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及其剪切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09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及其剪切刀片,属于锻压机床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包括动刀和静刀,所述动刀为由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拼接而成的V形结构,且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的对接面分别加工成相互配合的V形对接结构;所述静刀由第一静刀和第二静刀拼接而成,且拼接后形成的静刀上表面与待加工汽车大梁的侧边结构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剪切刀片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汽车大梁的两翼剪切质量,并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及其剪切刀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剪板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及其剪切刀片。
技术介绍
剪板机(英文名称:plateshears;guillotineshear)属于锻压机械中的一种,是用一个刀片相对于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其主要借助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目前,剪板机广泛适用于航空、轻工、冶金、化工、建筑、船舶、汽车、电力、电器、装潢等行业。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使用剪板机对汽车大梁的两侧边进行剪切加工,汽车大梁为U型槽钢结构,但其两侧边包括有直线段和倾斜段,即其侧边为由不在一条线且不平行的两条边(即直线段与倾斜段,直线段与倾斜段之间存在角度θ)组成,而现有剪切机通常为立式结构,使用这种立式剪切机加工U型槽钢时,需要先加工其上的直线段,然后将U型槽钢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再加工其上的倾斜段。因此,加工工序较多,加工效率低,不能满足企业的加工需求。基于以上不足,申请人研发了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申请号为201010605818.8),该申请案通过对卧式剪板机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固定刀片的刀刃以及活动刀片刀刃的形状与U型槽钢侧边的切口一致,因此可以对U型槽钢的两侧边分别进行一次性切割成型,切割效率较高,而无需重新调整U型槽钢的位置。采用该卧式剪板机对汽车大梁的两侧边进行剪切时,刀片设计非常关键,其直接影响工件的剪切质量。但由于上述申请案中动刀及静刀的结构设计存在不足,从而影响工件的剪切质量及刀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不足在于克服上述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刀片结构设计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及其剪切刀片。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剪切刀片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汽车大梁的两翼剪切质量,并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包括动刀和静刀,所述动刀为由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拼接而成的V形结构,且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的对接面分别加工成相互配合的V形对接结构;所述静刀由第一静刀和第二静刀拼接而成,且拼接后形成的静刀上表面与待加工汽车大梁的侧边结构相匹配。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刀口对接处的贴合面宽度为刀片宽度的一半,且其V形对接面沿刀片宽度方向对称分布。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刀的对接面与刀片剪切面相互垂直。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刀的对接面与其剪切面之间存在倾斜的拼接角度γ,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拼接后其剪切面形成被剪工件角度θ。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刀为标准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静刀的左右两端面均与其剪切面之间存在倾斜的拼接角度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剪切刀片,该剪切刀片采用上述剪切刀片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两组动刀分别对称安装于左刀架和右刀架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左刀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驱动相连,所述右刀架的两侧分别与第三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相连。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包括动刀和静刀,其中动刀为由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拼接而成的V形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刀片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以满足汽车大梁两侧翼面的剪切需求,且同时可以有效保证剪切质量以及刀片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的对接面分别加工成相互配合的V形对接结构,从而既可以优化两刀片刀口接头处的受力状态,提高刀片刀口接头处的强度,同时可以在与对接面相对的侧面设置四个刀口,有利于对刀片进行充分利用。另外,通过V形对接面的设置还能够有效克服与刀片对接处对应的动刀架区域存在精加工盲区,加工不便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所述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刀口对接处的贴合面宽度为刀片宽度的一半,且其V形对接面沿刀片宽度方向对称分布,从而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刀片接头处的结构强度,防止刀尖受力而损坏模具。(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所述第二动刀的对接面与其剪切面之间存在倾斜的拼接角度γ,从而保证第一动刀和第二动刀拼接后其剪切面形成被剪工件角度θ,满足汽车大梁两侧边倾斜段的加工需要。同样的,第二静刀的左右两端面均与其剪切面之间存在倾斜的拼接角度γ。(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其工作台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剪切刀片,通过对刀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既可以满足汽车大梁两侧翼面的加工需要,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剪切质量,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刀片的调换,实现对刀片的合理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剪切刀片的配合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剪切刀片的配合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动刀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动刀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动刀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动刀的主视示意图;图8为第一静刀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第一静刀的主视示意图;图10为第二静刀的俯视示意图;图11为第二静刀的的主视示意图;图12为第一动刀与第二动刀的对接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刀的刀口分布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机架;2、左刀架;3、右刀架;401、第一液压缸;402、第二液压缸;403、第三液压缸;404、第四液压缸;501、第一动刀;502、第二动刀;503、第三动刀;504、第四动刀;601、第一静刀;602、第二静刀;603、第三静刀;604、第四静刀;7、对接面;701、贴合面;字母标记说明:a-刀口间隙;θ-被剪工件角度;α-剪切角度;β-对接角度;γ-拼接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剪切刀片,两组动刀分别对称安装于左刀架2和右刀架3上,上述左刀架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液压缸401、第二液压缸402驱动相连,所述右刀架3的两侧分别与第三液压缸403、第四液压缸404相连。具体的,上述每组刀片均包括动刀和静刀(第一动刀501、第二动刀502、第一静刀601、第二静刀602;第三动刀503、第四动刀504、第三静刀603、第四静刀604),下面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结构说明,动刀和静刀支架内存在刀口间隙a,并形成剪切角度α。结合图2-图13,所述动刀由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拼接而成的V形结构,且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的对接面7分别加工成相互配合的V形对接结构,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刀口对接处的贴合面701宽度为刀片宽度的一半,且其V形对接面7沿刀片宽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静刀由第一静刀601和第二静刀602拼接而成,且拼接后形成的静刀上表面与待加工汽车大梁的侧边结构相匹配。本实施例通过对刀片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以满足汽车大梁两侧翼面的剪切需求,且同时可以有效保证剪切质量以及刀片的使用寿命。具体的:第一动刀501:因刀架上的动刀安装方式成V型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刀和静刀,所述动刀由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拼接而成的V形结构,且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的对接面(7)分别加工成相互配合的V形对接结构;所述静刀由第一静刀(601)和第二静刀(602)拼接而成,且拼接后形成的静刀上表面与待加工汽车大梁的侧边结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刀和静刀,所述动刀由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拼接而成的V形结构,且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的对接面(7)分别加工成相互配合的V形对接结构;所述静刀由第一静刀(601)和第二静刀(602)拼接而成,且拼接后形成的静刀上表面与待加工汽车大梁的侧边结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刀(501)和第二动刀(502)刀口对接处的贴合面(701)宽度为刀片宽度的一半,且其V形对接面(7)沿刀片宽度方向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卧式剪板机的剪切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刀(501)的对接面(7)与刀片剪切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贤锋石贤林郑盼盼陶树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