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69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冷水槽,所述的冷水槽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冷水槽内设置有可升降的输送平台,所述冷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平台的门型安装架,所述门型安装架内顶部设置有带动输送平台升降的升降机构,门型安装架内顶部设置有喷淋系统,冷水槽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连通的循环喷淋管,所述的冷水槽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进料端配合的进料机构,冷水槽另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出料端配合的出料机构,出料机构连接有输送带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冷却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耐候钢,即耐大气腐蚀钢,是介于普通钢和不锈钢之间的低合金钢系列,耐候钢由普碳钢添加少量铜、镍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耐候性为普碳钢的2~8倍,涂装性为普碳钢的1.5~10倍。同时,它具有耐锈,使构件抗腐蚀延寿、减薄降耗,省工节能等特点。耐候钢主要用于铁道、车辆、桥梁、塔架、光伏、高速工程等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的钢结构。用于制造集装箱、铁道车辆、石油井架、海港建筑、采油平台及化工石油设备中含硫化氢腐蚀介质的容器等结构件。在进行耐候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在聚乙烯涂覆后,需要对管材进行水冷,此时需要使用冷却水槽,但是现有的冷却水槽在进行水冷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将管材直接放入冷却水槽中,一定时间后将管材取出,达到水冷的目的,这种水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管材的冷却效率,增加了冷却水的用量,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耐候钢管冷却效果差及浪费水之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冷水槽,所述的冷水槽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冷水槽内设置有可升降的输送平台,所述冷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平台的门型安装架,所述门型安装架内顶部设置有带动输送平台升降的升降机构,门型安装架内顶部设置有喷淋系统,冷水槽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连通的循环喷淋管,所述的冷水槽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进料端配合的进料机构,冷水槽另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出料端配合的出料机构,出料机构连接有输送带机构。进一步地,所的循环喷淋管上依次设置有控制阀、输送泵和复合过滤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过滤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内部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壳体内部设置有多块过滤网板,过滤网板为蛇形过滤板。进一步地,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与循环喷淋管连通的主喷淋管,主喷淋管上设置有支喷淋管A和支喷淋管B,支喷淋管A和支喷淋管B下方均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的冷水槽外壁上设置有辅助支撑进料机构的复合支撑机构,所述的复合支撑机构包括L形支撑板和连接L形支撑板两直角边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料机构为铰接在冷水槽边缘的出料板,冷水槽外壁上设置有带动出料板沿铰接点转动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一端与冷水槽铰接,伸缩气缸另一端与出料板底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为设置在门型安装架两端的竖直升降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时,调节输送平台的高度与进料机构配合,调节好后,带冷却耐候钢管从进料机构进入到输送平台,输送平台下沉淹没在冷水槽内冷却,3~5分钟升起输送平台,同时喷淋系统开始喷水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耐候刚光从出料机构进入到输送带机构,然后进行后续步骤;冷水槽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连通的循环喷淋管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冷凝水可以循环利用,从而节约了水资源。2、复合过滤装置的设置可以使使用过的冷凝水净化后,重复利用,避免耐候钢管上附着杂质。3、所述的复合支撑机构包括L形支撑板和连接L形支撑板两直角边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这种结构的设置增强了进料机构的稳定型,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复合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料机构,2-复合支撑机构,2-1-加强肋板,2-2-L形支撑板,3-冷水槽,4-控制阀,5-输送泵,6-输送带机构,7-循环喷淋管,8-复合过滤装置,8-1-进液口,8-2-壳体,8-3-出液口,8-4-过滤网板,9-喷淋系统,9-1-主喷淋管,9-2-支喷淋管A,9-3-雾化喷头,9-4-雾化喷头,10-升降机构,11-输送平台,12-出料机构,13-伸缩气缸,14-门型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冷水槽3,所述的冷水槽3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冷水槽3内设置有可升降的输送平台11,所述冷水槽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平台11的门型安装架14,所述门型安装架14内顶部设置有带动输送平台11升降的升降机构10,门型安装架14内顶部设置有喷淋系统9,冷水槽3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9连通的循环喷淋管7,所述的冷水槽3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11进料端配合的进料机构1,冷水槽3另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11出料端配合的出料机构12,出料机构12连接有输送带机构6。所的循环喷淋管7上依次设置有控制阀4、输送泵5和复合过滤装置8。本实施例中,工作时,调节输送平台的高度与进料机构配合,调节好后,带冷却耐候钢管从进料机构进入到输送平台,输送平台下沉淹没在冷水槽内冷却,3~5分钟升起输送平台,同时喷淋系统开始喷水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耐候刚光从出料机构进入到输送带机构,然后进行后续步骤;冷水槽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连通的循环喷淋管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冷凝水可以循环利用,从而节约了水资源。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复合过滤装置8包括壳体8-2、与壳体8-2内部连通的进液口8-1和出液口8-3,壳体8-2内部设置有多块过滤网板8-4,过滤网板8-4为蛇形过滤板。所述的喷淋系统9包括与循环喷淋管7连通的主喷淋管9-1,主喷淋管9-1上设置有支喷淋管A9-2和支喷淋管B9-4,支喷淋管A9-2和支喷淋管B9-4下方均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9-3。所述的冷水槽3外壁上设置有辅助支撑进料机构1的复合支撑机构2,所述的复合支撑机构2包括L形支撑板2-2和连接L形支撑板2-2两直角边的加强肋板2-1。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的出料机构12为铰接在冷水槽3边缘的出料板,冷水槽3外壁上设置有带动出料板沿铰接点转动的伸缩气缸13,伸缩气缸13一端与冷水槽3铰接,伸缩气缸13另一端与出料板底部铰接。所述的升降机构10为设置在门型安装架14两端的竖直升降气缸。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冷水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槽(3)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冷水槽(3)内设置有可升降的输送平台(11),所述冷水槽(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平台(11)的门型安装架(14),所述门型安装架(14)内顶部设置有带动输送平台(11)升降的升降机构(10),门型安装架(14)内顶部设置有喷淋系统(9),冷水槽(3)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9)连通的循环喷淋管(7),所述的冷水槽(3)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11)进料端配合的进料机构(1),冷水槽(3)另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11)出料端配合的出料机构(12),出料机构(12)连接有输送带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冷水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槽(3)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冷水槽(3)内设置有可升降的输送平台(11),所述冷水槽(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输送平台(11)的门型安装架(14),所述门型安装架(14)内顶部设置有带动输送平台(11)升降的升降机构(10),门型安装架(14)内顶部设置有喷淋系统(9),冷水槽(3)底部设置有与喷淋系统(9)连通的循环喷淋管(7),所述的冷水槽(3)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11)进料端配合的进料机构(1),冷水槽(3)另一侧设置与输送平台(11)出料端配合的出料机构(12),出料机构(12)连接有输送带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的循环喷淋管(7)上依次设置有控制阀(4)、输送泵(5)和复合过滤装置(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耐候钢管的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过滤装置(8)包括壳体(8-2)、与壳体(8-2)内部连通的进液口(8-1)和出液口(8-3),壳体(8-2)内部设置有多块过滤网板(8-4),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龙文国松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华气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