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贵洲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182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所述绕线装置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解决了现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工程量很大,其中就需要用很长的电线,大多都需要人工去收拾,非常浪费时间,且收取后又不方便取下,非常麻烦问题,有便于电线的收卷,节约时间,且收卷后便于取下,操作简单方便有益效果。

A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winding device body, the outer side of the winding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od, on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one side of the brake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he inner part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Both sides are equipped with sliding grooves, and both sides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re equipped with reinforcing plates, which solves the large amount of Engineering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mong them, long wires are needed, most of which need to be manually cleaned up, which is a waste of time and inconvenient to take off after collection. It is very troublesome. It is convenient to take up and save time, and easy to take off after winding up.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benefic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绕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绕线装置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其中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也较多。现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工程量很大,其中就需要用很长的电线,大多都需要人工去收拾,非常浪费时间,且收取后又不方便取下,非常麻烦,缺乏保护缩短使用寿命、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采用将线缆的一端捆绑在绕线柱进行固定,容易影响绕线效率,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对电线的损伤,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调节、同时传统的绕线装置本体为固定式的,不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移动,浪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用以解决现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工程量很大,其中就需要用很长的电线,大多都需要人工去收拾,非常浪费时间,且收取后又不方便取下,非常麻烦,缺乏保护缩短使用寿命、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采用将线缆的一端捆绑在绕线柱进行固定,容易影响绕线效率,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对电线的损伤,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调节、同时传统的绕线装置本体为固定式的,不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移动,浪费劳动力问题,达到便于电线的收卷,节约时间,且收卷后便于取下,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固定,提高绕线效率,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对绕线装置本体造成损伤,且便于根据需要对电线的长度进行调节、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移动,节约劳动力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所述绕线装置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杆,所述加固板的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存储仓,所述存储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板,所述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支撑框的顶端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端设置有抗压垫,所述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维护口,所述维护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孔,所述维护口的一侧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外侧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杆,所述制动器、电机、蓄电板、调节按钮和显示屏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杆的一端均设置有磁铁,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杆均与磁铁通过聚四氟乙烯粘合连接,所述旋转杆和卡槽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接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把手,所述活动把手和旋转接头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和支撑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制动器和万向轮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和安装槽通过滑槽和滑杆配合使用,所述旋转杆和固定杆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存储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和存储仓通过无痕胶粘合连接,所述电机和旋转杆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和支撑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抗压垫和支撑框通过卡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门和支撑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孔均与插接杆配合使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工程量很大,其中就需要用很长的电线,大多都需要人工去收拾,非常浪费时间,且收取后又不方便取下,非常麻烦,缺乏保护缩短使用寿命问题,本设计提出连接槽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存储仓,存储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板,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按钮和显示屏,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槽和限位杆的一端均设置有磁铁,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杆均与磁铁通过聚四氟乙烯粘合连接,所述旋转杆和卡槽配合使用设计,解决了现在电气工程方面的工程量很大,其中就需要用很长的电线,大多都需要人工去收拾,非常浪费时间,且收取后又不方便取下,非常麻烦问题,有便于电线的收卷,节约时间,且收卷后便于取下,操作简单方便有益效果。2)、为解决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采用将线缆的一端捆绑在绕线柱进行固定,容易影响绕线效率,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对电线的损伤,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调节问题,本设计提出支撑框的顶端设置有出线口,出线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的一端设置有抗压垫,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维护口,维护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孔,维护口的一侧设置有防护门,防护门的外侧设置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杆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采用将线缆的一端捆绑在绕线柱进行固定,容易影响绕线效率,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对电线的损伤,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调节问题,有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固定,提高绕线效率,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对绕线装置本体造成损伤,且便于根据需要对电线的长度进行调节有益效果。3)、为解决同时传统的绕线装置本体为固定式的,不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移动,浪费劳动力问题,本设计提出绕线装置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支撑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器,制动器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支撑框的一侧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把手,活动把手和旋转接头配合使用设计,解决了同时传统的绕线装置本体为固定式的,不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移动,浪费劳动力问题,有便于绕线装置本体的移动,节约劳动力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绕线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固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放置槽结构示意图。1-绕线装置本体;2-支撑框;3-支撑杆;4-制动器;5-万向轮;6-安装槽;7-滑槽;8-加固板;9-滑杆;10-连接槽;11-旋转杆;12-固定杆;13-存储仓;14-电机;15-控制器;16-蓄电板;17-固定框;18-调节按钮;19-显示屏;20-出线口;21-固定夹;22-抗压垫;23-维护口;24-插接孔;25-防护门;26-插接槽;27-插接杆;28-卡槽;29-限位槽;30-限位杆;31-磁铁;32-放置槽;33-旋转接头;34-活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2-支撑框、3-支撑杆、4-制动器、5-万向轮、8-加固板、11-旋转杆、12-固定杆、14-电机、15-控制器、16-蓄电板、18-调节按钮、19-显示屏、21-固定夹、25-防护门、27-插接杆、34-活动把手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1-绕线装置本体、6-安装槽、7-滑槽、9-滑杆、10-连接槽、13-存储仓、17-固定框、20-出线口、22-抗压垫、23-维护口、24-插接孔、26-插接槽、28-卡槽、29-限位槽、30-限位杆、31-磁铁、32-放置槽、33-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1),所述绕线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器(4),所述制动器(4)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5),所述支撑框(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7),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8),所述加固板(8)的一侧设置有滑杆(9),所述加固板(8)的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槽(10),所述连接槽(10)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安装槽(6)的一侧设置有存储仓(13),所述存储仓(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4)、控制器(15)和蓄电板(16),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7),所述固定框(17)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按钮(18)和显示屏(19),所述支撑框(2)的顶端设置有出线口(20),所述出线口(2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21),所述固定夹(21)的一端设置有抗压垫(22),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设置有维护口(23),所述维护口(23)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孔(24),所述维护口(2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门(25),所述防护门(25)的外侧设置有插接槽(26),所述插接槽(26)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杆(27),所述制动器(4)、电机(14)、蓄电板(16)、调节按钮(18)和显示屏(19)均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装置本体(1),所述绕线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设置有制动器(4),所述制动器(4)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5),所述支撑框(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7),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板(8),所述加固板(8)的一侧设置有滑杆(9),所述加固板(8)的另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槽(10),所述连接槽(10)的一侧设置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安装槽(6)的一侧设置有存储仓(13),所述存储仓(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4)、控制器(15)和蓄电板(16),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7),所述固定框(17)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按钮(18)和显示屏(19),所述支撑框(2)的顶端设置有出线口(20),所述出线口(2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21),所述固定夹(21)的一端设置有抗压垫(22),所述支撑框(2)的一侧设置有维护口(23),所述维护口(23)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孔(24),所述维护口(2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门(25),所述防护门(25)的外侧设置有插接槽(26),所述插接槽(26)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杆(27),所述制动器(4)、电机(14)、蓄电板(16)、调节按钮(18)和显示屏(19)均与控制器(1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28),所述卡槽(28)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29),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洲
申请(专利权)人:杨贵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