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用饲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32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牛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和食槽,所述食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食槽的槽壁与槽底部形成的内边角均呈弧面状结构;所述食槽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储料斗、相对另一侧面均匀设有多个隔条;所述进料储料斗包括底板、面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面板的内壁均为光滑斜面;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下端面的出料口与所述食槽底部不接触,所述面板下端面悬空;所述盖板通过铰接与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对食槽自动加料、避免饲料被污染,保证牛随时能够自由采食到饲料,减少人工添加饲料的劳动力。

Cattle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for cattle breeding,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feeding trough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inner corner formed by the wall of the feeding trough and the bottom of the trough is arc-shaped structure; the top side of the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hopper, and a plurality of partition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 the feeding hopper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panel and a cover plate, and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hopp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plate and the panel is smooth and inclin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panel is gradually reduced from top to bottom; the outlet of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floor is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of the feeding trough;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panel is suspended; and the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nel by artic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feed the feeding trough, avoid the contamination of feed, ensure that cattle can freely feed at any time, and reduce the labor force of artificial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牛用饲喂装置
本技术涉及牛用养殖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养牛用饲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给牛投喂饲料过程中,普遍采用喂料槽,由工人定期将饲料放入喂料槽内给牛采食。如果一次性投入过多饲料,牛不能一次性采食,容易导致饲料在喂料槽内,长期堆积会造成饲料变质;另外,如果工人忘记投料,会导致牛在饥饿的时候,不能及时得到饲料,长期这样不利于牛的生长;另外现有的喂料装置和饮水设备分开的,牛在采食饲料后不能及时饮用到水,不利于牛的采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喂料和储料功能,避免饲料被污染,保证牛随时能够自由采食到饲料,减少人工添加饲料的劳动力的养牛用饲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养牛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和食槽,所述食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食槽的槽壁与槽底部形成的内边角均呈弧面状结构;所述食槽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储料斗、相对另一侧面均匀设有多个隔条;所述进料储料斗包括底板、面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和面板的内壁均为光滑斜面;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下端面的出料口与所述食槽底部不接触,所述面板下端面悬空;所述盖板通过铰接与面板连接。优选地,所述食槽的槽壁沿内周侧壁设有至少一列截面呈半圆形的挡块。优选地,所述食槽一端设有饮水槽;所述饮水槽通过U型弯管连接水箱;所述饮水槽的最高水位线与所述水箱的最高水位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地,所述饮水槽通过连通管连接食槽;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开关。优选地,所述食槽上还设有排污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中将食槽的槽壁与槽底部形成的内边角均呈弧面状结构,饲料在食槽内不会存在死角,使得食槽内的饲料均能被牛采食,避免饲料长期未被采食而发霉发臭;2、由于食槽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储料斗,储料斗底板和面板的内壁均为光滑斜面;底板和面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底板下端面的出料口与食槽底部不接触,面板下端面悬空,因此投料时候,根据牛的数量往储料斗内加入一定量的饲料,饲料受重力作用从出料口进入食槽,当食槽内饲料堆积至一定量后便不再出料,当牛采食的时候,饲料会从出料口继续掉落至食槽,供牛采食;当牛不采食的时候,饲料储存在储料斗内,不会被污染,并且有盖板的保护,很好保证饲料的清洁;这样通过一次加料便能供应牛长期的食量,避免人工定期定次数投料次数,减少投料的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养牛用饲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养牛用饲喂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养牛用饲喂装置,它包括支架1和食槽2,食槽2固定在支架1上;食槽2的槽壁与槽底部形成的内边角均呈弧面状结构;食槽2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储料斗3、相对另一侧面均匀设有多个隔条4,隔条4使得食槽2被分隔成多个空间,避免牛哄抢饲料打斗的风险;进料储料斗3包括底板31、面板32和盖板33,底板31和面板32的内壁均为光滑斜面;底板31和面板3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底板31下端面的出料口34与食槽2底部不接触,面板32下端面悬空;盖板33通过铰接5与面板32连接。如图3所示,使用时候将储料斗3一侧靠墙体10安装,食槽2一侧朝圈舍内,当需要添加饲料时候,将盖板33打开,往储料斗3内加入一定量的饲料;然后关闭盖板33,饲料受重力作用从出料口34进入食槽2,当食槽2内饲料堆积至一定量后便不再出料,当牛采食的时候,饲料会从出料口34继续掉落至食槽2,供牛采食;当牛不采食的时候,饲料储存在储料斗3内,不会被污染,并且有盖板33的保护,不会有渣质掉落至储料斗3污染饲料,很好保证饲料的清洁。由于牛采食用舌头卷饲料,因此容易将饲料卷出食槽2,造成饲料的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还食槽2的槽壁沿内周侧壁设有至少一列截面呈半圆形的挡块21,由于增设了挡块21,饲料被挡块21挡住,有效避免饲料的浪费。为了保证牛采食后及时饮用到饮水,在食槽2一端设有饮水槽6;饮水槽6通过U型弯管连接水箱7;饮水槽6的最高水位线与水箱7的最高水位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牛饮用饮水槽6内的水后,饮水槽6水位下降,由于水位差的存在,水箱7内的水会自动进入饮水槽6内,保证饮水槽6内及时有水供应。由于食槽2使用一定时间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因此将饮水槽6通过连通管8连接食槽2;连通管8上设有开关,通过将饮水槽6的水放入食槽2内进行清洗,为了便于排污,在食槽2上还设有排污管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牛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1)和食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2)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食槽(2)的槽壁与槽底部形成的内边角均呈弧面状结构;所述食槽(2)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储料斗(3)、相对另一侧面均匀设有多个隔条(4);所述进料储料斗(3)包括底板(31)、面板(32)和盖板(33),所述底板(31)和面板(32)的内壁均为光滑斜面;所述底板(31)和面板(3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31)下端面的出料口(34)与所述食槽(2)底部不接触,所述面板(32)下端面悬空;所述盖板(33)通过铰接(5)与所述面板(3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牛用饲喂装置,包括支架(1)和食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2)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食槽(2)的槽壁与槽底部形成的内边角均呈弧面状结构;所述食槽(2)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储料斗(3)、相对另一侧面均匀设有多个隔条(4);所述进料储料斗(3)包括底板(31)、面板(32)和盖板(33),所述底板(31)和面板(32)的内壁均为光滑斜面;所述底板(31)和面板(32)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底板(31)下端面的出料口(34)与所述食槽(2)底部不接触,所述面板(32)下端面悬空;所述盖板(33)通过铰接(5)与所述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富宁归朝玉田养殖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