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87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包括在桑蚕饲养过程中使用微生物菌剂A进行消毒、在蚕沙堆肥处理时使用微生物菌剂B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微生物菌剂A由复合微生物和沸石粉组成;其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微生物菌剂B由复合微生物和硫酸亚铁组成;其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桑蚕防病效果及养蚕成绩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蚕沙的净度,并对蚕沙经无害化处理后得到一种无害、安全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蚕桑废弃物综合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微生物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蚕沙是养蚕过程中蚕的幼虫排泄的固体粪便、吃剩的残桑和蚕座中垫料的统称。蚕沙中富含动植物营养成分和药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具有较好的农业、工业和医药利用价值的资源。例如,以蚕沙为原料提取的叶绿素、果胶、叶黄素、类胡萝卜素、植物醇、叶蛋白、生物碱等,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蚕沙的干物质中含有机物77.68-81.15%、氮(N)2.97%、磷(P2O5)1.03%、钾(K2O)3.52%及其他微量元素,经无害化堆肥处理可以制成上等的肥料;蚕沙中含粗蛋白16.7%、粗脂肪3.7%、粗纤维19%、可溶性无氮物45%、灰分15.6%,是猪、羊、鱼等动物的优良饲料;另外,蚕沙可用于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可用于栽培食用菌等。但是,长期以来,在桑蚕饲养过程中,为了满足蚕体蚕座消毒防病的需要,使用了大量的生石灰粉和甲醛粉等无机消毒药物,以至于后期蚕沙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例如,利用蚕沙制作有机肥时,由于石灰的施入量多,pH值过高,不符合国家有机肥料的标准;利用蚕沙制作动物饲料时,蚕沙中含有大量的石灰粉,影响动物的食欲,要先除去蚕沙中的石灰等无机杂质是一件非常繁杂的事情;利用蚕沙发酵沼气时,由于蚕沙中带有大量的石灰,容易造成沼气池底板结,需要定期清理,十分麻烦。而且,这些消毒药物的长期使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潜在的伤害。长期以来,在桑蚕饲养结束后,人们对蚕沙的处理方法简单,管理方式粗放,利用率低,大部分蚕沙废弃物随处堆放,或者不经处理直接回田。由于蚕沙中还存在着各种未灭活的、对家蚕具有感染力的病原微生物,蚕沙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随意堆放或还田,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生产与生活环境,极易引起蚕区蚕病的暴发和蔓延。把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还田是至今能够让广大蚕农学得了、用得上的最简便易行且直接受益的蚕沙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也是目前蚕桑生产的主推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用于在桑蚕饲养过程中替代传统的生石灰粉和甲醛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又能用于在桑蚕饲养结束后把蚕沙进行无害化堆肥处理的微生物菌剂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桑蚕饲养过程中,使用微生物菌剂A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所述的微生物菌剂A由复合微生物和沸石粉按照重量比1-3∶7-9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质量比3-6∶1-3∶1-2∶0.5-2∶0.5-1.5组成;(2)桑蚕饲养结束后,使用微生物菌剂B进行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B由复合微生物和硫酸亚铁按照重量比1-3∶7-9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按照质量比3-6∶1-3.5∶0.5-2∶0.5-1.6∶0.5-1.2组成;所述微生物菌剂A中的有效活菌总数≥5亿/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亿/g;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0.5亿/g;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0.1亿/g;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数≥0.01亿/g;微生物菌剂B中的有效活菌数≥5亿/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亿/g;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0.5亿/g;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0.2亿/g;放线菌的有效活菌数≥0.1亿/g。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在1-3龄小蚕期,收蚁、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微生物菌剂A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2)在4-5龄大蚕期,每天早上喂蚕前、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微生物菌剂A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蚕沙初步处理:熟蚕上蔟后,拣除蚕沙中的枝条及杂物;2)撒菌剂:微生物菌剂B与新鲜蚕沙按照质量比1∶400-500混合均匀,再喷清水使蚕沙含水率为45%-55%;3)打堆盖膜:将蚕沙运到蚕沙池后打成堆,堆体高度≥80cm,再用塑料薄膜覆盖;4)掀膜翻堆:蚕沙堆体发酵7d-10d后,掀开塑料薄膜翻堆一次,重新垒高堆体继续发酵;5)腐熟度检查:发酵30d-35d后,蚕沙堆体不再升温,堆体内部为黑褐色,即为完全腐熟;6)把完全腐熟后的黑褐色泥状物蚕沙堆体摊开,风干后破碎松散,即为有机肥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生物为固体发酵所得,发酵载体为米糠,玉米粉、豆粕和土。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微生物菌剂A、微生物菌剂B以及按照步骤(2)所得的有机肥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桑蚕饲养过程中通过使用微生物菌剂A替代传统的生石灰粉和甲醛粉(防病1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防病效果、养蚕成绩与传统的做法相当,但是大大提高了蚕沙的净度,为蚕沙后续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2)本专利技术在桑蚕饲养结束后通过使用微生物菌剂B对蚕沙进行堆肥处理,使蚕沙堆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加快了腐熟进程,而且温度高,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灭杀蚕沙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蚕沙堆体在发酵过程中散发出菌剂的酒香味,无恶臭味;生产出来的蚕沙有机肥质地疏松,含水量低,无寄生虫卵,干净卫生,经检测完全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整个技术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农民易于掌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1.