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改性剂的机制砂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1108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改性剂的机制砂改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可溶性铁盐和钙盐混合后加水形成混合溶液A,将磷酸钠纤维素、碳酸氢钠、聚丙烯酰胺分解菌群溶解在水中形成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A和B加到海藻酸钠溶液中得混合液C后进行超声震荡,过滤烘干得机制砂改性剂;将上述机制砂改性剂用柠檬酸钠溶液喷洒至表面润湿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机制砂中,加水预湿骨料,搅拌并静置后得到改性机制砂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制砂改性剂微球的制备,利用微球形态及其附着物的协同作用,解决了机制砂造成混凝土拌和物粘度增大、保坍性能下降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改性剂的机制砂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机械破碎过程中的特性,机制砂通常含有较高的石粉量,这导致了混凝土粘度增加、和易性下降的问题。使用这种石粉含量高的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表现出表面强度低、碳化程度高以及外观质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大流动性需求或现场加水引起的流动度变化,在振捣过程中较轻的石粉会浮于混凝土表面,造成结构表面密实度不足,进一步影响其外观和强度。因此,控制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减少机制砂中石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进行清洗,但为了确保清洗效果,常常需要添加过量的絮凝剂,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会对后续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絮凝剂残留量的上升,混凝土的粘性增强,流动性降低,坍落度损失加速,使得减水剂用量显著增加,给工业生产带来了挑战,并且增加了离析和泌水的风险。因此,抑制絮凝剂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钙盐的质量份数为0.5~1份,水的质量份数为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铁盐为氯化铁和硝酸铁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磷酸钠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和磷酸钠通过反应制备而成的无色、透明粉末状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钙盐的质量份数为0.5~1份,水的质量份数为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铁盐为氯化铁和硝酸铁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磷酸钠纤维素为微晶纤维素和磷酸钠通过反应制备而成的无色、透明粉末状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磷酸钠纤维素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微晶纤维素分散于naoh溶液中,控制温度在(60±1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使得微晶纤维素溶胀后,以去离子水洗至中性ph=7后,加入stpp,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1.5,形成均相悬浮液后,转移至反应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楠楠王涛李斌张思博田少发葛一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