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59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53
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前、后吸水压条均为一体成型式的整段式结构;前、后张紧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调节螺栓、弹性压片和支撑螺母,弹性压片由位于中部的V字型折弯部、及分别位于V字型折弯部两端的弹性压紧部和压持部组成,固定部和支撑螺母均与吸水扒支架固接;支撑螺母中穿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弹性作用于V字型折弯部的一个侧壁,其另一端固接有调节手轮;弹性压紧部弹性作用于前、后吸水条的两端以将前、后吸水胶条紧固于吸水扒支架下部的外侧;前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位于固定部的外侧;后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位于固定部的内侧。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前后胶条的拆装及维护,同时,能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吸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
本技术涉及洗地机
,具体是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洗地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地面清洁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能提高地面清洁效率,而且能有效避免清洁人员直接接触清洁过程中遇到的垃圾,另外,还能极大地降低清洁人员的劳动强度。洗地机中吸水扒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吸水装置,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与地面直接接触,并产生一个密封的空间,利用装配于其下部的胶条将地面上污水利用风机的负压回收至洗地机的污水箱内。由于吸水扒胶条的在使用中需要频繁的清洗和维护,因而需要频繁的拆除胶条和装配胶条的操作,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螺丝或者是卡扣将前胶条与前压条以及后胶条与后压条固定于吸水扒支架上,这种固定方式前后胶条从吸水扒支架中的拆装过程比较繁琐,此外,这种固定方式中容易使胶条在搭接处因压不紧而松散或因过度压紧而褶皱,进而都会影响清洁过程中的吸水效果,不利于洗地机的清洁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前后胶条的拆装及维护,同时,其能保证清洁过程中的吸水效果,能有利于清洁人员的清洁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包括吸水扒支架、设置于吸水扒支架前侧的前吸水胶条、设置于吸水扒支架后侧的后吸水胶条、设置于前吸水胶条前侧的前吸水压条、设置于后吸水胶条后侧的后吸水压条、前张紧机构和后张紧机构;所述前吸水压条和后吸水压条均为一体成型式的整段式结构;所述前张紧机构和后张紧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调节螺栓、弹性压片和支撑螺母,所述弹性压片由位于中部的V字型折弯部、固定连接于V字型折弯部两开口端的弹性压紧部和固定部组成;所述固定部和弹性压紧部均贴近前吸水压条或后吸水压条外侧面地设置;所述支撑螺母设置在V字型折弯部的一个侧臂和弹性压紧部所围成的空间之间;所述固定部、支撑螺母均与吸水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与支撑螺母配合,调节螺栓的一端与V字型折弯部中靠近弹性压紧部一侧的侧臂转动式连接,调节螺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一;所述弹性压紧部弹性作用于前吸水压条或后吸水压条的外侧面以将前吸水胶条或后吸水胶条压紧固定在吸水扒支架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外部;所述前张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前吸水压条前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前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位于其固定部的左、右侧;所述后张紧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后吸水压条后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后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位于其固定部的右、左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前吸水压条前侧设置两个前张紧机构,能将前吸水压条弹性紧固于吸水扒支架的前侧下部,在后吸水压条后侧设置两个后张紧机构,能将后吸水压条弹性紧固于吸水扒支架的后侧下部,这样在对前吸水胶条、后吸水胶条或前吸水压条、后吸水压条进行维护时只需要将前张紧机构和后张紧机构进行松开即可将前吸水压条、后吸水压条、前吸水胶条及后吸水胶条移除,操作过程十分方便快捷。该装置中的前吸水压条与前吸水胶条的配合方式、后吸水压条和后吸水胶条的配合方式能更便于吸水扒整体的装配和维护,该装置显著提升了使用人员调节和维护吸水扒的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这种连接结构能避免因传统的连接方式而造成的搭接处因压不紧而松散或因过度压紧而起皱问题的发生,能保证清洁过程中的吸水效果,能有利于清洁人员的清洁作业。通过使前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位于固定部的外侧,能使两个前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将前吸水压条的两侧向内侧中心压紧,进而能保证前吸水压条的各个部分对前吸水胶条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分均能具有较好的紧固性能,能有利于保证前吸水胶条的密封性能,通过使后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位于固定部的内侧,能使两个后张紧机构中的弹性压紧部将后吸水压条的两侧向外侧压紧,进而能保证后吸水压条的各个部分对后吸水胶条长度方向上的各个部分均能具有较好的紧固性能,能有利于保证后吸水胶条的密封性能,进而能提高吸水扒整体的密封性能,能显著提高作业的效果和作业的效率。进一步,由于需要清洁的地面通常存在不平整的问题,因而需要通过调节吸水扒的对地高度来保证吸水扒与地面之间良好的密封,为了方便调节吸水扒作业高度,还包括高度调节轮机构,所述高度调节轮机构包括前端与吸水扒支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位于固定板后端后侧的脚轮支架、前端与固定板上部前侧铰接的活动板和垂直地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部后侧的高度调节螺杆;所述活动板对应高度调节螺杆的部位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高度调节螺杆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后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调节手轮二的内螺纹孔中;高度调节螺杆在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部分套装有弹簧;所述脚轮支架的下端连接有与地面接触的脚轮。