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31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0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及方法,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配料口,所述进料口和配料口一侧均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一端设有送料风机,所述送料风机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端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外侧设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开松棒和输送装置,有利于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送料风机将棉和配料送进搅拌仓进行初步混合搅拌,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物从落料口落下,开松棒不断上下摇摆对其进行击打,第二搅拌棒再次进行搅拌,再由输送装置送出,整体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拌效果更好。

A New Mix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cotton blending device and method, including a shel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ort at the top, a feed port at one side, a feed pipe at one side, a feed fan at one end, an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the feed fan, a corrugated pipe at one end of the feed port and a bellows at one side. A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bin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rod, and a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irring bin. The invention has an opening rod and a conveying device, which is advantageous for feeding the cotton and the ingredients into the mixing bin for initial mixing and stirring when using the invention. The mixing mixture after mixing falls down from the discharge port, the opening rod continuously swings up and down and beats it. The second stirring rod is stirred again, and then sent out by the conveying device, which makes the stirring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more overall. 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高性能纤维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之一,我国的棉花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但只单纯用棉纤维制成的用品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需要使用混棉机来棉纤维和其他配料进行混合,但目前市面上的混棉机对于棉纤维和配料的搅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及方法,通过设有搅拌仓、开松棒和输送装置,有利于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送料风机将棉和配料送进搅拌仓进行初步混合搅拌,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物从落料口落下,开松棒不断上下摇摆对其进行击打,第二搅拌棒再次进行搅拌,再由输送装置送出,整体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效果更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一侧设有配料口,所述进料口和配料口一侧均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一端设有送料风机,所述送料风机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端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外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棒,所述搅拌仓底部设有落料口,所述外壳两侧均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部设有开松棒,所述开松棒一端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底部设有卡座,所述卡座内部设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底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设有转盘,所述搅拌棒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开松棒底部设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顶部设有第二搅拌棒,所述转盘表面与连杆铰接,所述活动腔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转动球表面与卡座卡接,所述开松棒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开松棒底部与支架铰接。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一侧设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表面设有输送带。优选的,所述转盘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表面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与主动辊、从动辊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棒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搅拌棒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搅拌棒两端均与外壳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设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一端设有排污口。一种新型混棉方法,包括所述的新型混棉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S1:将棉纤维和配料从进料口和配料口导入,送料风机将棉纤维和配料经出料口、波风管送进搅拌仓内;S2:第一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棒转动,两个第一搅拌棒对棉纤维和配料进行初步混合,混合后从落料口排出;S3: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连杆运动,连杆上下运动带动转动球上下运动,转动球带动活动套运动;S4:活动套带动开松棒不断上下摆动,对落下的混合物进行击打,将其进行开松,并且将内部的灰尘拍落,同时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第二搅拌棒转动;S5:第二搅拌棒对混合物进行再次搅拌混合,再由输送装置送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有搅拌仓、开松棒和输送装置,有利于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送料风机将棉和配料送进搅拌仓进行初步混合搅拌,搅拌混合后的混合物从落料口落下,开松棒不断上下摇摆对其进行击打,第二搅拌棒再次进行搅拌,再由输送装置送出,整体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效果更好;2、通过设有挡板、储存盒和排污口,有利于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由于开松棒击打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开松的同时将其内部掺杂的灰尘拍落,从挡板上的通孔落下,进入储存盒,再从排污口排出,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外壳、2进料口、3配料口、4输料管、5送料风机、6出料口、7波纹管、8支撑杆、9搅拌仓、10第一电机、11第一搅拌棒、12落料口、13活动腔、14开松棒、15活动套、16卡座、17转动球、18连杆、19转盘、20支架、21输送装置、22第二搅拌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一侧设有配料口3,所述进料口2和配料口3一侧均设有输料管4,所述输料管4一端设有送料风机5,所述送料风机5底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一端设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一侧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底部设有搅拌仓9,所述搅拌仓9外侧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棒11,所述搅拌仓9底部设有落料口12,所述外壳1两侧均设有活动腔13,所述活动腔13内部设有开松棒14,所述开松棒14一端设有活动套15,所述活动套15底部设有卡座16,所述卡座16内部设有转动球17,所述转动球17底部设有连杆18,所述连杆18底部设有转盘19,所述搅拌棒14底部设有支架20,所述开松棒14底部设有输送装置21,所述输送装置21顶部设有第二搅拌棒2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装置21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一侧设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表面设有输送带,能够对混合物进行输送;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1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19表面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盘19与主动辊、从动辊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转盘19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搅拌棒2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搅拌棒22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搅拌棒22两端均与外壳1内壁活动连接,使得第二搅拌棒22能够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装置21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底部设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一端设有排污口,能够对灰尘进行收集,便于清洁使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盘19表面与连杆18铰接,所述活动腔13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转动球17表面与卡座16卡接,所述开松棒14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开松棒14底部与支架铰接,使得开松棒14能够上下摆动。本专利技术工作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3,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将棉纤维和配料从进料口2和配料口3导入,送料风机5将棉纤维和配料经出料口6、波风管7送进搅拌仓9内,第一电机10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棒11转动,两个第一搅拌棒11对棉纤维和配料进行初步混合,混合后从落料口12排出,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转盘19转动,转盘19转动带动连杆18运动,连杆18上下运动带动转动球17上下运动,转动球17带动活动套15运动,活动套15带动开松棒14不断上下摆动,对落下的混合物进行击打,从而将其进行开松,并且能够将内部的灰尘拍落,同时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通过第二传动带带动第二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一侧设有配料口(3),所述进料口(2)和配料口(3)一侧均设有输料管(4),所述输料管(4)一端设有送料风机(5),所述送料风机(5)底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一端设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一侧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底部设有搅拌仓(9),所述搅拌仓(9)外侧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棒(11),所述搅拌仓(9)底部设有落料口(12),所述外壳(1)两侧均设有活动腔(13),所述活动腔(13)内部设有开松棒(14),所述开松棒(14)一端设有活动套(15),所述活动套(15)底部设有卡座(16),所述卡座(16)内部设有转动球(17),所述转动球(17)底部设有连杆(18),所述连杆(18)底部设有转盘(19),所述搅拌棒(14)底部设有支架(20),所述开松棒(14)底部设有输送装置(21),所述输送装置(21)顶部设有第二搅拌棒(22),所述转盘(19)表面与连杆(18)铰接,所述活动腔(13)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转动球(17)表面与卡座(16)卡接,所述开松棒(14)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开松棒(14)底部与支架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一侧设有配料口(3),所述进料口(2)和配料口(3)一侧均设有输料管(4),所述输料管(4)一端设有送料风机(5),所述送料风机(5)底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一端设有波纹管(7),所述波纹管(7)一侧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底部设有搅拌仓(9),所述搅拌仓(9)外侧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棒(11),所述搅拌仓(9)底部设有落料口(12),所述外壳(1)两侧均设有活动腔(13),所述活动腔(13)内部设有开松棒(14),所述开松棒(14)一端设有活动套(15),所述活动套(15)底部设有卡座(16),所述卡座(16)内部设有转动球(17),所述转动球(17)底部设有连杆(18),所述连杆(18)底部设有转盘(19),所述搅拌棒(14)底部设有支架(20),所述开松棒(14)底部设有输送装置(21),所述输送装置(21)顶部设有第二搅拌棒(22),所述转盘(19)表面与连杆(18)铰接,所述活动腔(13)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转动球(17)表面与卡座(16)卡接,所述开松棒(14)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开松棒(14)底部与支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1)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一端设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一侧设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表面设有输送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虹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范特西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