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房屋结构的耗能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398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58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包括梁(1)和柱(2)的节点,梁(1)和柱(2)上分别设置水平阻尼器(4)和竖向阻尼器(29);梁(1)和柱(2)上分别设置有竖向位移传感器和水平位移传感器,竖向位移传感器和水平位移传感器实时收集竖向位移VW和水平位移HW移数据,并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比较VW/HW的大小发出相应指令控制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中相关构件的运行,使水平阻尼器或/和竖向阻尼器发挥作用。间隔Δt后,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该耗能节点运行的动态实时更新。该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的运行能根据地震作用的变化而动态实时更新,充分利用了阻尼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房屋结构的耗能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减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房屋结构的耗能节点。
技术介绍
我国为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的发生常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传统意义上的抗震设计往往通过增强建筑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这种传统的抗震方式在非确定性地震作用下,往往不能满足安全性需求。目前,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耗能减震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公开号为CN108179824A(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6月19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即应用耗能结构达到减震目的。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房屋梁柱节点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第一摩擦组件、第二摩擦组件、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第一支架组件连接第一摩擦组件与房屋的梁柱节点,第二支架组件连接第二摩擦组件与房屋的梁柱节点;第一摩擦组件包括呈重叠设置的至少两块第一摩擦片以及与第一摩擦片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摩擦组件包括呈重叠设置的至少两块第二摩擦片以及与第二摩擦片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交错对插,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包括梁(1)和柱(2)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梁(1)和所述柱(2)上分别设置水平阻尼器(4)和竖向阻尼器(29);所述梁(1)和所述柱(2)上分别设置有竖向位移传感器和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与控制系统相连,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竖向位移传感器和水平位移传感器收集的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数据驱动水平阻尼器(4)或/和竖向阻尼器(29)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包括梁(1)和柱(2)的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梁(1)和所述柱(2)上分别设置水平阻尼器(4)和竖向阻尼器(29);所述梁(1)和所述柱(2)上分别设置有竖向位移传感器和水平位移传感器;所述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与控制系统相连,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竖向位移传感器和水平位移传感器收集的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数据驱动水平阻尼器(4)或/和竖向阻尼器(29)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房屋建筑的耗能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1)上固设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柱(2)上固设有第五固定块(28);所述水平阻尼器(4)通过水平阻尼器固定端(5)连接到所述第一固定块(3)上;水平阻尼器活动端(6)连接至第一连接套筒(9);所述竖向阻尼器(29)通过竖向阻尼器固定端(30)连接到所述第五固定块(28)上;竖向阻尼器活动端(31)连接至第二连接套筒(14);所述第一连接套筒(9)和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4)都为Y字形;所述第一连接套筒(9)还套设有第一电磁柱连接管(10)和第二电磁柱连接管(15);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4)还套设有第一容置孔连接管(12)和第三电磁柱连接管(19);所述梁(1)和所述柱(2)的节点处还固定有第三容置孔连接管(21)和第二容置孔连接管(17);所述第一电磁柱连接管(10)、所述第二电磁柱连接管(15)和所述第三电磁柱连接管(19)内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电磁柱(11)、第二电磁柱(16)和第三电磁柱(20);所述第一容置孔连接管(12)、所述第二容置孔连接管(17)和所述第三容置孔连接管(21)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博谢强文俊郝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