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行车安全辅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安全保护措施越来越完善。车辆的自动感应大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动感应大灯使得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光线变暗时前大灯能够自动亮起,而当光线变亮时自动熄灭。这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驾驶员的车辆操控强度,提升车辆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减少了行车安全隐患,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驾驶员在天刚刚黑的时候都忽略了开启大灯,常常在视线非常不好的情况下才想到要开启大灯。现有自动感应大灯控制主要基于光敏元件传感器来感应光线强度,据此向控制器发出电子信号以决定是否开启或关闭车辆的大灯。由于光敏元件只获取光强信息,对光源的识别度不高,因此很容易产生车灯控制错误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容易误判,因为即使是夜晚,当有光线照射到光敏元件时,控制器可能误认为当前为白天而不开启大灯,比如对向车道大灯持续一段时间照射到光敏元件的情况;二是灵敏度问题,有些车灯十分灵敏,即使穿过高架桥时的一点点黑暗都会点亮大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车辆行驶方向前方视野的图像P;对图像P进行处理,获得灰度化图像G;评估当前视野图像的昏暗程度,该昏暗程度以昏暗度评估值ω来表示,昏暗度评估值ω通过计算求取灰度图像G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对于驾驶员视野集中点的加权值来获得;根据昏暗度评估值ω是否达到阈值α来控制大灯的开启或关闭;当达到阈值α大灯开启时,再根据昏暗程度即昏暗度评估值ω的大小生成和输出大灯亮度调节信号,以此调节大灯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车辆行驶方向前方视野的图像P;对图像P进行处理,获得灰度化图像G;评估当前视野图像的昏暗程度,该昏暗程度以昏暗度评估值ω来表示,昏暗度评估值ω通过计算求取灰度图像G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对于驾驶员视野集中点的加权值来获得;根据昏暗度评估值ω是否达到阈值α来控制大灯的开启或关闭;当达到阈值α大灯开启时,再根据昏暗程度即昏暗度评估值ω的大小生成和输出大灯亮度调节信号,以此调节大灯亮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昏暗度评估值ω计算公式为:其中:x0和y0表示驾驶员视线集中点O在灰度图像G中的列和行,w和h分别表示灰度图像G的像素总宽度和总高度,g(x,y)表示灰度图像G的第x列、第y行像素点的灰度值,r(x,y)表示灰度图像G的第x列、第y行像素点相对于驾驶员视线集中点O(x0,y0)的距离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调节信号的信号功率与ω值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当ω=1时产生使大灯为最亮状态的信号功率;且所述亮度调节信号功率ρ根据昏暗度评估值ω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其中Min对应点亮车灯的最小功率值,Max对应车灯达最大亮度时的功率值,α为阈值。4.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系统开关,用于人为开启或关闭系统;电源模块,用于为系统及各模块供电;图像采集模块,用于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Δ采集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视野图像P;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P,并对图像P进行降噪和灰度化处理获得灰度图像G;昏暗度评估器,用于评估当前图像的昏暗程度,根据灰度图像G中各像素点相对于驾驶员的视野集中点的灰度加权值来获得昏暗度评估值ω;开闭控制模块,根据昏暗度评估值ω是否达到给定阈值α来生成大灯开启和关闭信号。亮度调节模块,根据昏暗度评估值ω来生成大灯亮度调节信号,信号功率与ω大小成正比关系;驱动模块,用于将上述车灯开启、关闭信号以及亮度调节信号传输作用到车辆大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延时关闭计时器,用于延时关闭车辆大灯的控制信号,该延时关闭计时器的延时时间T通过延时时间调节按钮进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灵敏度调节按钮,用于调节大灯开启的阈值α。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车载视觉的车辆大灯调节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当车辆启动时,本系统自动启动,首先进行初始化;第一步,图像采集模块按一定的时间间隔Δ连续采集车辆行驶方向前方视野的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铭恩,罗宁,袁彬淦,倪晶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