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75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包括气灶本体,所述气灶本体固定在支撑机构内部,所述支撑机构上端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套装在气灶本体环形侧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环形金属垫、U型连接板、L型支撑座、限位块、限位槽、定位柱、磁石柱以及隔热棉垫,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灶台、连接布、电磁炉、外沿板、转动板一、连接杆一、右耳板、左耳板、转动板二以及连接杆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调节的功能,从而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炒菜锅进行放置,且便于拆卸,从而便于清洁以及维修更换,扩大了放置范围,且具有燃气电磁两用的功能,使用范围广。

A Dual-purpose Gas Cook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ual-purpose gas cooker, including a gas cooker body, which is fixed inside the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mechanism.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sleeved on the annular side of the gas cooker body.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n annular metal pad, a U-shaped connecting plate, an L-shaped supporting seat, a limiting block, a limiting groove, a positioning column, a magnetite column and a heat insulating asbestos pa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realizing the adjustment function, facilitating the placement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stir-frying pans, and facilitating the disassembly,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tir-frying pans;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tove, a connecting cloth, an electromagnetic oven, an outer edge plate, a rotating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 right ear plate, a left ear plate, a rotat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rod. Repair and replacement enlarges the range of placement,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both gas and electromagnetic,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燃气灶具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属于灶具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气灶具所使用的支座通常是一种固定结构,不便于拆装,进而不便于清洁以及维修,而且也不具有调节的功能,因此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炒菜锅进行放置,且现有的燃气灶具使用范围低,不具有两用的功能,因此,需要一种两用燃气灶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包括气灶本体,所述气灶本体固定在支撑机构内部,所述支撑机构上端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套装在气灶本体环形侧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环形金属垫、U型连接板、L型支撑座、限位块、限位槽、定位柱、磁石柱以及隔热棉垫,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灶台、连接布、电磁炉、外沿板、转动板一、连接杆一、右耳板、左耳板、转动板二以及连接杆二。进一步地,在所述调节机构中,所述L型支撑座焊接固定在限位块上端面,所述U型连接板上端面加工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U型连接板套装在环形金属垫上端,所述环形金属垫下端等距焊接四个定位柱,所述环形金属垫下端粘贴固定隔热棉垫,所述隔热棉垫套装在定位柱环形侧面顶部,所述定位柱内部镶嵌固定磁石柱,所述磁石柱上端穿过环形金属垫,并与限位块下端磁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内前后两端等距加工至少两个轮齿一,所述限位块前端以及后端均加工轮齿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L型支撑座设有四个,四个所述L型支撑座等距放置在环形金属垫上端,使用人员通过对炒菜锅的尺寸进行观察,然后使用人员将限位块放置在限位槽内的指定位置,进而对L型支撑座进行支撑,然后使用人员将炒菜锅放置在L型支撑座上,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炒菜锅进行稳定放置,使用范围广,四个L型支撑座的设计则提高了对炒菜锅的放置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灶台上端面加工四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下端固定铁片,所述定位柱放置在定位孔内,且磁石柱与铁片磁吸连接,环形金属垫便于通过磁石柱稳定放置在灶台上端,且便于拆卸,四个定位柱的设计则便于对环形金属垫进行限位,隔热棉垫的设计则实现了隔热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金属垫外环形侧面等距加工四个卡槽一,所述环形金属垫内环形侧面等距加工四个卡槽二,所述卡槽一与卡槽二一一对应,所述U型连接板内前后两端均固定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放置在卡槽一以及卡槽二内,卡槽一、卡槽二以及卡块的设计则便于对U型连接板进行限位,且便于对U型连接板进行拆卸,同时限位块也便于与U型连接板相分离,进而实现了便于拆装的功能,从而便于清洁以及维修更换。