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淑芬专利>正文

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2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用于特重门扇与门框的枢接,主要包括有:一固定蝶片,以金属板卷曲成形,其蝶片上的一端设有数个齿状剖孔,另端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一套环枢孔;一转动蝶片,以金属板卷曲成形,其蝶片上的一端设有数个间隔锁孔,另端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互补套环枢孔;一组垫圈,分别垫设在固定及转动蝶片两者互补套环枢孔对接的间隔内,以及,一枢轴,其粗细相应于套环枢孔内径,以将前述各元件贯串相连;据此,使套环枢孔无需二度加工削薄,内部亦不需加置套筒及轴承,制造及组装更为简单,且枢轴又可加粗以增进铰链组合强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尤指可使结构精简制造组装方便,其套环枢孔无需二度加工削薄,内部亦不需加置套筒及轴承,且枢轴又可加粗以增进铰链组合强度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门是建筑物出入的主要进出口,最常看到的传统门是在门扇侧锁固设有铰链,然后再枢锁在门框上,使进出时可随推动而产生旋动开关动作,其所用铰链组成设计由来巳久,对一般较轻的门而言,其铰链固定时只要用螺丝锁固在门框上即可,但对于特制的大型造形门、铁制门、不锈钢门等超重的门体,其固定即必须采用重型铰链配合特殊的固定方式,方可承载起特重门体,使其正常的开启闭合。譬如,TW专利公告第566463号一种重型铰链结构改良,该重型铰链系由座主体及铰链所构成,以装设在门框上,于门框的侧边设有一个铰链插置口,以供铰链插置组合;其主要特征在于在门框上设有与座主体成正比的剖口,于剖口的内面上、下缘焊固有焊接片,于焊接片上设有螺孔及穿孔,供与座主体锁固于门框。目前如上述前案及公知的重型铰链种类虽多,但为考量与特重的门体结合,其设计除了铰链本身的钢板厚度要够,且对枢部的孔内必需填置轴承方可便于载重旋动,如图6所示,该公知的重型铰链其两个蝶片的枢接侧设有凹凸互补的套环枢孔,于凸形枢孔内需填装套管,而枢孔两端内需二度加工削薄方可供轴承填入,而另一蝶片的凹形套环枢孔内则需填置T形套筒,缩小其内孔以对应轴承的内径供枢轴插接,其组合结构的附件非常多,除了元件分类制造加工上较麻烦之外,套筒及轴承等各部都得依靠人工进行组装,步骤多零件杂造成工时成本的增加,且整体设计上其轴承置入时孔径得配合削薄,另外,枢轴直径也必需相对细缩如图5所示,均会影响其组合强度使载重效果受到局限,为其最大的缺点。因鉴于上述前案及公知重型铰链所存在的缺点,本技术人在经多方深入加以研究、设计及实验改良后,终于研制成功本技术。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精简制造组装方便的重型铰链,其套环枢孔无需二度加工削薄,内部亦不需加置套筒及轴承,且枢轴又可加粗以增进铰链组合强度。为达到前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用于提供特重门扇与门框的枢接,主要由一固定蝶片、一转动蝶片、一组垫圈及一枢轴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以金属板卷曲成形的固定蝶片,其一端具有数个齿状剖孔,另端具有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的一套环枢孔;其中,该以金属板卷曲成形转动蝶片,其一端具有数个间隔锁孔,另端具有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的互补套环枢孔;其中,该组垫圈,分别垫置在固定及转动蝶片两者互补套环枢孔对接的间隔内,以及其中,该枢轴,具有粗细相应于套环枢孔的内径,且贯串连接在前述各元件之中。据此,使套环枢孔无需二度加工削薄,内部亦不需加置套筒及轴承,制造组装更为简单,且枢轴又可加粗以增进铰链组合强度。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兹举本技术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明如以下所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重型铰链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重型铰链的立体组合图。图3本技术重型铰链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本技术重型铰链枢轴可加粗的剖示图。图5传统重型铰链枢轴必需相对细缩的剖示图。图6传统重型铰链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系提供特重门扇与门框的枢接,其主要包括有一固定蝶片1,以金属板卷曲成形,其蝶片1上的一端设有数个齿状剖孔11,另端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一套环枢孔12;一转动蝶片2,以金属板卷曲成形,其蝶片2上的一端设有数个间隔锁孔21,另端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互补套环枢孔22; 一组垫圈3,分别垫设在固定及转动蝶片1、2两者互补套环枢孔12、22对接的间隔内,以及一枢轴4,其粗细相应于套环枢孔12及22内径,以将前述各元件贯串相连;实施时,该金属板厚度界在0.1至0.7cm之间,该固定蝶片1可系单一枢孔12的凸形体,而转动蝶片2则为侧设两枢孔22的凹形体,又其两者套环枢孔12及22可呈近圆的9形剖孔。