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吊桩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18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0:29
一种立式吊桩小车,属于浇铸领域;前支撑臂与后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夹角α,设置在后支撑臂上的第一支架与后支撑臂之间形成夹角β,第一支架顶端设置有前扶手;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支架相连,并与第一支架设置有夹角θ,形成Y形,其上端设置有后扶手;前支撑臂与第一支架之间设置加强筋板;移动装置与后支撑臂相连,移动装置上设置有踏板;托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垂直的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能快速将脱模柱放至指定位置,有效降低对浇铸工件的损害,提高了脱模的效率。

A Vertical Pile Hanging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hanging pile trolley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asting, in which an angle alpha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ont support arm and the rear support arm, an angle beta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arm and the rear support arm, and a front handrail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and an angle theta is arrang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forming a Y-shaped shape, and th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handrail; A stiffener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pport arm and the first frame; the mobil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support arm, and a pedal is arranged on the mobile device; the bracket includes a fixed plate; the two sides of the fixed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the first fixed rod, the second fixed ro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fixed rod, and the third fixed rod parallel to the first fixed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saves energy. Quickly place the demoulding column to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casting workpiece, and improve the demoul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吊桩小车
本技术涉及吊桩车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吊桩小车。
技术介绍
浇铸是将材料在高温下融化成液体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然后注入型腔;为了提高脱模效率,在浇铸模的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带有圆棒的圆锥形脱模柱;浇铸前,需要先将脱模柱搬放至浇铸腔的固定位置,而现有技术常采用人工手动搬放,而脱模柱的重量大,从而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脱模时,容易因为人工用力不当而导致浇铸工件损坏,造成脱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吊桩小车,结构简单,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吊桩小车,包括支座组件,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组件包括设置有托架的前支撑臂,前支撑臂与后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夹角α,设置在后支撑臂上的第一支架与后支撑臂之间形成夹角β,第一支架顶端设置有前扶手;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支架相连,并与第一支架设置有夹角θ,形成Y形,其上端设置有后扶手;前支撑臂与第一支架之间设置加强筋板;所述的移动装置与后支撑臂相连,移动装置上设置有踏板;所述的托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垂直的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三固定杆。优选的:所述的后支撑臂设置有矩形储物盒。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固定杆的高度小于第一固定杆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的前支撑臂与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α>90°,所述的第一支架与后支撑臂的夹角β>90°。优选的:所述的前扶手和后扶手设置为矩形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立式吊桩小车,与传统结构相比:支座组件包括设置有托架的前支撑臂,前支撑臂与后支撑臂之间设置有夹角α,设置在后支撑臂上的第一支架与后支撑臂之间形成夹角β,第一支架顶端设置有前扶手;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支架相连,并与第一支架设置有夹角θ,形成Y形,其上端设置有后扶手;移动装置与后支撑臂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能快速将脱模柱放至指定位置,有效降低对浇铸工件的损害,提高了脱模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脱模柱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后扶手;2.前扶手;3.第一支架;4.筋板;5.储物盒;6.移动装置;7.托架;8.踏板;9.第二支架;10.前支撑臂;11.后支撑臂;12.固定板;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5.第三固定杆;16.支座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一种立式吊桩小车,包括支座组件16,移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组件16包括设置有托架7的前支撑臂10,前支撑臂10与后支撑臂11之间设置有夹角α,设置在后支撑臂11上的第一支架3与后支撑臂11之间形成夹角β,第一支架3顶端设置有前扶手2;第二支架9的下端与第一支架3相连,并与第一支架3设置有夹角θ,形成Y形,其上端设置有后扶手1;前支撑臂10与第一支架3之间设置加强筋板4;所述的移动装置6与后支撑臂11相连,移动装置6上设置有踏板8;所述的托架7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板1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13,与第一固定杆垂直的第二固定杆14,与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三固定杆15。所述的后支撑臂11设置有矩形储物盒5;所述的第三固定杆15的高度小于第一固定杆13的高度;所述的前支撑臂10与后支撑臂11之间的夹角α>90°,所述的第一支架3与后支撑臂11的夹角β>90°;所述的前扶手2和后扶手1设置为矩形且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浇铸前,将脱模柱放入浇铸模的腔体内,首先,手握前扶手2或后扶手1,踩下踏板8,将小车推至脱模柱存放处,然后将托架的挂钩勾住脱模柱两侧的圆钢部位,再次踩下踏板8,将脱模柱放至在浇铸模腔体的指定位置;托架前支撑臂10可以伸长至浇铸模的另一侧,能够实现在浇铸模的一侧就能将两侧的脱模柱放置好,避免了在放至另一侧的脱模柱时绕行,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吊桩小车,包括支座组件(16),移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组件(16)包括设置有托架(7)的前支撑臂(10),前支撑臂(10)与后支撑臂(11)之间设置有夹角α,设置在后支撑臂(11)上的第一支架(3)与后支撑臂(11)之间形成夹角β,第一支架(3)顶端设置有前扶手(2);第二支架(9)的下端与第一支架(3)相连,并与第一支架(3)设置有夹角θ,形成Y形,其上端设置有后扶手(1);前支撑臂(10)与第一支架(3)之间设置加强筋板(4);所述的移动装置(6)与后支撑臂(11)相连,移动装置(6)上设置有踏板(8);所述的托架(7)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板(1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13),与第一固定杆垂直的第二固定杆(14),与第一固定杆平行的第三固定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吊桩小车,包括支座组件(16),移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组件(16)包括设置有托架(7)的前支撑臂(10),前支撑臂(10)与后支撑臂(11)之间设置有夹角α,设置在后支撑臂(11)上的第一支架(3)与后支撑臂(11)之间形成夹角β,第一支架(3)顶端设置有前扶手(2);第二支架(9)的下端与第一支架(3)相连,并与第一支架(3)设置有夹角θ,形成Y形,其上端设置有后扶手(1);前支撑臂(10)与第一支架(3)之间设置加强筋板(4);所述的移动装置(6)与后支撑臂(11)相连,移动装置(6)上设置有踏板(8);所述的托架(7)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板(1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钧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新舟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