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灶台内左壁通过螺钉与连接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布右端从灶台右端伸出,并缠绕在连接杆一环形侧面,所述连接杆一环形侧面前后边缘位置均套装转动板一,所述转动板一外端通过转轴与右耳板转动连接,所述右耳板固定在外沿板右端面前后边缘位置,所述转动板一布置在连接布前后两侧,所述外沿板一体成型在灶台左上方以及右上方,所述连接布上端放置电磁炉,所述电磁炉放置在灶台内部,所述灶台左侧的外沿板左端面前后边缘位置均固定左耳板,所述左耳板内端通过转轴与转动板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二套装在连接杆二环形侧面前后边缘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灶台呈上大下小结构,所述灶台上端面右部加工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部放置连接布左部以及电磁炉,灶台上大下小的结构便于将本装置放置在不同规格的支撑架上,且便于将本装置放置在平台上进行使用,从而扩大了放置范围,提高了使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一上端通过螺纹与两个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且两个紧固螺栓下端均穿过转动板一,并分别与连接杆一以及转轴环形侧面相接触,所述灶台右端加工矩形开口,所述连接布穿过矩形开口,所述连接杆一前端穿过转动板一,使用人员转动紧固螺栓,从而实现紧固螺栓转动并在螺纹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对转轴进行顶紧,然后使用人员握住连接杆一环形侧面前部并转动,进而对连接布进行缠绕,从而带动连接布沿着矩形开口向右伸出,然后连接布开始绷紧,进而带动电磁炉向上伸出,进而实现将电磁炉从灶台内部取下,实现了对电磁炉进行拆装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二环形侧面套装橡胶套,橡胶套的设计则提高了对连接杆二的握持舒适度,转动板一以及转动板二均便于套装转轴中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使用人员握住连接杆一以及连接杆二向上移动,进而通过转动板一、转动板二、左耳板以及右耳板带动灶台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对灶台进行拆卸的目的,在转动板一、转动板二以及灶台三者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则不会影响人员对气灶以及电磁炉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两用燃气灶具,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环形金属垫、U型连接板、L型支撑座、限位块、限位槽、定位柱、磁石柱以及隔热棉垫,实现了调节的功能,从而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炒菜锅进行放置,且便于拆卸,从而便于清洁以及维修更换。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灶台、连接布、电磁炉、外沿板、转动板一、连接杆一、右耳板、左耳板、转动板二以及连接杆二,扩大了放置范围,且具有燃气电磁两用的功能,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调节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调节机构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U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L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支撑机构的正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用燃气灶具中支撑机构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调节机构、2-支撑机构、3-气灶本体、11-环形金属垫、12-U型连接板、13-L型支撑座、14-限位块、15-限位槽、16-定位柱、17-磁石柱、18-隔热棉垫、201-灶台、202-连接布、203-电磁炉、204-外沿板、205-转动板一、206-连接杆一、207-右耳板、208-左耳板、209-转动板二、210-连接杆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包括气灶本体3,气灶本体3固定在支撑机构2内部,支撑机构2上端放置调节机构1,调节机构1套装在气灶本体3环形侧面,调节机构1包括环形金属垫11、U型连接板12、L型支撑座13、限位块14、限位槽15、定位柱16、磁石柱17以及隔热棉垫18,支撑机构2包括灶台201、连接布202、电磁炉203、外沿板204、转动板一205、连接杆一206、右耳板207、左耳板208、转动板二209以及连接杆二210。在调节机构1中,L型支撑座13焊接固定在限位块14上端面,U型连接板12上端面加工限位槽15,限位块14放置在限位槽15内,U型连接板12套装在环形金属垫11上端,环形金属垫11下端等距焊接四个定位柱16,环形金属垫11下端粘贴固定隔热棉垫18,隔热棉垫18套装在定位柱16环形侧面顶部,定位柱16内部镶嵌固定磁石柱17,磁石柱17上端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包括气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灶本体固定在支撑机构内部,所述支撑机构上端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套装在气灶本体环形侧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环形金属垫、U型连接板、L型支撑座、限位块、限位槽、定位柱、磁石柱以及隔热棉垫,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灶台、连接布、电磁炉、外沿板、转动板一、连接杆一、右耳板、左耳板、转动板二以及连接杆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包括气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灶本体固定在支撑机构内部,所述支撑机构上端放置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套装在气灶本体环形侧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环形金属垫、U型连接板、L型支撑座、限位块、限位槽、定位柱、磁石柱以及隔热棉垫,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灶台、连接布、电磁炉、外沿板、转动板一、连接杆一、右耳板、左耳板、转动板二以及连接杆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机构中,所述L型支撑座焊接固定在限位块上端面,所述U型连接板上端面加工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U型连接板套装在环形金属垫上端,所述环形金属垫下端等距焊接四个定位柱,所述环形金属垫下端粘贴固定隔热棉垫,所述隔热棉垫套装在定位柱环形侧面顶部,所述定位柱内部镶嵌固定磁石柱,所述磁石柱上端穿过环形金属垫,并与限位块下端磁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前后两端等距加工至少两个轮齿一,所述限位块前端以及后端均加工轮齿二,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相啮合,所述L型支撑座设有四个,四个所述L型支撑座等距放置在环形金属垫上端,使用人员通过对炒菜锅的尺寸进行观察,然后使用人员将限位块放置在限位槽内的指定位置,进而对L型支撑座进行支撑,然后使用人员将炒菜锅放置在L型支撑座上,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炒菜锅进行稳定放置,使用范围广,四个L型支撑座的设计则提高了对炒菜锅的放置稳定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上端面加工四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下端固定铁片,所述定位柱放置在定位孔内,且磁石柱与铁片磁吸连接,环形金属垫便于通过磁石柱稳定放置在灶台上端,且便于拆卸,四个定位柱的设计则便于对环形金属垫进行限位,隔热棉垫的设计则实现了隔热的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金属垫外环形侧面等距加工四个卡槽一,所述环形金属垫内环形侧面等距加工四个卡槽二,所述卡槽一与卡槽二一一对应,所述U型连接板内前后两端均固定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放置在卡槽一以及卡槽二内,卡槽一、卡槽二以及卡块的设计则便于对U型连接板进行限位,且便于对U型连接板进行拆卸,同时限位块也便于与U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孙华麦嘉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睿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