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85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包括底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旋转臂以及挡件;底座具有第一穿孔,第一转轴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座上,而第二转轴则设置于底座上;旋转臂以可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其中当旋转臂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臂与底座垂直;挡件以可于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上,其中当挡件位于第四位置时,挡件穿过第一穿孔,使旋转臂仅可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旋转,而当挡件位于第五位置时,挡件与第一穿孔分离,使旋转臂可旋转至第三位置,而使旋转臂与底座平行。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使铰链结构的旋转角度更具有弹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铰链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使其旋转角度更具有弹性的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铰链系用以连接两个可相互旋转的构件,且其形式有非常多的种类,图1显示一种现有铰链10,其具有一底座11、一转轴12以及一旋转臂13,转轴12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底座11上,旋转臂13经由转轴12而以可相对于底座11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底座11上。铰链10的底座11通常用以与作为本体的构件连接,而旋转臂13则用以与作为旋转件的构件连接,通过将铰链10设置于两构件之间,使两构件以可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现有铰链的缺点在于底座与旋转臂之间的旋转角度并无法提供两段式的变化,详而言之,虽然各种铰链的底座与旋转臂之间的旋转角度可能并不相同,然而在底座与旋转臂的旋转角度的两极限角度之间,并没有提供另一特定角度,使旋转臂可在此特定角度时获得良好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其可使其旋转角度更具有弹性。该铰链结构包括底座、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旋转臂以及挡件;所述底座包括在其上形成有第一穿孔的第一基底,其用以设置第一转轴;以及用以设置第二转轴的第二基底,其还具有第一穿孔,第一转轴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底座上,而第二转轴设置于底座上;旋转臂以可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其中当旋转臂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臂与底座垂直;挡件以可于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上,其中当挡件位于第四位置时,挡件穿过第一穿孔,使旋转臂仅可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旋转,而当挡件位于第五位置时,挡件脱离第一穿孔,使旋转臂可旋转至第三位置,而使旋转臂与底座平行。本技术的铰链结构可使底座和旋转臂之间的旋转角度更具有弹性,详而言之即通过挡件的设置,在底座与旋转臂之间的两极限角度之间,可依据特别的需求,设定一特定角度,而使旋转臂可在此特定角度时获得良好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铰链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铰链结构的组立图;图3a为本技术的铰链结构的前视图,其中挡件位于第四位置;图3b为本技术的铰链结构的侧视图,其中旋转臂位于第一位置;图3c为本技术的铰链结构的侧视图,其中旋转臂位于第二位置;图3d为本技术的铰链结构的前视图,其中挡件位于第五位置;以及图3e为本技术的铰链结构的侧视图,其中旋转臂位于第三位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3a、3b、3c、3d、3e,本技术的铰链结构20包括一底座21、一第一转轴22、一第二转轴23、一挡件24、一旋转臂25和一弹簧26;在此实施例中,底座21包括一第一基底211和一第二基底212,第一基底211用以设置第一转轴22,且具有一第一穿孔2111、一缺口2112和一第二穿孔2113、一底部2114,而在缺口2112上分别有一第一端点A和一第二端点B,用以使后述的旋转臂25的第一挡止251在既定范围中移动;第二基底3212具有一第三穿孔213,用以供第二转轴23通过。第一转轴2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基底211上,第二转轴23设置于第二基底212上;挡件24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22上,旋转臂25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上,且具有一第一挡止251、一连接部252、一倾斜部253和一第二挡止254;弹簧26设置于第一转轴22上。