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806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止回阀阀杆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模,所述固定块的左右方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且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导向杆的相对一侧,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开设有模腔,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脱模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上模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内杆贯穿导向孔后连接有和导向孔宽度相配合的承压块,所述上模的顶部开设有和模腔连通的浇注口,该装置脱模快速,并且脱模质量高,不会对成型模具造成损伤。

A Machining Die for Forged Steel Check Valve 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cessing die for forged steel check valve stem in the field of check valve stem processing technology. A first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center of the support plate, an upper di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 shock absorber is fix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xing block, and the shock absorber is arranged at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guide rod. The top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die, the top center of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die cavity, the top of the fixing block is fixed with a demoulding ro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second electric expansion rod on both sides, the top and left sides of the upper die are provided with guide holes, and the inner rod of the second electric expansion rod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guide hole. A pressure bearing block matching the width of the guide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gating gate connected with the die cavity at the top of the upper die. The device demoulds quickly and has high demoulding quality, and will not cause damage to the mould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
本技术涉及止回阀阀杆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在的模具制造中常常需要进行成型处理,市面上也有很多种进行模具成型的装置,在进行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中,很少见到对成型后的阀杆进行脱模的装置,在为数不多的几款脱模装置中,常常因为脱模装置在脱模过程中对工件造成损伤,具有不稳定性,同时使得脱模质量非常差,影响脱模质量、速度和效率,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脱模质量差、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模,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右方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且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导向杆的相对一侧,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开设有模腔,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的顶端贯穿下模的底部延伸至模腔底部,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下模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导向杆外壁上的套筒,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上模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内杆贯穿导向孔后连接有和导向孔宽度相配合的承压块,所述上模的顶部开设有和模腔连通的浇注口。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顶部的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开设有装配孔,且装配孔内嵌套设置有压柱,所述压柱的顶部固定在下模的底部,所述压柱的底端贯穿装配孔后延伸至外筒内腔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筒的内腔顶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底端固定在外筒的内腔底部。优选的,所述弹簧杆沿着活动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装置,且以活动板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表壁上喷涂有耐磨层,且所述导向杆和套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圈。优选的,所述承压块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套,且所述承压块的宽度小于和导向孔的孔径。优选的,所述脱模杆和下模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封,且所述脱模杆的顶端涂抹有防粘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模腔底部设置有脱模杆,并且在脱模杆底部设置有固定块,可以保证上模在和下模挤压成型的过程中,脱模杆起到支撑作用,另外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承压块向下运动从而推动下模向下移动,下模向下移动时减震装置可以提供下模较好的回弹力支撑,另外下模左右两侧的套筒可以沿着导向杆滑动,保证了下模向下移动时的垂直线性,便于提高脱模质量,在下模向下移动时,在脱模杆的支撑作用下模腔中的成型模具将会被顶出,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且脱模快速,并且脱模质量高,不会对成型模具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脱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导向杆、3支撑板、4第一电动伸缩杆、5上模、6脱模装置、601外筒、602压柱、603活动板、604压缩弹簧、605弹簧杆、7下模、8模腔、9固定块、10脱模杆、11连杆、12套筒、13第二电动伸缩杆、14导向孔、15承压块、16浇注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2,两组导向杆2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模5,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左右方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6,且减震装置6设置在导向杆2的相对一侧,减震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下模7,下模7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开设有模腔8,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脱模杆10,脱模杆10的顶端贯穿下模7的底部延伸至模腔8底部,下模7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杆11,连杆11远离下模7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导向杆2外壁上的套筒12,支撑板3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3,上模5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14,第二电动伸缩杆13的内杆贯穿导向孔14后连接有和导向孔14宽度相配合的承压块15,上模5的顶部开设有和模腔8连通的浇注口16。其中,减震装置6包括固定在底座1顶部的外筒601,外筒601的顶部开设有装配孔,且装配孔内嵌套设置有压柱602,压柱602的顶部固定在下模7的底部,压柱602的底端贯穿装配孔后延伸至外筒601内腔连接有活动板603,活动板603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604,压缩弹簧604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筒601的内腔顶部,活动板603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杆605,弹簧杆605的底端固定在外筒601的内腔底部,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在下模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对下模7提供纵向的支撑回弹缓冲力,保证下模7的下移速度不至于过快,以防对成型模具造成损伤,确保了脱模质量;弹簧杆605沿着活动板60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装置,且以活动板603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压柱602在促使活动板603向下移动时,能够保证弹簧杆605给予活动板603对称的垂直向上的回弹力,能够保证弹簧杆605的压缩回弹力能够间接有效地作用到下模7上;导向杆2的外表壁上喷涂有耐磨层,且导向杆2和套筒1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圈,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减小导向杆2的摩擦损耗,同时通过密封胶圈可以防止外界灰尘渗入到套筒12和导向杆2之间;承压块15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套,且承压块15的宽度小于和导向孔14的孔径,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保证承压块15能够嵌套在导向孔14中,便于承压块15穿过导向孔14中推动下模7进行移动;脱模杆10和下模7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封,且脱模杆10的顶端涂抹有防粘层,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防止在进行浇注成型时,模腔8内的浇注钢水和脱模杆10粘结。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4带动上模5下移到下模7顶部,然后通过浇注口16向模腔8中注入钢水,进行模具制造,待模具冷却成型后,第一电动伸缩杆4上缩,带动上模5上移,同时通过外界电源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3带动承压块15向下移动,接触下模7顶部后推动下模7向下移动,与此同时,模腔8中的成型模具会在脱模杆10的支撑作用下被顶出,脱模杆10的上顶和下模7的下移构成了脱模操作,在下模7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减震装置6对下模7起到支撑回弹作用,同时也使下模7的移动具有渐变性,便于对成型模具进行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2),两组所述导向杆(2)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模(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左右方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6),且所述减震装置(6)设置在导向杆(2)的相对一侧,所述减震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下模(7),所述下模(7)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开设有模腔(8),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脱模杆(10),所述脱模杆(10)的顶端贯穿下模(7)的底部延伸至模腔(8)底部,所述下模(7)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远离下模(7)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导向杆(2)外壁上的套筒(12),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3),所述上模(5)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1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3)的内杆贯穿导向孔(14)后连接有和导向孔(14)宽度相配合的承压块(15),所述上模(5)的顶部开设有和模腔(8)连通的浇注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杆(2),两组所述导向杆(2)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模(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左右方均固定设置有减震装置(6),且所述减震装置(6)设置在导向杆(2)的相对一侧,所述减震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下模(7),所述下模(7)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开设有模腔(8),所述固定块(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脱模杆(10),所述脱模杆(10)的顶端贯穿下模(7)的底部延伸至模腔(8)底部,所述下模(7)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远离下模(7)的一侧设置有套接在导向杆(2)外壁上的套筒(12),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3),所述上模(5)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孔(1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3)的内杆贯穿导向孔(14)后连接有和导向孔(14)宽度相配合的承压块(15),所述上模(5)的顶部开设有和模腔(8)连通的浇注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锻钢止回阀阀杆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固定在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彩洪周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县中洲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