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滚扶禾、压穗、脱粒装置,涉及一种水稻收割机械,由扶禾、压穗装置1、脱粒桶19和装在脱粒桶19内的脱粒装置33构成,扶禾、压穗装置1斜置在脱粒桶19的前面。与其配套的微型联合收割机既能适用于平原地区使用,也能适宜于南方丘陵山区使用,对于禾杆挺立和禾杆倒伏的稻田都能收割,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水稻收割机械。(*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收割机械,特别是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微型联合收割机的收割方式有全喂入、半喂入和免喂入三种,无论哪种喂入方式,都需要将稻穗喂入或暂时喂入,因此,在收割头的前端,都装有一个由带拨禾横杆的拨禾轮构成的拨禾装置,由拨禾轮上的拨禾横杆的将稻穗拨向收割头内,这种拨禾装置,对于收割禾杆挺立的稻田比较有利,但对于收割禾杆倒伏的稻田则十分不便。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带扶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如“久保田PR0488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星光——450型履带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等,这些联合收割机的扶禾装置装在收割头的前端,由链条带动装在其上的扶禾齿,从下向上运动,将倒伏的禾杆扶正,装于收割头下部的收割刀将禾杆上部的稻穗割断,并由收割头内的稻穗挟持和传输装置将稻穗传送至脱粒装置中进行脱粒。但由于这些联合收割机属于较大型的收割机械,比较适宜于平原地区使用,而对于南方丘陵山区,由于其田小路窄,入田不便,故不太适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适宜于平原地区使用、也能适宜于南方丘陵山区使用,对于禾杆挺立和禾杆倒伏的稻田都能收割,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包括扶禾、-->压穗装置1和脱粒桶19;扶禾、压穗装置1斜置在脱粒桶19的前面,在脱粒桶19内横向装有脱粒装置33。脱粒装置33由脱粒筒主轴16、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至少四根以上的脱粒齿横杆5以及装在脱粒齿横杆5上的数根脱粒齿6构成;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装在脱粒筒主轴16的两端,脱粒齿横杆5装在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之间。在脱粒桶19内、脱粒装置33的略上部位横向装有拦禾杆3。本技术的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采用免喂入方式,将扶禾装置与脱粒装置直接结合于一体,利用扶禾装置中的扶禾齿在扶禾过程中,将稻穗直接压入脱粒桶内进行脱粒,省却了稻穗在收割头内的挟持和传输装置,因而,大大简化了整机的构造,减小了整机的体积,降低了整机的重量;同时,既能在平原地区使用,也能适宜于南方丘陵山区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沿A——A轴线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扶禾、压穗装置1、脱粒桶19和装在脱粒桶19内的脱粒装置33,扶禾、压穗装置1斜置在脱粒桶19的前面。扶禾、压穗装置1包括左右两个对称的扶禾、压穗装置,中间带有辅助压板4,该辅助压板4的中间为空腔,其两边的中间带有凹槽,其前下部21较尖,略往前翘,有分禾功能。左右两个对称的扶禾、压穗装置与中间的辅助压板4构成两条稻穗输入槽。其右扶禾、压穗装置由壳体26、链条8、主动链轮11、转向链轮9、大链轮18、下端护罩20以及八个扶禾压穗齿7(也可为五个或六个或更多个)构成。壳体26为扁长形空壳,左边和下边开口,主动链轮11的中间穿装主动链轮轴13,主动链轮11装在壳体26的右上角;主动链轮轴13的上下端穿装在上下轴承座27和-->28内,其上端穿出壳体26后装动力输入锥齿轮12;转向链轮9的中间穿装转向链轮轴10,该转向链轮轴10的上下端穿装轴承座后,装在壳体26左侧中上部位;大链轮18的中间穿装大链轮轴17,该大链轮轴17的上下部分别穿装在上下轴承座32和31内,大链轮18装在壳体26的下部中间;下端护罩20的下端略往前翘,装在壳体26的下部右侧,便于扶禾压穗齿7展开;链条8上均匀地铰装有八个扶禾压穗齿7,并绕装在主动链轮11、转向链轮9和大链轮18上;在壳体26的前、后面的内腔面的左边和下边,分别装有与链条8平行的导轨,该导轨用于维持扶禾压穗齿7在下部和左边位置时保持挺立状态。