另外,请参图1、图2所示,其枢轴4在制造时一端可设有胀大端41,该胀大端41可在枢轴4前段表面直接环设有间隔条状滚牙42所构成,使贯串时可与套环枢孔22挤合紧接,而另端径向则设有内凹环槽43,并在转动蝶片2相对的套环枢孔22侧上设有螺孔23,及一侧锁的固定螺丝24,或是如图3所示,亦可将其枢轴4两端改设有凹孔44供一紧固件45对组,而该紧固件45的外端设为胀大端41,其表面直接圈设有间隔状滚牙42,使组装后即可将枢轴4予以定位紧固不致跑脱移位。据此,请参图1~图3所示,使其结构在制造时套环枢孔12、22无需二度加工削薄,且内部亦不需如传统形式加置套筒及轴承,故可有效减少重型铰链的组成元件及加工的步骤,降低成本让制造组装更为简单方便,组合上仅利用枢轴4贯串,及垫在互补套环枢孔12、22间隔内的垫圈3,即可让固定蝶片1及转动蝶片2保持良好互枢旋动关系,且更重要的是其枢轴4又可加粗以增进铰链的组合强度(如图4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设计的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确实可精简重型铰链元件方便制造组装,并令枢轴加粗而增进铰链组合强度,在功能上远胜于传统形式者,具进步性及产业利用价值,符合新型专利要素,遂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说明,及本申请专利范围所载的结构特征所作等效性的变更及修改,其本质未脱离出本技术的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技术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主要由一固定蝶片、一转动蝶片、一组垫圈及一枢轴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以金属板卷曲成形的固定蝶片,其一端具有数个齿状剖孔,另端具有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的一套环枢孔;其中,该以金属板卷曲成形转动蝶片,其一端具有数个间隔锁孔,另端具有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的互补套环枢孔;其中,该组垫圈,分别垫置在固定及转动蝶片两者互补套环枢孔对接的间隔内,以及其中,该枢轴,具有粗细相应于套环枢孔的内径,且贯串连接在前述各元件之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厚度为0.1至0.7cm之间,该固定蝶片为单一枢孔的凸形体,而转动蝶片为一侧具有两枢孔的凹形体,其套环枢孔为近圆形的9形剖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轴的一端具有可与套环枢孔挤合紧接的胀大端,另端径向具有内凹环槽,而转动蝶片相对的套环枢孔侧具有螺孔,及一侧锁固定螺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轴的两端具有供紧固件对组的凹孔,而该紧固件的外端为胀大端,其表面具有可将枢轴予以定位紧固的间隔条状滚牙。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胀大端的表面具有环设的间隔条状滚牙。专利摘要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用于特重门扇与门框的枢接,主要包括有一固定蝶片,以金属板卷曲成形,其蝶片上的一端设有数个齿状剖孔,另端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一套环枢孔;一转动蝶片,以金属板卷曲成形,其蝶片上的一端设有数个间隔锁孔,另端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互补套环枢孔;一组垫圈,分别垫设在固定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铰链的改良结构,主要由一固定蝶片、一转动蝶片、一组垫圈及一枢轴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以金属板卷曲成形的固定蝶片,其一端具有数个齿状剖孔,另端具有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的一套环枢孔;    其中,该以金属板卷曲成形转动蝶片,其一端具有数个间隔锁孔,另端具有由金属板直接钣拗成的互补套环枢孔;    其中,该组垫圈,分别垫置在固定及转动蝶片两者互补套环枢孔对接的间隔内,以及    其中,该枢轴,具有粗细相应于套环枢孔的内径,且贯串连接在前述各元件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宋淑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