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和数控立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36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和数控立车。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夹持装置包括:一定位单元,待加工工件套装在定位单元上;一驱动单元,与定位单元同轴设置并贯穿定位单元,其中,驱动单元能够在定位单元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以挤压定位单元,并引起定位单元的直径改变,在定位单元的直径增加的情况下,定位单元在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涨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待加工工件精确定位、加工成品的跳动公差难以满足相关要求的技术问题,并且夹持装置自身操作简单便捷,节约了上下工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装置和数控立车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以及包括这种夹持装置的数控立车。
技术介绍
电机一般采用带轴承的铸铁端盖,端盖上具有安放轴承的轴承室以及与机座配合的止口。端盖起着支承转动部分、确定转子与定子相对位置、保护电机内部和导风的作用。此处加工的止口为客户使用的止口,客户使用止口用于安装电机与其自有设备连接。由于很多类型的电机、例如IE3-1MB-0D-3B防爆电机的B5/B14类端盖法兰平面及止口跳动公差要求高,现有车间工艺无法满足图纸要求,装配后端盖法兰止口跳动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为了满足跳动要求,通常在将端盖装配在电机上之后才进行切削加工,但这种处理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除此之外,特别的是,由于安装后轴承的游隙及端面安装间隙,装配后加工,加工过程不稳定(包括轴向窜动、径向不平衡),由此造成端盖表面易产生振纹,造成报废。此外,在对端盖进行单独加工时,通常采用人工压紧的方式进行端盖法兰面精加工。但是这种方式夹具止口与端盖定位止口有间隙,且端盖定位止口公差较大,这样端盖法兰侧止口跳动便无法得到稳定保证。另外手动压紧效率低,上下工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夹持装置和数控立车,用于解决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待加工工件精确定位、加工成品的跳动公差难以满足相关要求的技术问题,并且夹持装置自身操作简单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夹持装置包括:一定位单元,待加工工件套装在定位单元上;一驱动单元,与定位单元同轴设置并贯穿定位单元,其中,驱动单元能够在定位单元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以挤压定位单元,并引起定位单元的直径改变,在定位单元的直径增加的情况下,定位单元在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涨紧。以这样的方式,通过驱动单元提供机械挤压力来改变定位单元的直径,使得定位单元在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涨紧。由此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待加工工件精确定位、加工成品的跳动公差难以满足相关要求的技术问题,并且夹持装置自身操作简单便捷,节约了上下工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还包括一脱出单元,驱动单元在往复运动中将脱出单元朝向定位单元挤压,并引起定位单元的直径减小,定位单元在内腔中收缩。以这样的方式,通过驱动单元提供机械挤压力,不仅能在固定过程中将定位单元涨紧在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还能在上下工件的过程中方便快捷地将已经加工好的工件、例如经过切削的电机端盖从夹持装置上取下。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包括:一拉杆,在拉杆的一端形成有抵压盘;一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一端形成有止挡盘。定位单元位于抵压盘和止挡盘之间,拉杆沿轴向贯穿定位单元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此处,拉杆和抵压盘为一体部件,连接杆和止挡盘同样也为一体部件,它们能分别由整根轴承钢棒料车削成型,以满足拉杆的强度要求。对于这种拉杆以及连接杆而言,用于对其进行牵引的车床液压缸的拉力设定为0.5Mpa~0.6Mpa左右。以这样的方式,在固定过程中、例如在夹紧待加工工件的过程中,拉杆进行轴向下拉的运动,以利用抵压盘挤压定位单元;而止挡盘在上下工件的过程中能向定位单元提供轴向向上的挤压力,以促动脱出单元。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位单元包括:一胀套;一中空的锥度芯轴,具有锥体和承载锥体的芯轴基部。胀套轴向地套装在锥体上。以这样的方式,胀套和锥度芯轴作为膨胀部件组合使用。胀套在顶部受到轴向压力时沿锥度芯轴向下运动,锥度芯轴逐渐增加的结构将胀套径向撑开,引起胀套的直径增大,最终使得胀套自锁在锥度芯轴上。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脱出单元包括:一顶出环;至少一个顶出销,延伸穿过芯轴基部并夹持在顶出环和止挡盘之间。顶出环轴向地套装在锥体上,并位于胀套和芯轴基部之间。以这样的方式,顶出销经过顶出环向胀套提供轴向向上的挤压力,以便使胀套脱离自锁状态,而无需人工进行干预。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抵压盘与胀套未接触的情况下,胀套与顶出环在轴向上彼此分离;在抵压盘同时接触胀套和锥度芯轴时,胀套的直径为最大值。以这样的方式,胀套在被抵压盘挤压时的轴向运动距离匹配于自身直径需要达到的额定值,以确保对将待加工工件牢固地定位在定位单元上。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位单元在锥度芯轴的轴向后方还包括:一基板,承载芯轴基部,基板具有一中央通孔和至少一个偏心通孔;一主轴连接板,承载基板,主轴连接板具有环绕止挡盘的装配孔。