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59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外壳、锁扣、箱体、滚轮、后轮、底座、稳定装置、光伏板、把手,外壳与锁扣相嵌套,外壳与箱体为一体化结构,把手右侧设有光伏板,箱体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稳定装置包括电机、螺纹杆、导套、活塞、连接杆、齿轮、推出杆、推出板、齿轮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结构上设有稳定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同一轴心的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导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向下挤压液压油,从而带动连接杆向右推出,与此同时螺纹杆旋转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其齿轮条向下带动相连接的推出杆运动,从而带动推出板向右推出,从而使其推出板稳定推出,大大增加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
本技术是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属于载人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行李箱亦称为旅行箱、拉杆箱,是人们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行李较少时,有手提或肩背行李箱,行李较多时,人们只能单纯用手推或拉,比较吃力,特别是较远程行走时很不方便。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327615.5的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前身,机器人前身内设置转向装置和电驱动装置,机器人前身底部设置前置轮,机器人前身底端一侧设置可伸缩底盘;机器人头部,机器人头部活动设置在机器人前身顶部,机器人头部两侧设置可折叠把手,机器人头部上设置智能控制装置;以及机器人后箱,机器人后箱连接在可伸缩底盘一端,机器人后箱底部设置电驱动轮,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载人机器人时,由于原有的载人机器人稳定性差,导致载人机器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以解决现有在使用载人机器人时,由于原有的载人机器人稳定性差,导致载人机器人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外壳、锁扣、箱体、滚轮、后轮、底座、稳定装置、光伏板、把手,所述外壳与锁扣相嵌套,所述外壳与箱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与把手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光伏板安装于后轮上方,所述光伏板下表面与外壳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稳定装置后端与箱体前端相贴合,所述把手右侧设有光伏板,所述箱体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电机、螺纹杆、导套、活塞、连接杆、齿轮、推出杆、推出板、齿轮条,所述电机与螺纹杆同一中心线,所述螺纹杆与导套相嵌套,所述导套与活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塞与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齿轮条相啮合,所述推出杆右侧设有推出板,所述推出杆与齿轮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条安装于导套右侧,所述螺纹杆右侧设有推出板,所述齿轮安装于后轮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后轮安装于底座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稳定装置底部与底座顶部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推出板下方设有后轮。进一步地,所述后轮直径为6cm。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304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为铝合金,硬度高。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结构上设有稳定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同一轴心的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导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向下挤压液压油,从而带动连接杆向右推出,与此同时螺纹杆旋转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其齿轮条向下带动相连接的推出杆运动,从而带动推出板向右推出,从而使其推出板稳定推出,大大增加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稳定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锁扣-2、箱体-3、滚轮-4、后轮-5、底座-6、稳定装置-7、光伏板-8、把手-9、电机-701、螺纹杆-702、导套-703、活塞-704、连接杆-705、齿轮-706、推出杆-707、推出板-708、齿轮条-7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外壳1、锁扣2、箱体3、滚轮4、后轮5、底座6、稳定装置7、光伏板8、把手9,所述外壳1与锁扣2相嵌套,所述外壳1与箱体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1与把手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光伏板8安装于后轮5上方,所述光伏板8下表面与外壳1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稳定装置7后端与箱体3前端相贴合,所述把手9右侧设有光伏板8,所述箱体3与外壳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电机701、螺纹杆702、导套703、活塞704、连接杆705、齿轮706、推出杆707、推出板708、齿轮条709,所述电机701与螺纹杆702同一中心线,所述螺纹杆702与导套703相嵌套,所述导套703与活塞7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塞704与连接杆7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杆702与齿轮706相啮合,所述齿轮706与齿轮条709相啮合,所述推出杆707右侧设有推出板708,所述推出杆707与齿轮条70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条709安装于导套703右侧,所述螺纹杆702右侧设有推出板708,所述齿轮706安装于后轮5上方,所述后轮5安装于底座6上方,所述稳定装置7底部与底座6顶部相贴合,所述推出板708下方设有后轮5,所述后轮5直径为6cm,所述底座6采用304不锈钢,耐腐蚀,所述滚轮4采用铝合金,硬度高。本专利所说的齿轮706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所述电机701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电机701带动同一轴心的螺纹杆702旋转,从而带动导套70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704向下挤压液压油,从而带动连接杆705向右推出,与此同时螺纹杆702旋转带动齿轮706旋转,从而使其齿轮条709向下带动相连接的推出杆707运动,从而带动推出板708向右推出,从而使其推出板708稳定推出,大大增加稳定性。本技术解决了在使用载人机器人时,由于原有的载人机器人稳定性差,导致载人机器人损坏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结构上设有稳定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同一轴心的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导套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向下挤压液压油,从而带动连接杆向右推出,与此同时螺纹杆旋转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其齿轮条向下带动相连接的推出杆运动,从而带动推出板向右推出,从而使其推出板稳定推出,大大增加稳定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外壳(1)、锁扣(2)、箱体(3)、滚轮(4)、后轮(5)、底座(6)、稳定装置(7)、光伏板(8)、把手(9),所述外壳(1)与锁扣(2)相嵌套,所述外壳(1)与箱体(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1)与把手(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光伏板(8)安装于后轮(5)上方,所述光伏板(8)下表面与外壳(1)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稳定装置(7)后端与箱体(3)前端相贴合,所述把手(9)右侧设有光伏板(8),所述箱体(3)与外壳(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电机(701)、螺纹杆(702)、导套(703)、活塞(704)、连接杆(705)、齿轮(706)、推出杆(707)、推出板(708)、齿轮条(709),所述电机(701)与螺纹杆(702)同一中心线,所述螺纹杆(702)与导套(703)相嵌套,所述导套(703)与活塞(7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塞(704)与连接杆(7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杆(702)与齿轮(706)相啮合,所述齿轮(706)与齿轮条(709)相啮合,所述推出杆(707)右侧设有推出板(708),所述推出杆(707)与齿轮条(70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条(709)安装于导套(703)右侧,所述螺纹杆(702)右侧设有推出板(708),所述齿轮(706)安装于后轮(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行李箱载人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外壳(1)、锁扣(2)、箱体(3)、滚轮(4)、后轮(5)、底座(6)、稳定装置(7)、光伏板(8)、把手(9),所述外壳(1)与锁扣(2)相嵌套,所述外壳(1)与箱体(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1)与把手(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光伏板(8)安装于后轮(5)上方,所述光伏板(8)下表面与外壳(1)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稳定装置(7)后端与箱体(3)前端相贴合,所述把手(9)右侧设有光伏板(8),所述箱体(3)与外壳(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电机(701)、螺纹杆(702)、导套(703)、活塞(704)、连接杆(705)、齿轮(706)、推出杆(707)、推出板(708)、齿轮条(709),所述电机(701)与螺纹杆(702)同一中心线,所述螺纹杆(702)与导套(703)相嵌套,所述导套(703)与活塞(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巍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维顶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