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56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壳体、变压器本体、移送机构和散热机构;变压器本体设置在壳体内;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多条吸热管、导热管和散热片;多条吸热管分别与变压器本体接触,并分别固定在吸热板上;吸热板固定在壳体上;导热管的其中一端与吸热板接触并固定在吸热板上;散热片与导热管的另一端接触并固定在导热管上,散热片伸出壳体外;壳体具有通风通道,壳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连通外部与通风通道,并设置有抽风机;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通外部与通风通道,并设置有排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压器,其通过散热机构、排风机、抽风机和通风通道的配合,实现双重散热,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变压器是一种成套的变压设备,可用于终端供电和环网供电,转换十分方便,保证可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现有的变压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变压器本体但是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传统的变压器仅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散热片进行散热,但是,该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其通过散热机构、排风机、抽风机和通风通道的配合,实现双重散热,进而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压器,包括壳体、变压器本体、移送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变压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多条吸热管、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多条吸热管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本体接触,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吸热板上;所述吸热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热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吸热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吸热板上;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导热管上,所述散热片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具有通风通道,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外部与所述通风通道,并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外部与所述通风通道,并设置有排风机;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底板、拉杆和弹性元件,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且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拉杆的底端枢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拉杆保持贴合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弹性应力。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拉杆和所述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格板。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套设有防滑套。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罩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外侧,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防水罩内。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吸热管、吸热板、导热管和散热片的配合,实现将变压器本体的热导出壳体外,即实现第一重散热,再者,在排风机、抽风机和通风通道的配合下,实现通风通道内空气的循环流通,以将由变压器本体传递至壳体的热量排出,即实现了第二重散热,双重散热同时进行,可提高散热效率。再者,散热片伸出壳体内,相对设置在壳体内,可直接、快速将热量排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壳体;11、通风通道;20、变压器本体;30、移送机构;31、底板;32、拉杆;33、弹性元件;40、散热机构;41、吸热板;42、吸热管;43、导热管;44、散热片;50、抽风机;60、排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变压器,包括壳体10、变压器本体20和散热机构40;变压器本体20设置在壳体10内;散热机构40包括吸热板41、多条吸热管42、导热管43和散热片44;多条吸热管42分别与变压器本体20接触,并分别固定在吸热板41上;吸热板41固定在壳体10上;导热管43的其中一端与吸热板41接触并固定在吸热板41上;散热片44与导热管43的另一端接触并固定在导热管43上,散热片44伸出壳体10外;上述的吸热管42、吸热板41和散热片44均为现有的部件;壳体10具有通风通道11,壳体10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连通外部与通风通道11,并设置有抽风机50;壳体10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通外部与通风通道11,并设置有排风机6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使用本变压器时,打开抽风机50和排风机60,抽风机50往通风通道11送风,排风机60将送风通道内的风排出,使得吸收了热量的风可及时排出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再者,吸热管42吸收变压器本体20的,并经吸热板41、导热管43传递至散热片44,而导出壳体10内;即通过散热机构40直接导出变压器本体20上的热量,并配合通风通道11将部分传递壳体10上的热量排出,双重散热,可提高散热效果。再者,为了便于本变压器的移动,优选地,本变压器还包括移送机构30,移送机构30包括底板31、拉杆32和弹性元件33,底板31固定在壳体10底部,且底板3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拉杆32的底端枢接在底板31上;弹性元件33用于提供促使拉杆32保持贴合于壳体10外侧的弹性应力。使用时,外力作用于拉杆32,即可在万向轮的配合下,实现本变压器的移动;再者,拉杆32的铰接安装,可将拉杆32转动至适合外部人员拉动的位置,并配合弹性元件33,可在不使用拉杆32时,防止拉杆32晃动,并利于拉杆32的收纳。具体地,弹性元件33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拉杆32和壳体10上。该弹性元件33也可为弹簧柱、弹片等等结构。为了防止在拉动过程中发生手滑问题,优选地,拉杆32的顶端固定套设有防滑套,即将防滑套套设在拉杆32外部。进一步地,底板31为格板,格板上的孔利于壳体10底部散热。为了避免外部水对变压器本体20、散热机构40造成破坏,优选地,变压器还包括防水罩,防水罩罩设在壳体10顶部的外侧,并固定在壳体10上;散热片44位于防水罩内。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变压器本体、移送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变压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多条吸热管、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多条吸热管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本体接触,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吸热板上;所述吸热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热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吸热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吸热板上;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导热管上,所述散热片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具有通风通道,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使外部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并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使外部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并设置有排风机;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底板、拉杆和弹性元件,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且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拉杆的底端枢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拉杆保持贴合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弹性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变压器本体、移送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变压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多条吸热管、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多条吸热管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本体接触,并分别固定在所述吸热板上;所述吸热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热管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吸热板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吸热板上;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导热管上,所述散热片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具有通风通道,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使外部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并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使外部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并设置有排风机;所述移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山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