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12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包括仿型台、立柱、压持杆、气缸;仿型台设置在立柱上端,仿型台上设有仿型槽;气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活塞杆上端与压持杆连接;立柱和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上并相互并列,压持杆始终位于仿型台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锂电池极耳进行导顺工作,并且仿型结构便于调节位置。

A Pre-welded Lead and Deviation Preventing Device for Double-coiled Core Ears of Lithium Batteri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welding guide and anti-deviation device for lithium battery double-coiled core ear, which comprises a copying table, a vertical column, a pressure holding rod and a cylinder; the copying table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lumn, and a copy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copying table; a piston rod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and the movable direction of the piston rod is vertical,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holding rod; the upright column and the cylinder are fixed on the machin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holding rod is alway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copying tabl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guiding the electrode ear of lithium battery, and the copying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
本技术涉及极耳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社会的能源日益减少,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源,具有能量高、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贮存寿命长等优点。随着当代人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动力锂电池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较小。相比传统的铅酸电池具有很大优越性,随着汽车废气的排放引发环境问题的加剧,动力锂电池还可以代替燃油成为汽车使用的新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汽车上的使用越来越多,技术也更加成熟,电动汽车将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对电池的电芯生产加工要求也更高,现有的锂电池卷芯极耳焊接装置,无导顺装置、定位不准却、工作效率低、现有的焊接,在极耳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不能保证极耳焊接后,极耳对其度百分百满足要求;影响后续工序进行;甚至是造成报废和返修。
技术实现思路
基本
技术介绍
存在的,锂电池卷芯极耳焊接过程中极耳不易被导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型台、立柱、压持杆、气缸;仿型台设置在立柱上端,仿型台上设有仿型槽;气缸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活塞杆上端与压持杆连接。立柱和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上并相互并列,压持杆始终位于仿型台的正上方。更进一步地,立柱与仿型台滑动连接,仿型台下端设有空槽,立柱上端设置在空槽内,仿型台在立柱上方水平移动。更进一步地,仿型台两侧均安装有调节螺栓和螺母,两处调节螺栓和螺母对称设置在仿型槽两侧;调节螺栓穿过仿型台并锁紧立柱。更进一步地,立柱与仿型台滑动连接,仿型台下端设有供立柱滑动的滑槽,滑槽截面大于立柱的上表面。更进一步地,仿型台与螺母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垫圈。更进一步地,仿型台上端的仿型槽宽度宽于电池卷芯极耳的宽度。更进一步地,活塞杆上端设置紧固螺钉,压持杆通过紧固螺钉与活塞杆螺纹连接。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增加了仿型机构和压持装置,将电池极耳放置在仿型槽之中,气缸工作带动活塞杆上下移动,活塞杆带动压持杆上下移动,压持杆作用在电池极耳上,在机床上将压持杆压持在仿型台上,对极耳进行下一步操作,可以防止极耳偏移,提高了工作的准确率。2、仿型台和立柱活动连接,仿型台左右两侧设置螺栓和螺母,立柱固定之后,旋松螺栓和螺母,可以前后活动仿型台,可以前后移动仿型台的位置,确定位置之后,再次将螺栓和螺母旋紧,可以将仿型台的位置再次固定,仿型台的水平位置可以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持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仿型台下端示意图。1-调节螺栓;2-仿型台;3-螺母;4-弹簧垫圈;5-立柱;6-压持杆;7-紧固螺钉;8-活塞杆;9-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型台2、立柱5、压持杆6、气缸9;仿型台2设置在立柱5上端,仿型台2上设有仿型槽。仿型台的形状和电池卷芯极耳的形状相互匹配,用来放置需要进行导顺的极耳。气缸9内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活塞杆8上端与压持杆6连接;立柱5和气缸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上并相互并列,压持杆6的竖直高度始终高于仿型台2的高度。压持杆6和活塞杆8通过紧固螺钉7来连接,在工作中,保证紧固螺钉7旋紧,活塞杆8在气缸的工作过程中会上下移动,活塞杆8带动压持杆6上下移动,压持杆6位于仿型槽上方,压持杆6作用在电池极耳上,用来压持极耳,防止在加工的过程中极耳发生偏转。本实施例中,立柱5与仿型台2滑动连接,仿型台2下端设有空槽,立柱5上端设置在空槽内,仿型台2在立柱5上方水平移动。本实施例中,仿型台2两侧均安装有调节螺栓1和螺母3,两处调节螺栓1和螺母3对称设置在仿型槽两侧;调节螺栓1穿过仿型台2并锁紧立柱5。调节螺栓1和螺母3用来固定仿型台的位置,将仿型台2上的调节螺栓1转动,旋松调节螺栓1和螺母3之后,可以调节仿型台2的位置。再次转动螺栓1和螺母,可以将仿型台2的位置固定。调节螺栓1对称设置,防止调节时出现错位。本实施例中,仿型台2与螺母3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垫圈4。设置垫圈4,在保证螺母3与仿型台2之间可以紧密贴合的同时,不会因为多次转动和磨损导致螺母3和仿型台2的损坏。本实施例中,仿型台2上端的仿型槽宽度宽于电池卷芯极耳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活塞杆8上端设置紧固螺钉7,压持杆6通过紧固螺钉7与活塞杆8螺纹连接。参考图3,具体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将立柱5和气缸9固定在机床上,确认仿型槽与压持杆6是对齐的,将电池极耳放置在仿型槽中,压持杆6通过紧固螺钉7连接活塞杆8,活塞杆8对应的气缸放置在气缸9中,气缸工作带动活塞杆8上下移动,活塞杆8带动压持杆6上下移动。压持杆6会挤压极耳,限定极耳的位置,防止在加工过程中极耳位置偏转,到达了导顺的效果。压持杆6和活塞杆8通过紧固螺钉7来连接,便于拆卸。仿型台2置于立柱5上端。需要调节位置仿型台2和仿型槽的时候,转动调节螺栓1,调节螺栓1不再夹紧立柱5,此时可以移动仿型台2的位置,调节仿型台2和仿型槽至合适的位置,再次旋动调节螺栓1,两处调节螺栓1会再次将立柱夹紧。仿型台2的位置调节完成。因为仿型台2左右两侧的调节螺栓1是对称设置的,左右保持平衡,在调节过程中,即使左右两处调节螺栓1调节不同步,也不会使仿型槽和仿型台2错位,保证导顺工作可以正常进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型台(2)、立柱(5)、压持杆(6)、气缸(9);仿型台(2)设置在立柱(5)上端,仿型台(2)上设有仿型槽;气缸(9)内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活塞杆(8)上端与压持杆(6)连接;立柱(5)和气缸(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上并相互并列,压持杆(6)始终位于仿型台(2)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仿型台(2)、立柱(5)、压持杆(6)、气缸(9);仿型台(2)设置在立柱(5)上端,仿型台(2)上设有仿型槽;气缸(9)内设有活塞杆(8),活塞杆(8)活动方向为竖直方向,活塞杆(8)上端与压持杆(6)连接;立柱(5)和气缸(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床上并相互并列,压持杆(6)始终位于仿型台(2)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双卷芯极耳预焊接导顺防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柱(5)与仿型台(2)滑动连接,仿型台(2)下端设有空槽,立柱(5)上端设置在空槽内,仿型台(2)在立柱(5)上方水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