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20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41
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包括磁轭,磁轭固定安装在磨床机架上,磁轭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且磁轭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磁轭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转轴一端由电机驱动转动,转轴另一端与永磁体的一端固接,永磁体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磁力吸盘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的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磨削质量。

Electromagnetic Fixture for Grinding Outer Circle of Bearing Sleeve

The electromagnetic fixture for grinding the outer circle of bearing sleeve includes a yoke, which is fixed on the grinder frame, a stator coil winding is arranged in the yoke, and a waterproof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of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for installing the stator coil winding on the yoke; a rotating shaft is rotatably installed in the yoke,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driven by a motor,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is fixed. The end is fixed with a magnetic suction cup, and the magnetic suction cup has a U-shaped part. The open end face of the bearing sleeve to be ground is situated on the annular end face of the U-shaped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grind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具体涉及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
技术介绍
轴承套为万向联轴器中的主要零件之一,轴承套的外圆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高,零件都是经过淬火处理的,轴承套内孔的加工方法一般是靠一个固定的大锥度顶头,将轴承套一端套装在顶头上(内孔),另一端是靠尾座顶住,通过人工校正的方法将轴承套外径校正后进行磨加工。使用这种加工轴承套外圆,一方面生产效率低,因每一个零件都要进行人工校正,另一方面,在磨加工因切削力稍微大一点工件会动,工件跳动则会产生椭圆、外圆磨小等加工缺陷,从而影响到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磨削质量的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包括磁轭,磁轭固定安装在磨床机架上,磁轭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且磁轭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磁轭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转轴一端由电机驱动转动,转轴另一端与永磁体的一端固接,永磁体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磁力吸盘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的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磁轭上用于安装永磁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凹槽,永磁体套装在磁轭的所述开口凹槽内。所述磁轭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可滑动地安装有一个径向限位块,磨床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可滑动地安装有另一个径向限位块,两个径向限位块与待磨轴承套的外圆均抵接。所述两个径向限位块与待磨轴承套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电磁夹具的设计,一方面,待磨轴承套靠电磁吸力被吸住,同时使用两个径向限位块径向限位并辅助保持吸持状态,由于待磨轴承套不存在额外的夹紧力,因此,一方面,有效避免了磨削裂纹的产生,确保了磨削质量,另一方面,待磨轴承套的取放特别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为部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双点划线表示为待磨轴承套。其中:1、磁轭;101、弧形槽;2、定子线圈绕组;3、防水板;4、转轴;5、电机;6、永磁体;7、磁力吸盘;8、待磨轴承套;9、径向限位块;10、支撑架;11、皮带传动结构;12、磨床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2,本技术包括磁轭1,磁轭1固定安装在磨床机架上,具体地,磁轭1固定安装在磨床导轨12上,磁轭1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2,且磁轭1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2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3;磁轭1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一端由电机5驱动转动,转轴4另一端与永磁体6一端固接,永磁体6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7,磁力吸盘7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8的开口端面坐于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其中,转轴4由电机5通过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规机械传动结构实现动力传递,见图1中,电机5、皮带传动结构11,将动力输出至转轴4,可转动地支撑是通过轴承组件来实现的。通过在磁力吸盘7之外,额外设置一个永磁体6,如此便于在整个工装的外部对磁力吸盘7进行更换和维修。其中,待磨轴承套8为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带有底部的套体结构,待磨轴承套8通过其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具体地,为了使得整体结构紧凑,所述磁轭1上用于安装永磁体6的一端设有开口凹槽,永磁体6套装在磁轭1的所述开口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磁轭1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弧形槽101,弧形槽101内可滑动地安装有一个径向限位块9,磨床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可滑动地安装有另一个径向限位块9,两个径向限位块9与待磨轴承套8的外圆均抵接。两个径向限位块9上与待磨轴承套8的外圆抵接的部位采用具有防磨功能的橡胶垫。两个径向限位块9与待磨轴承套8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25°,通过两个径向限位块9的设置,在磨外圆时,在磁力吸盘7的吸力作用下,在径向上对待磨轴承套8进行限位,并保持待磨轴承套8的吸持状态。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下:将待磨轴承套8的前部端面(前部端面即指待磨轴承套的开口端,即与待磨轴承套的底部相对的一端)放置于磁力吸盘7上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给定子线圈绕组3通电产生磁场,将待磨轴承套8吸紧在磁力吸盘7上,在弧形槽101上滑动径向限位块9,在支撑架10上滑动径向限位块9,将两个限位块9轻轻地抵接在待磨轴承套8的外圆上,且优选调节将支撑架10上的径向限位块9设在待磨轴承套9的水平径向上,弧形槽101上的径向限位块9与待磨轴承套8中心的径向连线与待磨轴承套8的水平径向(位于水平径向上的径向限位块9所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20°,转轴4由电机5、皮带传动机构11驱动旋转,带动永磁体6、磁力吸盘7及待磨轴承套8一起转动,此时,磨床驱动其上主轴带动砂轮在待磨轴承套8的外圆上进给并旋转,从而实现对待磨轴承套8外圆的磨削。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轭(1),磁轭(1)固定安装在磨床头架上,磁轭(1)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2),且磁轭(1)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2)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3);磁轭(1)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一端由电机(5)驱动转动,转轴(4)另一端与永磁体(6)的一端固接,永磁体(6)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7),磁力吸盘(7)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8)的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轭(1),磁轭(1)固定安装在磨床头架上,磁轭(1)中设有定子线圈绕组(2),且磁轭(1)上用于安装定子线圈绕组(2)的安装腔的开口上设有防水板(3);磁轭(1)内可转动地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一端由电机(5)驱动转动,转轴(4)另一端与永磁体(6)的一端固接,永磁体(6)的另一端固接有磁力吸盘(7),磁力吸盘(7)带有U形部,待磨轴承套(8)的开口端面坐于所述U形部的环形端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磨外圆用电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1)上用于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利权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万向联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