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50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包括门架系统,门架系统通过连接系统与模板系统相连,门架系统下端通过方向调整机构与行走系统相连;门架系统包括框架部分、多个立柱和顶托部分,模板系统包括顶模、左边模、右边模、左底模和右底模,各模板之间通过铰接部件相连,连接系统包括设于左边模与框架部分、左边模与左底模、右边模与框架部分、右边模与与右底模之间的液压千斤顶,设于左底模与框架部分、右底模与框架部分之间的螺旋千斤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升降,实现了不同断面隧洞的通行,而且实现了万向转动,能够顺利通过多条相平行隧洞,还大大减少了台车数量、减少了台车拆除和拼装,节省了成本和人力,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地指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
技术介绍
隧道衬砌钢模台车在现有技术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水工隧道中一般有多条隧道并行施工,且在并行的隧道之间设置施工支洞。当隧道长度较短时,一台钢模台车可在多条隧道之间周转使用,但因传统的钢模台车无法通过支洞,往往需要每条隧道配备1台台车,或将台车拆除后再通过运输工具转运至另一隧道后再次拼装后施工,设备成本大大增加,且台车的安装和拆除需要更多的人力,延长了总体工期。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精简且可过洞的钢模台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能够以一台台车快速完成多条并列隧洞衬砌钢模施工,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工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包括门架系统,所述门架系统通过连接系统与模板系统相连,门架系统下端通过方向调整机构与行走系统相连;所述门架系统包括框架部分,在框架部分下侧连接有多个立柱,框架部分上端与顶托部分相连;所述模板系统包括顶模,顶模与顶托部分相连,顶模两侧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包括门架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系统(1)通过连接系统(3)与模板系统(2)相连,门架系统(1)下端通过方向调整机构(5)与行走系统(4)相连;所述门架系统(1)包括框架部分(1.1),在框架部分(1.1)下侧连接有多个立柱(1.2),框架部分(1.1)上端与顶托部分(1.3)相连;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顶模(2.1),顶模(2.1)与顶托部分(1.3)相连,顶模(2.1)两侧分别通过铰接部件(2.6)与左边模(2.2)、右边模(2.3)相连,左边模(2.2)通过铰接部件(2.6)与左底模(2.4)相连,右边模(2.3)通过铰接部件(2.6)与右底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万向移动钢模台车,包括门架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系统(1)通过连接系统(3)与模板系统(2)相连,门架系统(1)下端通过方向调整机构(5)与行走系统(4)相连;所述门架系统(1)包括框架部分(1.1),在框架部分(1.1)下侧连接有多个立柱(1.2),框架部分(1.1)上端与顶托部分(1.3)相连;所述模板系统(2)包括顶模(2.1),顶模(2.1)与顶托部分(1.3)相连,顶模(2.1)两侧分别通过铰接部件(2.6)与左边模(2.2)、右边模(2.3)相连,左边模(2.2)通过铰接部件(2.6)与左底模(2.4)相连,右边模(2.3)通过铰接部件(2.6)与右底模(2.5)相连;所述连接系统(3)包括多个液压千斤顶(3.1)、顶升机构(3.2)和螺旋千斤顶(3.3),液压千斤顶(3.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于左边模(2.2)与框架部分(1.1)、左边模(2.2)与左底模(2.4)、右边模(2.3)与框架部分(1.1)、右边模(2.3)与与右底模(2.5)之间;顶升机构(3.2)的数量与立柱(1.2)一致,分别设于立柱(1.2)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世柒胡浩李英孙蒙雷曾磊邓富扬刘彦龙王露孟双全申晶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