在此,止挡盘被装配孔的内壁环绕,但并不接触该内壁。主轴连接板在与机床主轴连接时,装配孔的内部限定出锥形容纳部,以便于主轴连接板与主轴鼻端连接,标准车床主轴鼻端为短锥面和大平面。以这样的方式,主轴连接板为夹持装置提供了与机床主轴连接的途径,提高了整个夹持装置的安装便利性以及控制精确性。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位单元还包括:保护环,其支撑在芯轴基部上,径向上环绕胀套和顶出环。保护环在背离基板的一侧具有径向向内伸出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限定出的圆面积大于内腔的横截面。以这样的方式,保护环为脱出单元提供了周向的保护。由于保护环轴向顶面上具有径向向内伸出的环形凸缘,因此还能有利地为定位单元提供保护,并且不会对胀套的运动产生阻碍。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还包括:固定环,支撑在基板上并且径向上环绕保护环,固定环的顶部边缘用作用于待加工工件的定位面;挡销,挡销的一端插入在顶部边缘上的定位孔中,挡销的另一端插入待加工工件的孔中。以这样的方式,在胀套的作用下,待加工工件、例如电机端盖的止口平面与定位平面紧密贴合。另外借助于挡销能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周向定位,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在定位单元上旋转。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固定环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流口。以这样的方式,在加工过程中流入夹持装置中的冷却液或冲洗液能被顺利地排出,确保夹持装置的正常运行。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锥度芯轴还具有一芯轴凸起,芯轴凸起从芯轴基部轴向地伸入并定位在中央通孔中;连接杆还具有一形成在止挡盘上的环形法兰,环形法兰与芯轴凸起相对置地伸入中央通孔中。拉杆的自由端部在轴向上穿过芯轴凸起并固定在一由环形法兰限定出的凹槽中。以这样的方式,锥度芯轴利用芯轴凸起定向地固定在基板中。贯穿锥度芯轴的拉杆的自由端被限定在连接杆的轴向顶端的凹槽中,由此确保了拉杆和连接杆彼此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是液压驱动单元。以这样的方式,操作者借助于液压动力能够轻松地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在夹持装置上并且同样能将加工好的工件从夹持装置上迅速并且顺利地取下。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胀套具有与锥体相同的锥度。以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胀套迅速并且精准地在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涨紧。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锥度为12度。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满足胀套的自锁条件,以保证胀套在横向切削力的作用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10)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0)包括:一定位单元(100),所述待加工工件套装在所述定位单元(100)上;一驱动单元(200),与所述定位单元(100)同轴设置并贯穿所述定位单元(100),其中,所述驱动单元(200)能够在所述定位单元(100)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以挤压所述定位单元(100),并引起所述定位单元(100)的直径改变,在所述定位单元(100)的直径增加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单元(100)在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涨紧。

【技术特征摘要】
1.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10)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0)包括:一定位单元(100),所述待加工工件套装在所述定位单元(100)上;一驱动单元(200),与所述定位单元(100)同轴设置并贯穿所述定位单元(100),其中,所述驱动单元(200)能够在所述定位单元(100)的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以挤压所述定位单元(100),并引起所述定位单元(100)的直径改变,在所述定位单元(100)的直径增加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单元(100)在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内腔中涨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0)还包括一脱出单元(300),所述驱动单元(200)在所述往复运动中将所述脱出单元(300)朝向所述定位单元(100)挤压,并引起所述定位单元(100)的直径减小,所述定位单元(100)在所述内腔中收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00)包括:一拉杆(210),在所述拉杆(210)的一端形成有抵压盘(211);一连接杆(220),在所述连接杆(220)的一端形成有止挡盘(221),其中,所述定位单元(100)位于所述抵压盘(211)和所述止挡盘(221)之间,所述拉杆(210)沿轴向贯穿所述定位单元(100)并与所述连接杆(22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100)包括:一胀套(110);一中空的锥度芯轴(120),具有锥体(121)和承载所述锥体(121)的芯轴基部(122),其中,所述胀套(110)轴向地套装在所述锥体(12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出单元(300)包括:一顶出环(310);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刘新成袁陈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