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板、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事故缓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板、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通过分析核泄漏事故的发展和处理过程可以发现,将带有放射性的堆芯熔融物滞留在安全壳内,可以保证核反应堆安全屏障的完整性,极大地缓解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为了更安全可靠的将带有放射性的堆芯熔融物滞留在安全壳内,需要一种能动和非能动冷却相结合的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可以在核反应堆发生堆芯熔化事故的条件下,通过外部注水冷却压力容器,实现堆芯熔融物的堆内滞留。在熔融物堆内滞留失败的条件下,通过熔融物扩展收集器收集高温熔融物,通过外部注水冷却熔融物收集冷却器的冷却板,实现堆芯熔融物在安全壳内滞留。已有的熔融物堆内滞留主要有以下三类:1.一类是采用非能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基于密度差进行自然循环冷却压力容器下封头。2.另一类是兼有能动与非能动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其非能动系列是由高位水箱提供冷却水源,利用重力注入冷却压力容器下封头。其能动系列是由泵驱动,通过强迫循环方式冷却压力容器下封头。3.第三类也是兼有能动与非能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熔融物(1)的热触层和接触冷却剂的冷接层组成,热触层和冷接层之间还设置有耐热的中间层,热触层的表面上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层牺牲材料层,冷接层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扰流凸起(33),中间层起到耐高温及导热作用,冷接层起到传热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熔融物(1)的热触层和接触冷却剂的冷接层组成,热触层和冷接层之间还设置有耐热的中间层,热触层的表面上沿长度方向铺设有一层牺牲材料层,冷接层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扰流凸起(33),中间层起到耐高温及导热作用,冷接层起到传热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其特征在于,牺牲材料层的材料组份包括MgAl2O4、Al2O3、Fe3O4。3.一种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融物堆内滞留装置、熔融物安全壳内滞留装置和冷却系统,所述熔融物安全壳滞留装置,包括套设在压力容器(2)外并向下延伸的熔融物延展腔、套设在熔融物延展腔外的第一冷却腔(12),熔融物延展腔由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板制备而成的第一容器包围在压力容器(2)外围合而成,第一冷却腔(12)由钢板或者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板制备而成的第二容器沿着第一容器外周保持适当的间隙绕行围合围成;所述熔融物堆内滞留装置包括压力容器(2)、第二冷却腔(13),第二冷却腔(13)由套设在压力容器(2)外的保温层(3)和压力容器(2)的外壁围合而成,保温层(3)和熔融物延展腔具有间隙;冷却系统包括相连的冷却源装置和冷却水回路,第一冷却腔(12)和第二冷却腔(13)均通过冷却水回路和冷却源装置相连,冷却水回路中设置有切换装置(15),切换装置(15)和保温层(3)相连且能随着保温层(3)的掉落切换连通渠道,当仅启动熔融物堆内滞留装置时,保温层(3)未脱落,切换装置(15)能使得冷却源装置通过冷却水回路和第二冷却腔(13)相连用于将冷却剂注入至第二冷却腔(13)内,当保温层(3)脱落时,启动熔融物安全壳内滞留方式,切换装置(15)能使得冷却源装置通过冷却水回路和第一冷却腔(12)相连用于将冷却剂注入至第一冷却腔(1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熔融物延展腔沿熔融物(1)流向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缓冲熔融物(1)流速的第一弯曲段缓冲区(9)、至少一个用于延长流道且缩小流道的第二弯曲段缓速区(10)和一位于熔融物延展腔底部的装载区(11),第一弯曲段缓冲区(9)和第二弯曲段缓速区(10)二者弯度朝向为反向设置,第一容器的底部为球面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屏障熔融物包容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回路包括第一冷却管道(27)、第二冷却管道(8)、带有容纳腔的安全壳(17),第一冷却管道(27)设置在冷却源装置和第一冷却腔(12)之间,第二冷却管道(8)设置在冷却源装置和第二冷却腔(13)之间,安全壳(17)内上部设置有冷凝器(18),安全壳(17)底部和第一冷却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李朋洲,昝元锋,卓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