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811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包括底板,用于传送光纤的传送组件,用于引导光纤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的多根引导管以及驱动所述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和各所述引导管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以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使光纤处于打标区域内的这一部分呈绷直状态的两组滚轮组,各所述引导管分别处于所述光纤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所述打标区域的传送路线上。通过两组滚动轮的相互配合以及各引导管的设置,使得光纤的相应部分能够呈绷直状态精准进入打标区域,提高标记精度。

Optical Fiber Clamping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Laser Mar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cal fiber clamping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laser marking process,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for transmitting optical fibers, a plurality of guide tubes for guiding optical fibers into or out of the marking area, and a driving motor for driving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each guide tub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bove the bottom plate to obtain the width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degree direction is left and right, and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ncludes two groups of rollers which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make this part of the optical fiber in the labeling area straighten. Each guide tube is on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optical fiber entering or leaving the labeling area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wo groups of rolling wheels and the setting of each guide tube, the corresponding part of the optical fiber can enter the marking area in a straightening state accurately, so as to improve the mark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打标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加工领域的不断拓展,激光打标技术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加工技术之一。激光打标技术是利用激光能量的高度集中的特性,使光纤表面温度迅速升高,部分表皮材料被破坏或蒸发,从而制作出永久性标记。该激光打标技术与传统的打标技术相比,克服了在细小物体和高硬度物体表面标记难度大的问题,具有质量高、灵活性大和高速度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无磨损和无污染的标记加工模式,并逐步取代传统打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侧光光纤是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照明光纤产品,与传统的光纤不同的是,侧光光纤在其内部传导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光线会从光纤表面溢出,既可用于照明也可应于传感,因此,广泛应用于液晶激光背光源、光催化化学、临床医学、液位测量和场景照明等领域。目前,侧光光纤的标记方法有很多,例如锥面入射法、损伤芯皮结构法、光纤编织法、在光纤芯材或皮材中添加特殊助剂法、光纤多包层法、改变芯皮折射率结构阀、改变芯径法和皮层结晶法等。为了获得更好的侧发光效果,已有研究人员采用飞秒激光、CO2激光器等手段来对侧光光纤标记,然而,由于激光打标技术的非接触性,且激光束极细,被标记的光纤在无任何固定装置的情况下,激光束很难对准光纤所在的位置,导致标记精度较低。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能够使激光束精准对着光纤所在的位置,标记精度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包括底板,用于传送光纤的传送组件,用于引导光纤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的多根引导管以及驱动所述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和各所述引导管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以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使光纤处于所述打标区域内的这一部分呈绷直状态的两组滚轮组,各所述引导管分别处于所述光纤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所述打标区域的传送路线上。所述达标区域处于两所述滚轮组之间,两所述滚轮组分别对应为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相互错开布置的两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两第二滚轮,两所述第一滚轮均转动装设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两所述第二滚轮均转动状设于底板的后端。所述光纤的一部分绕设于两所述第一滚轮上,且所述光纤绕设于两所述第一滚轮上的这一部分呈蛇形布置,所述光纤的一部分夹设于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且所述光纤夹设于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这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布置。两所述第一滚轮均为阻尼滚轮,两所述第二滚轮均为橡胶滚轮,并且,两所述第二滚轮分别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两所述环形凹槽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底板上装设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多个侧板,各所述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对应的所述引导管沿前后方向紧配合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光纤依次绕设第一个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并且,所述侧板有四块,第一块所述侧板位于第一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前侧,第二块所述侧板位于两所述第二滚轮的后侧,剩余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相对设置于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其中,以剩余两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均为中引导管,两所述中引导管之间为所述的打标区域。所述底板上对应于剩余两所述侧板之间固设有金属垫片。两所述中引导管和处于第二块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均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处于第二块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的两侧,第二块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的延长线、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切面和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切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两个,两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轮处,两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轮传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两组滚动轮的相互配合,使得光纤的相应部分在打标区域内呈绷直状态,避免了因光纤变形而造成的打标误差,同时,各引导管的设置,对光纤起到了引导和稳固的作用,使得光纤的相应部分能够精准进入打标区域,从而使激光束能够精准对着光纤所在的位置,标记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纤经过本技术的路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滚轮与驱动电机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底板11-打标区域2-光纤31-左第一滚轮32-右第一滚轮33-第二滚轮331-环形凹槽41-第一侧板42-第二侧板43-第三侧板44-第四侧板51-中引导管52-前引导管53-后引导管6-金属垫片7-驱动电机71-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板1、传送组件、若干根引导管和用于驱动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用于传送光纤2的传送组件和若干根引导管,传送组件和各引导管分别装设于底板1的上方,各引导管相互配合以便引导光纤2进入打标区域或离开打标区域11。其中,传送组件包括两组滚动组,两组滚动组相互配合使进入打标区域11内的这一部分光纤2呈绷直状态,本实施例中,打标区域11处于两组滚动组之间,各个引导管分别处于光纤2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11的传送路线上。本技术中,底板1装设于常规的激光打标机的置物台上,并且,人工调节常规的激光打标机激光的焦点,使其聚焦于光纤2处于打标区域11内的这一部分的表面。为方便描述,以底板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两滚轮组分别对应为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包括两第一滚轮,两第一滚轮分别对应为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左第一滚轮31处于右第一滚轮32的左侧,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分别转动装设于底板1的前端,且两者相互错开布置。第二滚轮组包括两第二滚轮33,两第二滚轮33分别转动装设于底板1的后端,且两者并排布置,其中一个第二滚轮33处于另一个第二滚轮33的左侧。其中,两第一滚轮采用常规的机械连接装设于底板1的上方,并与底板1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均为阻尼滚轮,避免光纤在传送过程中上下偏移或晃动,两第二滚轮33均为橡胶滚轮。光纤2依次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右第一滚轮32以及两第二滚轮33之间,且,光纤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与右第一滚轮32之间的部分呈蛇形布置,展开来说,以光纤2处于底板1前端的部分称为前部分,处于底板1后端的部分称为后部分,光纤2的后部分夹设于两第二滚轮33之间,而且,光纤2夹设于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这一部分沿前后方向绷直布置,光纤2的前部分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上,光纤2依次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上的这一部分光纤2呈蛇形布置,且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的绕设长度小于左第一滚轮31的周长,绕设于右第一滚轮32的绕设长度小于右第一滚路能2的周长,而且,光纤2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各引导管。本技术中,由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交错布置,且光纤处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之间的这一部分光纤呈蛇形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传送光纤的传送组件,用于引导光纤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的多根引导管以及驱动所述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和各所述引导管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以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使光纤处于所述打标区域内的这一部分呈绷直状态的两组滚轮组,各所述引导管分别处于所述光纤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所述打标区域的传送路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传送光纤的传送组件,用于引导光纤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的多根引导管以及驱动所述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和各所述引导管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以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使光纤处于所述打标区域内的这一部分呈绷直状态的两组滚轮组,各所述引导管分别处于所述光纤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所述打标区域的传送路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区域处于两所述滚轮组之间,两所述滚轮组分别对应为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相互错开布置的两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两第二滚轮,两所述第一滚轮均转动装设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两所述第二滚轮均转动状设于底板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的一部分绕设于两所述第一滚轮上,且所述光纤绕设于两所述第一滚轮上的这一部分呈蛇形布置,所述光纤的一部分夹设于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且所述光纤夹设于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这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滚轮均为阻尼滚轮,两所述第二滚轮均为橡胶滚轮,并且,两所述第二滚轮分别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两所述环形凹槽处于同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宇李梓润何涌庄其仁刘楚嘉郜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