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6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包括:套筒、锥形内芯、弹簧压盖、套筒压盖、调节螺丝、柱销螺栓、螺旋弹簧及紧定螺丝;套筒的侧壁上设于变形缝,锥形内芯设有容置腔及调节螺丝安装孔及柱销螺栓安装孔。套筒套设在锥形内芯上,套筒压盖设于套筒的上方,弹簧压盖设于套筒中,调节螺丝穿过套筒压盖、弹簧压盖与调节螺丝安装孔螺纹配合连接,柱销螺栓穿过套筒压盖、弹簧压盖紧固在柱销螺栓安装孔中;螺旋弹簧套设在柱销螺栓上;紧定螺丝穿过套筒压盖紧固在弹簧压盖中。本夹具通过锥形内芯与套筒内壁的锥度配合的变化使套筒的外径发生变化从而涨紧或放松轴套,装夹速度快,定位准确,且套筒在使用中不容易产生磨损,零件的加工精度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
技术介绍
在模具零件制造技术中常常用到轴套,轴套与其他零件常采用间隙配合组装,且间隙比小,因此轴套的加工精度尤为重要。轴套是中空环状体,加工时需要用到夹具。现有装夹轴套用夹具一般包括夹具体及压靠装置,使用时,先将轴套套在夹具体上,再通过压靠装置将轴套压紧完成装夹。现有夹具装夹轴套时间长、定位不精确,且长时间使用时夹具体产生磨损,导致轴套加工时精度达不到要求,影响轴套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能实现轴套的快速装夹和自动定位,零件的加工精度高。能解决普通夹具因长期使用,夹具外径磨损导致夹具功能失效,能根本解决因配合间隙误差而导致加工累计公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包括:套筒,其内壁呈锥形,小径端侧壁径向向内翻折形成圆环状的第一安装部,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端开口的变形缝;锥形内芯,可滑动地套设在套筒中,其外周面与套筒内壁锥度配合,其顶面与套筒的第一安装部设有可滑动间距;锥形内芯的小径端中心部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底部的中心部轴向开设有调节螺丝安装孔,容置腔底部的外缘部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柱销螺栓安装孔;弹簧压盖,设于套筒中,其上侧面贴合第一安装部的下侧面;弹簧压盖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外缘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及至少两个紧定螺丝安装孔;套筒压盖,其外径不大于套筒外径,下端径向向内收缩形成圆形凸台,围绕圆形凸台的套筒压盖的下侧面形成第二安装面,套筒压盖设于套筒的上方,圆形凸台穿过第一安装部其外周面与第一安装部的内周面间隙配合,第二安装面的下侧面与第一安装部的上侧面贴合;套筒压盖的中心部设有第三通孔,外缘部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通孔及至少两个阶梯状第五通孔;调节螺丝,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其外螺纹与调节螺丝安装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螺丝可在调节螺丝安装孔中上下移动,其头部抵靠在套筒压盖的外侧面;柱销螺栓,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紧固在柱销螺栓安装孔中;螺旋弹簧,套设在柱销螺栓上,其上端抵靠弹簧压盖的下侧面,下端抵靠锥形内芯容置腔的底面;紧定螺丝,穿过第五通孔紧固在紧定螺丝安装孔中,其头部抵靠第五通孔的台阶面。本夹具使用时:首先按以下步骤安装好夹具:第一步,先将锥形内芯的容置腔朝上竖直固定在夹具转台上,将柱销螺栓紧固在柱销螺栓安装孔中,在柱销螺栓上套装螺旋弹簧;第二步,使弹簧压盖的第二通孔穿过柱销螺栓,将弹簧压盖置于螺旋弹簧的上端;第三步,将套筒套装在锥形内芯上,套筒与锥形内芯的中心线重合,套筒的内壁与锥形内芯相适配;第四步,使套筒压盖的第四通孔穿过柱销螺栓,圆形凸台穿过套筒的第一安装部,将套筒压盖置于套筒的上侧;第五步,将调节螺丝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旋入调节螺丝安装孔中;将紧定螺丝穿过第五通孔紧固在紧定螺丝安装孔中,此时,弹簧压盖的上侧面贴合套筒的第一安装部的下侧面;套筒压盖的第二安装面贴合套筒的第一安装部的上侧面;螺旋弹簧处于轻度压缩状态,至此完成夹具的组装。夹具安装好后,使用时,将待加工轴套套在套筒的外周面上,轴套的中心与套筒的中心重合;用扳手使调节螺丝向调节螺丝安装孔中运动,调节螺丝带动套筒、套筒压盖、弹簧压盖一起向锥形内芯移动,螺旋弹簧受压,由于锥形内芯与套筒内壁的锥度配合,套筒侧壁的变形缝即被锥形内芯逐渐涨大,套筒外径变大,将轴套牢固地涨紧固定在夹具上。轴套加工完成后,用扳手使调节螺丝反向运动,在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套筒、套筒压盖、弹簧压盖一起向远离锥形内芯的方向移动,锥形内芯与套筒内壁的间隙逐渐增大,套筒侧壁的变形缝恢复原状,套筒外径变小,将轴套从套筒中取出。本技术的夹具通过锥形内芯与套筒内壁的锥度配合的变化使设有变形缝的套筒的外径发生变化涨紧或放松轴套,装夹速度快,定位准确,且套筒在使用中不容易产生磨损,零件的加工精度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壁的锥度为:0°<α≤10°锥度过小套筒形变量低,锥度过大则套筒壁过厚不易产生形变。此锥度的选取依照零件加工余量,加工转数,零件高度而定。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两端开口。采用两端开口的变形缝,设计简单且可满足使用要求。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共有两种,一种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另一种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两种变形缝交错设置。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使套筒形变时受力均匀,且适于要求有较大形变量的夹具。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锥形内芯设有与滑动槽相对应的限位螺丝孔,限位螺钉穿过滑动槽紧固在限位螺丝孔中,锥形内芯可带动限位螺钉沿滑动槽上下滑动。采用这样的设计可进一步保证套筒与锥形内芯在移动过程中同心度偏差小,进一步保证了轴套与套筒的同心度。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开设在变形缝中。采用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内芯的下端设有定位法兰,定位法兰用于将锥形内芯固定在夹具转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还包括护套法兰,护套法兰固定安装在定位法兰的上侧面。护套法兰用于保护在加工轴套的过程中有金属碎屑掉进夹具,磨损套筒及锥形内芯。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及锥形内芯均由弹簧钢制成。