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及卸灰转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650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及卸灰转运方法,涉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治理技术,包括行走机构、顶升机构和托盘装置和密封封盖装置,密封封盖装置包括非接触设置的上密封盖和扣套,托盘装置包括焚烧灰桶、托架和起落架和重力传感器,焚烧灰桶设置于托架上,起落架设置于托架下方,行走机构用于焚烧灰桶在焚烧工艺内转运,顶升机构包括丝杆传动机构,用于起落架的升降;起落架上设有重力传感器,行走机构上设有位置传感器,还包括用于各部分远程控制的控制器;该装置可实现卸灰系统的准确计量、卸灰过程的有效密封和焚烧灰桶的可控转运,实现卸灰和转运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员工作时间和受照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及卸灰转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治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及卸灰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为实现焚烧灰的收集及为后续焚烧灰处理奠定基础,在固体废物焚烧的工艺整体过程中旋风除尘器及袋滤器均需要对焚烧灰进行卸灰操作并将焚烧灰装入焚烧灰桶暂存。目前固体废物焚烧站卸灰采用将焚烧灰桶人工运送至手套箱排灰口下方后人工将焚烧灰桶与手套箱排灰口对接,打开排灰手套箱排气阀与手套箱中的排灰碟阀将焚烧灰排入灰桶中,通过手套箱观察,待焚烧灰桶中的焚烧灰快满时关闭电机及卸灰阀;关闭卸灰口密闭盖,人工放下灰桶下的液压顶升平台,拉开移动小车将焚烧灰桶从手套箱下方移出。目前国内固体废物焚烧站均存在焚烧灰卸灰速度及重量无法自动化实时控制、焚烧灰桶对接存在缺陷及焚烧灰桶转运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若能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卸灰转运装置及方法,可有效减少人员工作时间和受照时长,保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及卸灰转运方法,可实现卸灰系统焚烧灰的准确计量、卸灰过程的有效密封和焚烧灰桶的可控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顶升机构(2)、托盘装置(3)和密封封盖装置(4),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小车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车轨道(10),所述小车包括车身(11)和行走电机(14)、所述车身(11)底部活动设置有两个主动车轮(13)和两个从动车轮(12),所述行走电机(14)与所述车身(11)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电机(14)为双输出电机,其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主传动轴(15),所述主传动轴(1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主动车轮(13)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车轮(13)和从动车轮(12)均设置所述小车轨道(10)上;所述顶升机构(2)包括电机减速机(21)、顶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焚烧炉的卸灰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顶升机构(2)、托盘装置(3)和密封封盖装置(4),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小车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小车轨道(10),所述小车包括车身(11)和行走电机(14)、所述车身(11)底部活动设置有两个主动车轮(13)和两个从动车轮(12),所述行走电机(14)与所述车身(11)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电机(14)为双输出电机,其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主传动轴(15),所述主传动轴(1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主动车轮(13)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车轮(13)和从动车轮(12)均设置所述小车轨道(10)上;所述顶升机构(2)包括电机减速机(21)、顶升丝杆(22)和若干立柱(25),所述电机减速机(21)和若干所述立柱(25)均固定设置于所述车身(11)的顶面上,所述立柱(25)上固定设置有顶升滑轨(26),所述顶升滑轨(26)上可滑动设置有滑套(27),两个所述立柱(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所述顶升丝杆(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4)通过轴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减速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顶升丝杆(2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传动丝套(23);所述托盘装置(3)包括焚烧灰桶(30)、托架(31)、托盘(32)、若干连接杆(33)、起落架(34)、若干连接件(35)、传动件(36)和若干重力传感器(37),所述托架(31)和托盘(32)通过若干连接杆(33)固定连接,所述焚烧灰桶(30)设置于所述托架(31)上,所述起落架设置于所述托架(31)和托盘(32)之间,所述起落架(34)与所述传动件(36)、重力传感器(37)和连接件(35)均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36)与所述传动丝套(2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件(35)分别与若干所述滑套(27)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封盖装置(4),包括上密封盖(41)、底座(42)和扣套(43),所述上密封盖(41)包括固定连接的法兰盘(411)和管体(412),所述管体(412)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上挡板(413),所述扣套(43)为管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底座(42)固定连接,所述扣套(4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下挡板(44),所述上密封盖(41)设置于所述扣套(43)内,若干所述上挡板(413)与所述下挡板(44)相间设置,所述上挡板(413)与所述扣套(43)的内壁非接触设置,所述下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安然杨家敏王宇坤徐凤莲崔艳敏罗述国何晨石磊雷时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