动力轴2横装在扶禾、压穗装置1的上部,其两端分别穿装在左右轴承座14内,左右轴承座14安装在扶禾、压穗装置1的上部两侧边;动力轴2的左右部位分别装有与动力输入锥齿轮12相啮合的另一个锥齿轮;动力轴2的右端穿出右轴承座14后装动力输入链轮15。脱粒桶19是一薄壁桶,其前面开口,用于安装扶禾、压穗装置1,脱粒装置33横向装置在该桶内。脱粒装置33为空心筒状结构,包括有脱粒筒主轴16、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五根脱粒齿横杆5(也可为四根或六根等)、脱粒齿6以及左右端轴承座23。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分别装在脱粒筒主轴16的左右部位,五根脱粒齿横杆5均匀地安装在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之间,脱粒齿6径向地安装在脱粒齿横杆5上;脱粒筒主轴16的两端分别穿装左右轴承座23(其左轴承座装在安装盖25上,右轴承座装在脱粒桶19的右侧桶内壁上),其左端穿出脱粒桶19的桶壁后装动力输入齿轮22。拦禾杆3横向装在脱粒桶19内、脱粒装置33的略上部位。本实施例与微型联合收割机的其它部件配合使用。使用时,一方面,动力通过动力输入齿轮22传入给脱粒筒主轴16,带动脱粒装置33转动(从图2看为逆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方面,扶禾、压穗装置1的动力由动力输入链轮15输入,传至-->动力输入锥齿轮12,以左侧的扶禾、压穗装置为例,进而传递给主动链轮11,带动链条8呈顺时针方向转动,装在链条8上的扶禾压穗齿7也呈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下向上运动,将倒伏的禾杆扶正,并将禾杆上端的稻穗通过稻穗输入槽压入到脱粒桶19内的脱粒装置33的上部进行脱粒,拦禾杆3可以避免稻穗过度进入脱粒装置33内引起负荷加重。随着微型联合收割机的前进,被压入稻穗输入槽内的稻穗形成多层,此时,底层的稻穗,其上的谷粒已被梳脱,在该稻穗下部禾杆的根系作用下,该已被脱粒的禾杆被抽出,由于上面被多层稻穗覆盖着,因而,在抽出的过程中,可以避免谷粒被带出。禾杆被抽出后,装在脱粒桶19下部略后的切割刀便将禾杆切断。扶禾压穗齿7在下部和左边时,由于导轨的作用,一直维持着挺立状态,便于将禾杆扶起;当扶禾压穗齿7运行到左上部时,导轨没有了,扶禾压穗齿7失去了导轨的支撑,在壳体26左上部墙板的作用下,会绕其右端的根部与链条8的铰接点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其葡葡在链条8上,便于转向;当扶禾压穗齿7运行到右下角时,由于此处装有导轨,扶禾压穗齿7在导轨的支撑作用下,会绕其右端的根部与链条8的铰接点作顺时针方向转动,由葡葡状态转为挺立状态,装在壳体26下部的下端护罩20是向右扩展的,因此,为扶禾压穗齿7的舒展转动提供了空间。在脱粒桶19内被脱下的谷粒,在重力作用下,会落向脱粒桶19的下部,由装在脱粒桶19内底部的集谷铰龙30将其向中间汇集,并由装在脱粒桶19内底部中间的谷通道29,将谷粒输送到联合收割机的谷草分离装置中进行谷草分离。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因而与其配套而成的联合收割机,其体积小、重量轻,既能适合于平原地区的大面积水田收割,也能适用于南方丘陵山区的小块水田的收割;既能适合禾杆挺立的水田收割,也能适用于禾杆倒伏的水田收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包括扶禾、压穗装置(1)和脱粒桶(19);其特征在于:扶禾、压穗装置(1)斜置在脱粒桶(19)的前面,在脱粒桶(19)内横向装有脱粒装置(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包括扶禾、压穗装置(1)和脱粒桶(19);其特征在于:扶禾、压穗装置(1)斜置在脱粒桶(19)的前面,在脱粒桶(19)内横向装有脱粒装置(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联合收割机用的扶禾、压穗、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粒装置(33)由脱粒筒主轴(16)、脱粒筒左右端盖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石桥蒋金平王山源
申请(专利权)人:祁阳县高科创新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