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文俊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及其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31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及其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包括有菌菇种植室、遮尘罩和培养液室,所述菌菇种植室内顶部设置有呈敞口状的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内设置有固体培养基,所述固体培养基内种植有菌种;所述菌菇种植室上方设置有遮尘罩;所述菌菇种植室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道向菌菇种植室内通气;所述培养液室设置在菌菇种植室的下方,且培养液室包覆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菌菇种植室的上方设置有喷液结构,且培养液室通过喷液结构向菌菇种植室上方聚拢喷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菌菇的产量并起到了装饰美观的作用。

A Planting Device for Edible Fungi and the Planting Method of Edible Fungi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device for edible fungi and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edible fungi, which comprises a mushroom planting room, a dust shield and a culture liquid room. The top of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 planting structure, a solid culture medium is arranged in the planting structure, and a strain is planted in the solid culture medium, and a dust shield is arranged above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device, and the outlet of the heating device is ventilated to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through the air outlet pipeline; the culture liquid chamb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and the culture liquid chamber is covered with a heating device; the upper part of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is provided with a spray structure, and the culture liquid chamber gathers spray liqui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mushroom planting room through the spray structure. \u3002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yield of mushroom and plays the role of decorative beau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及其食用菌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及其食用菌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菇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矿物质。而且适合各种人群食用,尤其是种类多样,可以炒菜、凉拌,还可以煲汤,食法多样。由于其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也成为了很多健身减肥人士的饮食首选食物之一。几年来有条件的家庭,都喜欢在自家阳台种点小蔬菜,简单打理,那么在家庭种植菇菌也是好选择之一。因此,合理种植食用菌能够增加食用菌的产量,并能起到装饰室内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及其食用菌的种植方法提高了菌菇的产量并起到了装饰美观的作用。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包括有菌菇种植室、遮尘罩和培养液室,所述菌菇种植室内顶部设置有呈敞口状的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内设置有固体培养基,所述固体培养基内种植有菌种;所述菌菇种植室上方设置有遮尘罩;所述菌菇种植室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道向菌菇种植室内通气;所述培养液室设置在菌菇种植室的下方,且培养液室包覆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菌菇种植室的上方设置有喷液结构,且培养液室通过喷液结构向菌菇种植室上方聚拢喷液。通过对菌菇进行遮尘、通风控换气、添加营养液等处理,使菌菇始终处于有利于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了菌菇的产量。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结构包括有第一种植结构和第二种植结构;所述第一种植结构设置在菌菇种植室的中间部位,若干所述第二种植结构绕第一种植结构圆周设置;所述第一种植结构的面积大于第二种植结构的面积;所述第一种植结构和第二种植结构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通风透气的通孔,且通孔从种植结构的下方向上方分布逐渐稀疏。通过设置有第一种植结构和第二种植结构,能够根据需要种植不同的菌菇,有利于菌菇多样化的种植,并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菌菇种植室内底部连通设置;所述出气管道设置在呈涡轮状设置在菌菇种植室的内底部,所述出气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使出气管道进入菌菇种植室内的气体布满整个菌菇种植室底部,能够更加充分地对菌菇种植室内进行通风换气。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有进气腔、加热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加热腔和出气腔依次通过分离板隔离形成;所述进气腔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腔内设置有除尘网,所述除尘网的网面与进气腔内气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进气腔与加热腔之间左侧处设置通气孔,所述加热腔与出气腔右侧处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若干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垂直于加热腔气流方向设置;所述出气腔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使空气在加热腔内通过的时间长,有利于加热棒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抽风风扇的出气口连通设置,所述抽风风扇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通过抽风风扇提供动力将外界空气送入到加热装置内,使菌菇种植室和遮尘罩内的空气循环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遮尘罩呈圆弧状扣设在菌菇种植室上,所述菌菇种植室靠近顶部侧壁上环设有卡槽,所述遮尘罩底部内侧设置有与卡槽相配的凸起,所述凸起卡设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内设置有与卡槽形状相同的密封垫圈;所述遮尘罩呈透明状设置,所述遮尘罩的顶部设置与遮尘罩内部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孔向下垂直设置。