,该第一转体以该二端的轴杆分别套置于该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的穿孔中,其中对应该第二墙体的轴杆伸入该套座内,对应该第一墙体的轴杆前缘处还具有一略大于该第一墙体穿孔的挡环。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转体对应该轴孔的位置处设有一簧片,该簧片朝径向凸出有一卡制部。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轴孔底部设有一扣槽。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二转体的枢接端与连接端之间具有一夹角。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二转体的枢接端具有一略大于枢接端直径的扣环,该枢接端套置于该轴孔内,该扣环卡扣于该扣槽中,使该第二转体无法自该轴孔脱离。上述方案中,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二转体的枢接端侧壁上相对的二侧分别设有一轴向并内凹的定位槽,该二定位槽恰可卡扣于该簧片的卡制部,使该第二转体具有一第一定位位置及一第二定位位置。由上可知,如以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屏幕为正面,另一面为背面,本技术翻盖结构的第一转体的旋转轴线与显示屏幕的横向平行,构成第一旋转轴线,第一转体可相对于显示屏幕前后旋转;而在第一转体轴孔的轴线方向也即第二转体的旋转轴线则平行于显示屏幕的竖向,即与第一旋转轴线垂直,使第二转体可相对于显示屏幕左右旋转。因此,盖体结合于第二转体上后,不用时,盖体外观面朝外,覆盖面罩覆于电子装置的正面以保护液晶显示屏幕,使用时,则将盖体掀起,盖体将以第一转体为旋转轴向后旋转,在向后旋转的过程中,可将盖体以第二转体为旋转轴,向左或向右旋转180度,使盖体的覆盖面朝向电子装置的背面,而再罩覆于电子装置的背面,因盖体的外观面仍然朝外,使得电子装置仍具有一致性的外观,且便于使用者握持。另外,盖体可翻转至一与电子装置成一倾斜角度的位置,盖体可当作支撑架而使电子装置站立于桌面上。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实施例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构造剖面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构造剖面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构造剖面示意图三。图7A~图7E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例示意图。本技术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10还包括一盖体30,盖体30以可活动的关系设置于电子装置本体20上,并且可以选择罩覆于电子装置本体20的正面或是背面。以下将盖体30罩覆于液晶显示屏幕21的一面称为覆盖面31,而另一面设计有与电子装置本体20整体匹配的造型,称之为外观面32。另外电子装置本体20一般由前壳22及后壳23所组成,以便于生产线上其它电子零部件的组装(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10包括有一本体20、一盖体30、一枢接座11、一第一转体12及一第二转体13;其中枢接座11设置于电子装置本体20的一侧,而最好是电子装置本体20的顶端位置,枢接座11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墙体111及第二墙体112所组成,而第一墙体111及第二墙体112如电子装置本体20一样,由设置于前壳22的前墙体1111、1121及设置于后壳的后墙体1112、1122所组成,以便于其它零部件的组装。第一墙体111及第二墙体112皆为中空结构,并于第一墙体111及第二墙体112相对的一面设有贯穿的穿孔113、114;另外于第二墙体112内设有一对应穿孔114的套座115,套座115内具有一套孔1151。第一转体12由前壳体121及后壳体122构成中空圆筒状,第一转体12二端分别轴向凸出一轴杆123、124,轴杆123、124恰可分别套置于第一墙体111及第二墙体112的穿孔113、114,而于轴杆123的前缘处具有一挡环1231,挡环1231(见图4)的直径必须略大于穿孔113的内径。又,第一转体12于中央适当位置处还具有一径向的轴孔125,轴孔125末贯穿第一转体12并于底缘处设有一扣槽1251(见图5),而于第一转体12内对应轴孔125的位置处设有二支撑架126、127(如图6所示),二支撑架126、127的距离大于轴孔125的外径,而于二支撑架126、127的前端设有跨槽1261、1271,于二跨槽1261、1271上设置有一簧片128,簧片128向轴孔125的方向凸出一卡制部1281。其中第一转体12分别以轴杆123、124以可旋转的关系设置于第一墙体111及第二墙体112的穿孔113、114,轴杆123借由挡环1231的限制,恰可抵扣于穿孔113,而轴杆124则伸入于套座115的套孔1151内(如图4所示),使第一转体12跨置于枢接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翻盖结构,包括一盖体、一本体、一固设于该本体一端的枢接座及一枢接于该枢接座的第一转体,该第一转体具有一第一旋转轴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体上具有一径向的轴孔,该轴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旋转轴线;及还包括一第二转体,具 有一枢接端及一连接端,该枢接端枢接于该第一转体的轴孔内,该连接端则与该盖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玉振许勇光
申请(专利权)人: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