微生物菌种的来源:本次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均由上海乾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由上海乾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分离驯化所得,其中,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均≥80亿/g;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的有效活菌数均≥30亿/g。2.微生物菌剂A的制备:利用上述来源的菌种,按照以下配方表进行配制。表1微生物菌剂A的制备配方3.微生物菌剂B的制备:利用上述来源的菌种,按照以下配方表进行配制。表2微生物菌剂B的制备配方4.桑蚕饲养过程中,微生物菌剂A1对蚕体的防病效果评价4.1试验方法(1)试验处理设置:试验组:微生物菌剂A1处理:在1-3龄小蚕期,收蚁、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微生物菌剂A1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在4-5龄大蚕期,每天早上喂蚕前、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微生物菌剂A1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CK组:在1-3龄小蚕期,收蚁、起蚕时各撒一次甲醛粉(防病1号)消毒防病,眠定时撒一次生石灰粉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在4-5龄大蚕期,每天早上喂蚕前、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生石灰粉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2)桑蚕饲养条件:大小蚕均在装有空调的蚕房内饲养,小蚕期1-3龄叠框育,蚕室温度控制在28-30℃,相对湿度80-95%;大蚕期4-5龄地面育,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70-90%。小蚕期每一龄除沙一次,大蚕期不除沙。(3)蚕病发生情况调查:每天早上喂蚕前调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的3个重复病死蚕、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桑蚕饲养过程中,使用微生物菌剂A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所述的微生物菌剂A由复合微生物和沸石粉按照重量比1‑3∶7‑9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质量比3‑6∶1‑3∶1‑2∶0.5‑2∶0.5‑1.5组成;(2)桑蚕饲养结束后,使用微生物菌剂B进行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B由复合微生物和硫酸亚铁按照重量比1‑3∶7‑9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按照质量比3‑6∶1‑3.5∶0.5‑2∶0.5‑1.6∶0.5‑1.2组成;所述微生物菌剂A中的有效活菌总数≥5亿/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亿/g;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0.5亿/g;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0.1亿/g;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数≥0.01亿/g;微生物菌剂B中的有效活菌数≥5亿/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亿/g;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0.5亿/g;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0.2亿/g;放线菌的有效活菌数≥0.1亿/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桑蚕饲养过程中,使用微生物菌剂A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所述的微生物菌剂A由复合微生物和沸石粉按照重量比1-3∶7-9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按照质量比3-6∶1-3∶1-2∶0.5-2∶0.5-1.5组成;(2)桑蚕饲养结束后,使用微生物菌剂B进行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所述的微生物菌剂B由复合微生物和硫酸亚铁按照重量比1-3∶7-9组成;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由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按照质量比3-6∶1-3.5∶0.5-2∶0.5-1.6∶0.5-1.2组成;所述微生物菌剂A中的有效活菌总数≥5亿/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亿/g;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0.5亿/g;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0.1亿/g;乳酸菌的有效活菌数≥0.01亿/g;微生物菌剂B中的有效活菌数≥5亿/g;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3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5亿/g;地衣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0.5亿/g;酵母菌的有效活菌数≥0.2亿/g;放线菌的有效活菌数≥0.1亿/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在1-3龄小蚕期,收蚁、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微生物菌剂A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2)在4-5龄大蚕期,每天早上喂蚕前、眠定、起蚕时各撒一次微生物菌剂A消毒防病,使用量以刚好完全覆盖蚕座的蚕沙为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蚕饲养与蚕沙无害化堆肥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蚕沙初步处理:熟蚕上蔟后,拣除蚕沙中的枝条及杂物;2)撒菌剂:将微生物菌剂B与蚕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燕宾荣佩罗坚林江一王瑞黄艺陆瑞好唐燕梅滕伟国蓝必忠董桂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上海乾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