遮尘罩顶部出气口向下设置,能够对遮尘罩内的空气进行充分换气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外界灰尘从遮尘罩出气口进入内部污染菌菇。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喷液结构设置在菌菇种植室的顶部边缘处,且喷液结构环设在第一种植结构与第二种植结构的外侧;若干所述喷液结构的出液口向菌菇种植室上方中心斜向聚拢设置;所述喷液结构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培养液室内连通,且管道进液口处设置有进液泵,所述进液泵的进液口浸没在培育液中,通过所述进液泵)提供动力将培养液喷向菌菇种植室上方;所述培养液室内腔底部呈边缘向中间凹陷的弧面状设置。通过喷液结构将培养液室中的营养液喷向菌菇,营养液能够对菌菇进行补充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使菌菇生长产量更好。进一步地,所述喷液结构内腔内设置有分液柱,所述分液柱的进水端呈圆弧状设置,所述分液柱的长度方向与液流方向相同,且分液柱的直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喷液结构的出水端呈凹球状设置,所述出水端内包覆设置有凸球状的挡水结构,所述出水端的球心与挡水结构的球心偏心设置;所述出水端上设置有连通喷液结构内腔的出水口,所述喷液结构出水口的倾斜方向沿挡水结构聚拢设置。营养液从出水口出来撞击在凸球状挡水结构上,营养液反弹后形成直径15-60微米左右的雾化颗粒向外喷出,使液体的营养液呈雾态喷出后落入到菌菇上,更有利于菌菇对营养液的吸收。一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S1、盛放菌种,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在将含有菌种固体培养基放入到菌菇种植室内的第一种植结构和第二种植结构内,将遮尘罩扣设到菌菇种植室上方,使菌菇生长在遮尘罩内部;S2、通风换气,启动抽风风扇,通过管道将外界空气输送到遮尘罩内对菌菇进行通风换气;S3、喷洒营养液,使进液泵工作,培养液室内的营养液通过喷液结构向菌菇种植室的上方喷出,使喷出的营养液呈雾状结构自由落到菌菇上。进一步地,在需要对菌菇进行升温时,使加热装置内的加热棒通电工作,使经过加热装置内的空气被加热棒加热升温,从而使进入遮尘罩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家庭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及其食用菌的种植方法通过在菌菇种植室的顶部设置有遮尘罩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细菌落到菌菇上影响菌菇的正常生长;通过设置有加热装置能够使调节进入菌菇种植室内的空气温度,能够使菌菇始终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生长;通过设置有喷液结构,将培养液室的营养液雾化后喷向菌菇种植室的上方,使菌菇更充分的接触到培养液,保证了菌菇更好的生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菌菇种植室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遮尘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液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7,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包括有菌菇种植室1、遮尘罩2和培养液室3,所述菌菇种植室1内顶部设置有呈敞口状的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内设置有固体培养基,所述固体培养基内种植有菌种;所述菌菇种植室1上方设置有遮尘罩2;所述菌菇种植室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道13向菌菇种植室1内通气;所述培养液室3设置在菌菇种植室1的下方,且培养液室3包覆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菌菇种植室1的上方设置有喷液结构5,且培养液室3通过喷液结构5向菌菇种植室1上方聚拢喷液;通过对菌菇进行遮尘、通风控换气、添加营养液等处理,使菌菇始终处于有利于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了菌菇的产量。所述种植结构包括有第一种植结构11和第二种植结构12;所述第一种植结构11设置在菌菇种植室1的中间部位,若干所述第二种植结构12绕第一种植结构11圆周设置,能够在菌菇种植室1内同时种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菌菇种植室(1)、遮尘罩(2)和培养液室(3),所述菌菇种植室(1)内顶部设置有呈敞口状的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内设置有固体培养基,所述固体培养基内种植有菌种;所述菌菇种植室(1)上方设置有遮尘罩(2);所述菌菇种植室(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道(13)向菌菇种植室(1)内通气;所述培养液室(3)设置在菌菇种植室(1)的下方,且培养液室(3)包覆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菌菇种植室(1)的上方设置有喷液结构(5),且培养液室(3)通过喷液结构(5)向菌菇种植室(1)上方聚拢喷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菌菇种植室(1)、遮尘罩(2)和培养液室(3),所述菌菇种植室(1)内顶部设置有呈敞口状的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内设置有固体培养基,所述固体培养基内种植有菌种;所述菌菇种植室(1)上方设置有遮尘罩(2);所述菌菇种植室(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道(13)向菌菇种植室(1)内通气;所述培养液室(3)设置在菌菇种植室(1)的下方,且培养液室(3)包覆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菌菇种植室(1)的上方设置有喷液结构(5),且培养液室(3)通过喷液结构(5)向菌菇种植室(1)上方聚拢喷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包括有第一种植结构(11)和第二种植结构(12);所述第一种植结构(11)设置在菌菇种植室(1)的中间部位,若干所述第二种植结构(12)绕第一种植结构(11)圆周设置;所述第一种植结构(11)的面积大于第二种植结构(12)的面积;所述第一种植结构(11)和第二种植结构(12)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通风透气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13)与菌菇种植室(1)内底部连通设置;所述出气管道(13)设置在呈涡轮状设置在菌菇种植室(1)的内底部,所述出气管道(1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131),所述出气孔(131)在出气管道(13)上沿气流方向逐渐稀疏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内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有进气腔(41)、加热腔(42)和出气腔(43),所述进气腔(41)、加热腔(42)和出气腔(43)依次通过分离板(44)隔离形成;所述进气腔(4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腔(41)内设置有除尘网(45),所述除尘网(45)的网面与进气腔(41)内气流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进气腔(41)与加热腔(42)之间左侧处设置通气孔,所述加热腔(42)与出气腔(43)右侧处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加热腔(42)内设置有若干加热棒(421),所述加热棒(421)垂直于加热腔(42)气流方向设置;所述出气腔(43)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抽风风扇的出气口连通设置,所述抽风风扇的进气口与外界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尘罩(2)呈圆弧状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唐文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