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364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其包括矩形截面桩、圆形截面桩、过渡台,矩形截面桩固定在圆形截面桩顶端,过渡台设置在矩形截面桩与圆形截面桩的交接处;圆形截面桩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在过渡台内弯折后与矩形截面桩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固连为一体,矩形截面桩的矩形截面中心与圆形截面桩的圆形截面圆心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上部矩形截面桩和下部圆形截面桩的组合形式,有效解决了矩形桩施工时人工挖孔面临的安全隐患和施工较慢的问题,同时也大幅度改进了圆桩在运营安全性、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美观性上的不足;本组合式抗滑桩具有施工安全高效、造价经济、结构可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坡和边坡工程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
技术介绍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下部稳定土层的桩,用以支挡滑坡体的下滑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目前为止一种极为重要的抗滑处理措施。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将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中,利用抗滑桩稳定土层的被动土压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被动土压力抵抗滑坡体的主动土压力。目前,抗滑桩使用最为广泛的截面形式为矩形截面。矩形桩在支护特性上有着较多的优点,它可根据滑坡推力的特点布设钢筋,相较于圆桩,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其刚度以及抗弯惯性矩较大;在承载力相同的条件下,其需要的截面面积更小或桩长更短,还可节约腰梁,显著节省工程造价,且在其后易于设置桩间挡土板,同时能形成更为平整、美观的边坡支护结构。然而,由于矩形桩采用人工挖孔,相较于圆桩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上是对滑坡的一种破坏,虽然可采用跳挖措施来减小此类风险,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人工挖孔速度较慢,且现浇混凝土护壁需要一定的养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截面桩(1)、圆形截面桩(2)、过渡台(3),矩形截面桩(1)固定在圆形截面桩(2)顶端,过渡台(3)设置在矩形截面桩(1)与圆形截面桩(2)的交接处;圆形截面桩(2)内的纵向受力钢筋(4)在过渡台(3)内弯折后与矩形截面桩(1)内的纵向受力钢筋(4)固连为一体,矩形截面桩(1)的矩形截面中心与圆形截面桩(2)的圆形截面圆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截面桩(1)、圆形截面桩(2)、过渡台(3),矩形截面桩(1)固定在圆形截面桩(2)顶端,过渡台(3)设置在矩形截面桩(1)与圆形截面桩(2)的交接处;圆形截面桩(2)内的纵向受力钢筋(4)在过渡台(3)内弯折后与矩形截面桩(1)内的纵向受力钢筋(4)固连为一体,矩形截面桩(1)的矩形截面中心与圆形截面桩(2)的圆形截面圆心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使用时,矩形截面桩(1)和过渡台(3)设置在建设场地(9)上方的滑坡体(5)的支挡侧,圆形截面桩(2)埋置于稳定土层(6)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桩内接于圆桩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矩形截面桩(1)的矩形截面的长a≥0.6倍圆形截面直径d,矩形截面的宽b≤0.8倍圆形截面直径d,且a≥b,其中矩形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明杨怀皓南敢郭伟罗亚琼王忠伟杨志华杨光黄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施甸县保施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销售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