弹簧的设置能避免在调节手轮二未进行纵向移动时,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相互靠近,以保证高度调节轮机构的稳定性。进一步,为了便于洗地机通过狭窄的区域,还包括与吸水扒支架固定连接的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悬挂支架固定连接在吸水扒支架前侧,悬挂支架远离吸水扒支架的一端具有向吸水扒支架左右方向的中心延伸的挂钩。在洗地机经过狭窄区域的时候需要将吸水扒由洗地机的底部拆除,通过悬挂支架的设置能在通过狭窄区域时将拆下的吸水扒悬挂于洗地机上,从而避免作业人员在通过狭窄区域时需要边操作洗地机边手持吸水扒的问题发生,以保证作业的稳定性及作业的安全性,同时,也能避免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与沾有污物的吸水扒的长时间直接接触。进一步,所述吸水扒支架前部的左右两端还连接有两个防撞轮。进一步,为了使整体的重量较轻,且能避免使用过程中锈蚀问题的发生,所述吸水扒支架采用铝制材料制成。进一步,为了更方便进行悬挂,所述悬挂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吸水扒支架前侧的左端和右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前吸水压条或后吸水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前张紧机构或后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高度调节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水扒支架,2、前吸水胶条,3、后吸水胶条,4、前吸水压条,5、前张紧机构,6、后张紧机构,7、后吸条压条,9、调节螺栓,10、弹性压片,11、支撑螺母,12、V字型折弯部,13、弹性压紧部,14、固定部,15、高度调节轮机构,16、固定板,17、脚轮支架,18、活动板,19、高度调节螺杆,20、条形通孔,21、调节手轮二,22、弹簧,23、脚轮,24、悬持支架,25、挂钩,26、防撞轮,27、调节手轮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包括吸水扒支架1、设置于吸水扒支架1前侧的前吸水胶条2、设置于吸水扒支架1后侧的后吸水胶条3、设置于前吸水胶条2前侧的前吸水压条4、设置于后吸水胶条3后侧的后吸水压条7、前张紧机构5和后张紧机构6;吸水扒支架1前后侧下部安装前吸水胶条2和后吸水胶条3的部位为弧形弯曲式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前吸水压条4和后吸水压条7均为一体成型式的整段式结构,其长度略长于前吸水胶条2和后吸水胶条3,且均为弧形式弯曲结构,前吸水压条4和后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包括吸水扒支架(1)、设置于吸水扒支架(1)前侧的前吸水胶条(2)、设置于吸水扒支架(1)后侧的后吸水胶条(3)、设置于前吸水胶条(2)前侧的前吸水压条(4)和设置于后吸水胶条(3)后侧的后吸水压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张紧机构(5)和后张紧机构(6);所述前吸水压条(4)和后吸水压条(7)均为一体成型式的整段式结构;所述前张紧机构(5)和后张紧机构(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调节螺栓(9)、弹性压片(10)和支撑螺母(11),所述弹性压片(10)由位于中部的V字型折弯部(12)、固定连接于V字型折弯部(12)两开口端的弹性压紧部(13)和固定部(14)组成;所述固定部(14)和弹性压紧部(13)均贴近前吸水压条(4)或后吸水压条(7)外侧面地设置;所述支撑螺母(11)设置在V字型折弯部(12)的一个侧臂和弹性压紧部(13)所围成的空间之间;所述固定部(14)、支撑螺母(11)均与吸水扒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9)与支撑螺母(11)配合,调节螺栓(9)的一端与V字型折弯部(12)中靠近弹性压紧部(13)一侧的侧臂转动式连接,调节螺栓(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一(27);所述弹性压紧部(13)弹性作用于前吸水压条(4)或后吸水压条(7)的外侧面以将前吸水胶条(2)或后吸水胶条(3)压紧固定在吸水扒支架(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外部;所述前张紧机构(5)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前吸水压条(4)前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前张紧机构(5)中的弹性压紧部(13)位于其固定部(14)的左、右侧;所述后张紧机构(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后吸水压条(7)后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后张紧机构(6)中的弹性压紧部(13)位于其固定部(14)的右、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洗地机的吸水扒装置,包括吸水扒支架(1)、设置于吸水扒支架(1)前侧的前吸水胶条(2)、设置于吸水扒支架(1)后侧的后吸水胶条(3)、设置于前吸水胶条(2)前侧的前吸水压条(4)和设置于后吸水胶条(3)后侧的后吸水压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张紧机构(5)和后张紧机构(6);所述前吸水压条(4)和后吸水压条(7)均为一体成型式的整段式结构;所述前张紧机构(5)和后张紧机构(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调节螺栓(9)、弹性压片(10)和支撑螺母(11),所述弹性压片(10)由位于中部的V字型折弯部(12)、固定连接于V字型折弯部(12)两开口端的弹性压紧部(13)和固定部(14)组成;所述固定部(14)和弹性压紧部(13)均贴近前吸水压条(4)或后吸水压条(7)外侧面地设置;所述支撑螺母(11)设置在V字型折弯部(12)的一个侧臂和弹性压紧部(13)所围成的空间之间;所述固定部(14)、支撑螺母(11)均与吸水扒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9)与支撑螺母(11)配合,调节螺栓(9)的一端与V字型折弯部(12)中靠近弹性压紧部(13)一侧的侧臂转动式连接,调节螺栓(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轮一(27);所述弹性压紧部(13)弹性作用于前吸水压条(4)或后吸水压条(7)的外侧面以将前吸水胶条(2)或后吸水胶条(3)压紧固定在吸水扒支架(1)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外部;所述前张紧机构(5)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前吸水压条(4)前部的左右两侧;左、右前张紧机构(5)中的弹性压紧部(13)位于其固定部(14)的左、右侧;所述后张紧机构(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后吸水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彬孟庆楠赵忠祥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易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