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553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泥沙土坡容易受风、雨侵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空气扬尘的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包括框架、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第四框体、第一金属方格网、第二金属方格网、第三金属方格网、第四金属方格网、混凝土浇筑管体、第一斜立管、第二斜立管,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成十字交叉设置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风、雨对坡面的侵蚀,有效抑制水土流失,并能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护坡系统
本技术涉及科学环保
,尤其涉及可抗侵蚀、快速绿化及除霾降尘的一种生态护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道路工程、水电开发及矿山开采等领域都形成了大量的人工边坡,导致原有植被破坏,岩土裸露,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则将易受风、雨侵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空气扬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泥沙土坡容易受风、雨侵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空气扬尘的一种生态护坡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包括框架、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第四框体、第一金属方格网、第二金属方格网、第三金属方格网、第四金属方格网、混凝土浇筑管体、第一斜立管、第二斜立管,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内侧设置有成十字交叉设置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把框架的内侧分为四个平均大小的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第四框体,在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第四框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方格网、第二金属方格网、第三金属方格网、第四金属方格网;所述混凝土浇筑管体的混凝土浇筑口设置在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的十字交叉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管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第一斜立管和第二斜立管;在第一斜立管和第二斜立管的外壁上均布设有数个剪力钉。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纵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由钢筋制作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为长方型框体。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浇筑管体、第一斜立管、第二斜立管采用金属管制作而成。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管体底端设置有金属封盖。进一步的,第一斜立管、第二斜立管与混凝土浇筑管体相互贯通,在第一斜立管、第二斜立管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输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风、雨对坡面的侵蚀,有效抑制水土流失,并能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含量。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斜立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的实施例局部结构放大参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根据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包括框架(1)、纵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3)、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混凝土浇筑管体(12)、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成十字交叉设置的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把框架(1)的内侧分为四个平均大小的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在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所述混凝土浇筑管体(12)的混凝土浇筑口(15)设置在纵向加强筋(2)与横向加强筋(3)的十字交叉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管体(12)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第一斜立管(13)和第二斜立管(14);在第一斜立管(13)和第二斜立管(14)的外壁上均布设有数个剪力钉(16)。所述框架(1)、纵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3)由钢筋制作而成。所述框架(1)为长方型框体。所述混凝土浇筑管体(12)、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采用金属管制作而成。在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管体(12)底端设置有金属封盖(17)。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与混凝土浇筑管体(12)相互贯通,在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的上端设置有混凝土输出口(18)。实施例:在泥沙坡面上先开挖一个可容纳混凝土浇筑管体(12)的基坑,把混凝土浇筑管体(12)放入基坑内,框架(1)设置在坡面外侧,通过混凝土浇筑口(15)向混凝土浇筑管体(12)内侧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通过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上的混凝土输出口(18)流向基坑内,混凝土在剪力钉(16)的周围进行凝固,这样使混凝土浇筑管体(12)更加牢固的预设在坡面上;在框架(1)的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上进行种植草皮或其它绿化植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风、雨对坡面的侵蚀,有效抑制水土流失,并能降低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包括框架(1)、纵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3)、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混凝土浇筑管体(12)、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成十字交叉设置的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把框架(1)的内侧分为四个平均大小的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在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所述混凝土浇筑管体(12)的混凝土浇筑口(15)设置在纵向加强筋(2)与横向加强筋(3)的十字交叉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管体(12)的外壁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第一斜立管(13)和第二斜立管(14);在第一斜立管(13)和第二斜立管(14)的外壁上均布设有数个剪力钉(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包括框架(1)、纵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3)、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混凝土浇筑管体(12)、第一斜立管(13)、第二斜立管(14),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成十字交叉设置的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纵向加强筋(2)和横向加强筋(3)把框架(1)的内侧分为四个平均大小的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在第一框体(4)、第二框体(5)、第三框体(6)、第四框体(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方格网(8)、第二金属方格网(9)、第三金属方格网(10)、第四金属方格网(11);所述混凝土浇筑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明马姜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