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便利调节的推拉移门用双滑轮组件,包括壳体(61)以及设置于壳体(61)内的滑轮架(66)和设置于滑轮架(66)内的滑轮体(46),使滑轮体(46)突出于壳体(61)底部,其特征在于壳体(61)后部自上至下纵向开设有调节槽(63),调节槽(63)的底部为壳体前后端的连接部(64),壳体(61)的后端设有一螺孔(65),于螺孔(65)上螺设一螺钉(19),螺钉(19)推顶着调节槽(63)的前内壁;滑轮架(66)的两侧壁各有三个孔,前后两个为滑轮体轴孔(67),中间为滑轮架(66)的平衡轴孔(68),滑轮体(46)轮轴两端穿置于滑轮架(66)前后二个滑轮体轴孔(67)内,滑轮架(66)用平衡轴(45)穿置于壳体(61)内。(*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拉移门用双滑轮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便利调节的推拉移门闭合密封性的双滑轮组件。适合于一般推拉移门安装使用。属建筑结构件
技术介绍
图1所示是目前较常见的用在推拉移门上的滑轮组件10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是由图2所示的一金属片冲落、拉伸、弯绕而制成的壳体主体架11与另一金属片经过冲落、弯绕而制成的壳体辅助架12经过焊接工艺将两者按图2所示状态连接在一起成为滑轮组件的壳体、由图3所示的由一金属片经过冲落、冲孔、拉伸、攻丝、弯绕而制成的移位架20、和由图4组成的由一金属片经过冲落、冲孔、弯绕制成的双滑轮架30及图5所示的二个滑轮体46与图7所示的平衡轴45所组成。弯绕成型的金属主体架11的两侧分别拉伸出四个向内凹陷的凸坛13以便使移位架20能在此向内凸起的凸坛下边滑动移位如图1所示。在金属主体架11尾部的上端又冲制出一个向上延伸的小平面14,以便能将双滑轮组件10如图1所示那样在推拉移门的下横料40的上隔板41的缺口42内作纵向定位。所以,当要将金属双滑轮组件10装入推拉移门的下横料40内前,首先必须要将下横料46的上隔板41上冲制出一个如图1所示的缺口42。不然金属主体架11尾部向上延伸的小平面14将会使壳体尾部突出而影响推拉移门下横料40与移门的边框竖料的拼接。在弯绕成型的金属主体架11二侧下部各冲制出一个倾斜一定角度的长腰形孔15,以便能使组装后的双滑轮组件10的壳体11、12与移位架20的不同方向倾斜的长腰形孔22组成双滑轮架30的平衡轴45的支承孔。调正两相反方向倾斜长腰形孔的位置就能调整平衡轴45的中心位置的高度。在金属主体架11的后部平面又冲制出一个8形螺钉定位孔15,以便能使定位螺钉19能在此孔中定位。如图3所示的在一金属片冲制弯绕而成的移位架20的两侧壁各冲制出一个与金属主体架11相反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长腰形孔22,以便能使组装后的双滑轮组件10的滑轮架30的平衡轴45穿入其中。在金属移位架20的后部平面又拉伸出一个孔并用螺纹丝锥加工出一个内螺纹孔21,以便能使组装后的金属双滑轮组件10用螺钉19调节其相应位置。在如图4所示的由一金属片冲制弯绕而成的双滑轮架30的两侧各冲制出三个孔,其中中间一个孔为双滑轮架30的平衡轴孔31,以便组装后的双滑轮组件10安装在推拉移门50的下横料40内时,能在移门的重力作用下调整两个滑轮的接触点。其余二个孔为尼龙滑轮体的轴孔22。这种一种类型的金属滑轮组件10,在推拉移门上使用时,虽然可以达到推拉移门能滑行移动的效果,但在实际使用中仍会因一些外在的因素的存在,需要作滑轮组件高低的调整。当推拉移门扇50安装在门框内时,经常会出现如图7所示的倾斜状缝隙C。此时为了达到安装推拉移门的美观和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将该缝隙C加以清除,方能确保推拉移门扇的边框竖料51与门框边缘立料52之间平行接触闭合密封无缝隙。由于门扇、门框已加工成型是无法调整的,解决的方法也只有剩下了调整安装在门框里的推拉移门下横料40内的两个滑轮组件10的位置高度,以便推拉移门扇的边框竖料51与门框边缘立料52保持平行接触闭合密封无缝隙。然而,要达到安装在推拉移门扇50的下横料40内的滑轮组件10高度的调节,以消除推拉移门扇的边框竖料51与门框边缘立料52间缝隙,只有将推拉移门扇50的下横料40一侧的滑轮组件10进行调整滑轮体46的高低,使推拉移门扇一侧略为上升或下降,以达到消除缝隙C的目的。至此,前述之滑轮组件10要借助调节螺钉19来调节滑轮体46的高低予以调整推拉移门扇50一侧的高低。由于在金属移动架20后部螺钉孔是靠金属片冲孔拉伸并用螺纹丝锥攻丝加工而成。其必定存在壁薄、螺纹丝扣短而细的实际状况,故在调整时极易“烂牙”而失去调整的功效。