弹簧钢有较好的弹性,易于产生形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的俯视图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夹紧轴套时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套筒运动的方向)。图5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放松轴套时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套筒运动的方向)。图6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俯视图,图6(b)为图(a)C-C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的锥形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俯视图,图7(b)为图7(a)D-D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的弹簧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俯视图,图8(b)为图8(a)E-E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1的夹具的套筒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9(a)为俯视图,图9(b)为图9(a)G-G方向的剖视图,图9(c)为图9(a)F-F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2的夹具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0(a)为俯视图,图10(b)为图10(a)H-H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夹具进行说明。(1)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包括:套筒1、锥形内芯2、弹簧压盖3、套筒压盖4、调节螺丝5、柱销螺栓6、螺旋弹簧7、紧定螺丝8、定位法兰9及护套法兰10。套筒1的结构设计为:如图6(a)、(b)所示,套筒1的横截面呈圆环形,纵截面的内壁呈圆锥形,包括外周面101及内周面102(内壁)。外周面101与内周面102组成侧壁11,侧壁11在内周面的小径端径向向内翻折形成圆环状的第一安装部12。在本实施例中锥度为5°。在本实施中,侧壁11自上而下贯穿其壁厚开设两种变形缝,变形缝111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变形缝112的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变形缝111及变形缝112共8条,交错开设。在变形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其内壁呈锥形,小径端侧壁径向向内翻折形成圆环状的第一安装部,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端开口的变形缝;锥形内芯,可滑动地套设在套筒中,其外周面与套筒内壁锥度配合,其顶面与套筒的第一安装部设有可滑动间距;锥形内芯的小径端中心部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底部的中心部轴向开设有调节螺丝安装孔,容置腔底部的外缘部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柱销螺栓安装孔;弹簧压盖,设于套筒中,其上侧面贴合第一安装部的下侧面;弹簧压盖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外缘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及至少两个紧定螺丝安装孔;套筒压盖,其外径不大于套筒外径,下端径向向内收缩形成圆形凸台,围绕圆形凸台的套筒压盖的下侧面形成第二安装面,套筒压盖设于套筒的上方,圆形凸台穿过第一安装部其外周面与第一安装部的内周面间隙配合,第二安装面的下侧面与第一安装部的上侧面贴合;套筒压盖的中心部设有第三通孔,外缘部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通孔及至少两个阶梯状第五通孔;调节螺丝,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其外螺纹与调节螺丝安装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螺丝可在调节螺丝安装孔中上下移动,其头部抵靠在套筒压盖的外侧面;柱销螺栓,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紧固在弹性柱销螺栓安装孔中;螺旋弹簧,套设在柱销螺栓上,其上端抵靠弹簧压盖的下侧面,下端抵靠锥形内芯容置腔的底面;紧定螺丝,穿过第五通孔紧固在紧定螺丝安装孔中,其头部抵靠第五通孔的台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夹轴套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其内壁呈锥形,小径端侧壁径向向内翻折形成圆环状的第一安装部,侧壁上自上而下开设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端开口的变形缝;锥形内芯,可滑动地套设在套筒中,其外周面与套筒内壁锥度配合,其顶面与套筒的第一安装部设有可滑动间距;锥形内芯的小径端中心部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置腔,容置腔底部的中心部轴向开设有调节螺丝安装孔,容置腔底部的外缘部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柱销螺栓安装孔;弹簧压盖,设于套筒中,其上侧面贴合第一安装部的下侧面;弹簧压盖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外缘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及至少两个紧定螺丝安装孔;套筒压盖,其外径不大于套筒外径,下端径向向内收缩形成圆形凸台,围绕圆形凸台的套筒压盖的下侧面形成第二安装面,套筒压盖设于套筒的上方,圆形凸台穿过第一安装部其外周面与第一安装部的内周面间隙配合,第二安装面的下侧面与第一安装部的上侧面贴合;套筒压盖的中心部设有第三通孔,外缘部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通孔及至少两个阶梯状第五通孔;调节螺丝,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其外螺纹与调节螺丝安装孔的内螺纹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螺丝可在调节螺丝安装孔中上下移动,其头部抵靠在套筒压盖的外侧面;柱销螺栓,依次穿过第四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永军谈杰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