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红外雷达吸波织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37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43
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红外雷达吸波织物及制备方法,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包括层叠、且粘合在一起的红外吸波丝层、雷达吸波丝层,其中,红外吸波丝层主要是由红外吸波共混物制成的红外吸波纺丝组成,雷达吸波丝层主要是由雷达吸波共混物制成的雷达吸波纺丝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外雷达吸波织物包括红外吸波丝层、雷达吸波丝层和碳纤维反射层依次层叠设置,且粘合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及红外雷达吸波织物的结构一体化,具有柔性高、质量轻,抗压缩、耐疲劳性好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及红外雷达吸波织物的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红外雷达吸波织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波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红外雷达吸波织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实现兼容雷达吸波与红外吸波的技术方案多是在雷达吸波涂层的表面再涂覆一层红外吸波涂层形成复合涂层,红外吸波涂层既能满足低发射率的要求,又能让雷达波顺利穿透该涂层,在进入雷达吸波涂层被有效损耗,从而整个复合涂层实现对红外和雷达的兼容吸波。复合涂层一般采用涂层涂覆的方式制作,这种方式不仅施工周期长、效率低,而且会使用大量溶剂型涂料,在喷涂时造成高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不符合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另外,为了满足红外雷达吸波功能性的使用要求,复合涂层厚度一般都在1.5mm以上,导致复合涂层的柔韧性及耐反复疲劳性较差,不适应吸波材料“薄、宽、轻、强”的应用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及红外雷达吸波织物,其结构一体化,具有柔性高、质量轻,抗压缩、耐疲劳性好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层叠、且粘合在一起的红外吸波丝层、雷达吸波丝层,其中,所述红外吸波丝层主要是由红外吸波共混物制成的红外吸波纺丝组成,所述红外吸波共混物包括混合在一起的红外吸收剂和高分子树脂,所述雷达吸波丝层主要是由雷达吸波共混物制成的雷达吸波纺丝组成,所述雷达吸波共混物包括混合在一起的雷达吸波剂和高分子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层叠、且粘合在一起的红外吸波丝层、雷达吸波丝层,其中,所述红外吸波丝层主要是由红外吸波共混物制成的红外吸波纺丝组成,所述红外吸波共混物包括混合在一起的红外吸收剂和高分子树脂,所述雷达吸波丝层主要是由雷达吸波共混物制成的雷达吸波纺丝组成,所述雷达吸波共混物包括混合在一起的雷达吸波剂和高分子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波丝层的厚度为0.5mm~1mm;所述雷达吸波丝层的厚度为2.5mm~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波丝层是由所述红外吸波纺丝编织而成;所述雷达吸波丝层是由所述雷达吸波纺丝铺设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波共混物中所述红外吸收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30%;所述雷达吸波共混物中所述雷达吸波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雷达吸波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波共混物和所述雷达吸波共混物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伟邹如荣魏凌云谢云李木银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