故其有存在调整不可靠的隐患缺点之一外,金属滑轮组件的构件基体上都是金属材质制成。当推拉移门在使用的过程中长久的日晒雨淋,极易生锈腐蚀,以至不能长久保持其使用性能是其缺点之二,缺点之三是金属滑轮组件10之壳体11、12、移动架20、滑轮架30的结构形状极为复杂,在制造工艺上要经过多道冲压、弯曲、冲孔、拉伸、攻丝、焊接等工序方能弯绕加工成型。制造成本相应就高。缺点之四为滑轮组件10在推拉移门扇50的下横料40的上隔板41下安装时,下横料40的上隔板41还需事先特意冲制出一个能容纳滑轮组件的金属主体架11的尾部上端的小平面14,以保证滑轮组件10在此作纵向定位而不影响门扇下横料40与边框竖料51的拼接。这样,在门扇的制作过程中,又增加了一个制造工序,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简化滑轮组件构造、调整可靠、不会生锈、制造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的可便利调节的推拉移门用滑轮组件。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可便利调节的推拉移门用双滑轮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滑轮架和设置于滑轮架内的滑轮体,其特点是壳体后部自上至下纵向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底部为壳体前后端的连接部,壳体的后端设有一螺孔,于螺孔上螺设一螺钉,螺钉推顶着调节槽的前内壁;滑轮架的两侧壁各有三个孔,前后两个为滑轮体轴孔,中间为滑轮架的平衡轴孔,滑轮体轮轴两端穿置于滑轮架前后二个滑轮体轴孔内,滑轮架用平衡轴穿置于壳体内。当滑轮组件装入推拉移门扇内,只要旋转螺钉,螺钉顶推调节槽的前内壁,就可使滑轮组件以壳体前后端的连接旋转点为旋转中心作一圆弧形移位,相对的二个滑轮体也随壳体的前端部同时移位,即可完成滑轮组件所在位置高低调整,而便捷地达到消除门扇与门框间出现倾斜缝隙,使推拉移门的闭合密封性达到相应技术条件和要求。壳体的后部的高度和厚度相应于推拉移门下横料型腔的内腔尺寸。装配时,稍加拍入即可横向定位。本技术简化了滑轮组件构造,壳体和滑轮架采用工程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另外也使改进后的滑轮组件可以直接插入于推拉移门扇下横料内以尺寸过盈配合而作横向定位。在壳体的前端下部延伸了一段定位片,定位片与下横料下隔板的开口槽接触即可纵向定位。以便滑轮组件在下横料内作纵向定位。本技术可直接调节滑轮组件的高低,使滑轮组件产生不同的倾斜角来改变其位置高度,从而达到调整便利的效果。由于采用工程塑料作滑轮组件的壳体和滑轮架,尼龙材质作滑轮体,使滑轮轴与滑轮架的轴孔产生自润滑,使推动移门更轻便灵活。且不会有锈蚀之后顾之忧。本技术使推拉移门用滑轮组件构造设计更趋合理,大大缩短了制造滑轮组件的加工时间,尤其是缩短了壳体和滑轮架的加工时间和改变了壳体和滑轮架的制造方法,提高了滑轮组件使用可靠性和调节便利的功能。又由于采用滑轮组件壳体前端定位片的纵向定位,减少了门扇下横料的加工工序,更有利用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未改进前滑轮组件与下横料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未改进前滑轮组件的金属壳体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未改进前滑轮组件的金属移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未改进前滑轮组件的金属滑轮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滑轮体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平衡轴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未改进前滑轮组件与推拉门扇安装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与下横料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之滑轮组件的壳体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之滑轮架的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旺,
申请(专利权)人:吴定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