参考图3a、3b、3c、3d、3e说明底座21、旋转臂25和挡件24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旋转臂25的倾斜部253与第一基底211的底部2114垂直时(如图3a、3b所示),定义此时的旋转臂25位于一第一位置,此时旋转臂25的第一挡止251与第一基底211的缺口2112的第一端点A抵接,而此时的弹簧26处在未被压缩的状态。又,当挡件24穿过第一穿孔2111时(如图3a所示),定义此时的挡件24位于一第四位置,且使旋转臂25仅可于上述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间旋转,应注意的是上述旋转臂25的第二位置定义为其第二挡止254与挡件24抵接时的位置(如图3c所示)。又,当挡件24与第一穿孔2111分离时(如图3d所示),定义此时的挡件24位于一第五位置,而使旋转臂25可旋转至一第三位置,应注意的是上述旋转臂25的第三位置定义为旋转臂25的倾斜部253与第一基底211的底部2114平行的位置(如图3d、3e所示),而此时的弹簧26处在被压缩状态。又,铰链结构20更包括一固定座31、一第一螺帽32、一第二螺帽33、一第三螺帽34、一第一定位垫片35、一第二定位垫片36、数个第一弹簧垫片37、数个第二弹簧垫片38、数个第一防油垫片41以及数个第二防油垫片42。固定座31以通过第二穿孔2113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基座211上,用以供第一转轴22通过而将第一转轴22设置于第一基座211上;第一螺帽32与第一转轴22连接,用以使挡件24以邻接固定座31的方式设置,第二螺帽33与固定座31连接,第三螺帽34与第二转轴22连接;第一定位垫片35设置于固定座31上,其位于第二螺帽33和旋转臂25之间,用以定位第一转轴22;第二定位垫片36设置于第二转轴23上,其位于第三螺帽34和第二基底212之间,用以定位第二转轴23;第一弹簧垫片37设置于固定座31上,其位于第一定位垫片35和旋转臂25之间,用以使旋转臂25相对于第一基座211旋转时保有弹性;第二弹簧垫片38设置于第二转轴23上,其位于第二定位垫片36和第二基底212之间,用以使旋转臂25相对于第二基座212旋转时保有弹性;第一防油垫片41设置于固定座31上,其位于第一基底211和旋转臂25之间,第二防油垫片42设置于第二转轴23上,其位于第二基座212和旋转臂25之间。本技术的铰链结构20的构成如上所述,以下说明其操作方式。参考图3a、3b、3c、3d、3e,在一般的状态下,挡件24穿过第一穿孔2111(如图3a所示),此时旋转臂25仅可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欲将使旋转臂25旋转至使其倾斜部253与第一基底211的底部2114平行时,使用者可如图3d所示,将第一转轴22向右推,此时弹簧26被压缩,挡件24与第一基底211的第一穿孔2111分离,而可将旋转臂25旋转,直到旋转臂25的第一挡止251与第一基底211的缺口2112的第二端点B抵接(如图3e所示),此时旋转臂25的倾斜部253与第一基底211的底部2114平行。应注意的是欲将位于第三位置的旋转臂25回到第一位置时,挡件24会通过弹簧26的弹力而自动地穿过第一基底211的第一穿孔2111。如上所述,通过本技术的铰链结构,可使底座和旋转臂之间的旋转角度更具有弹性,详而言之,通过挡件的设置,在底座与旋转臂之间的两极限角度之间,可依据特别的需求,设定一特定角度,而使旋转臂可在此特定角度时获得良好的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第一穿孔;一第一转轴,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底座上;一第二转轴,设置于该底座上;一旋转臂,以可于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转轴和该第二转轴上,其中当该旋转臂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旋转臂与该底座垂直;以及一挡件,以可于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转轴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第一穿孔;一第一转轴,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底座上;一第二转轴,设置于该底座上;一旋转臂,以可于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和一第三位置之间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转轴和该 第二转轴上,其中当该旋转臂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旋转臂与该底座垂直;以及一挡件,以可于一第四位置和一第五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转轴上,其中当该挡件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该挡件穿过该第一穿孔,使该旋转臂仅可于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间 旋转,而当该挡件位于该第五位置时,该挡件与该第一穿孔分离,使该旋转臂可旋转至该第三位置,而使该旋转臂与该底座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祥朱百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