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177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属于皮带运输机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包括上料给料机、卸料槽、第一改向辊、第二改向辊、第三改向辊、第四改向辊、主动辊、从动辊、驱动电机轴、上支承托辊组、下支承托辊组、环形皮带和支架等结构。在使用时,上料给料机给料到经主动辊处出来的环形皮带上,下支承托辊组托住环形皮带及其上面的物料,经第一改向辊后卸料,卸料处可经清扫器初步清扫,残余的物料也落入卸料槽中;之后,环形皮带依次经第二改向辊、第三改向辊、第四改向辊、从动辊和上支承托辊组,回到主动辊处,处于上方的环形皮带上的物料残渣直接掉落到下方环形皮带上。由此避免了返程皮带工作面沾附物料洒落至地面的情况,降低皮带机运营成本。

A Belt Transport Device without Dropp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lt conveyor without blanking lower lay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lt conveyor. The device includes feeder, discharging trough, first diversion roll, second diversion roll, third diversion roll, fourth diversion roll, active roll, driven roll, drive motor shaft, upper support roll group, lower support roll group, ring belt and support structure. When in use, the feeder feeds the material to the annular belt which comes out from the active roll, the lower supporting roller group holds the annular belt and the material above it, after the first change to the roll, the discharging place can be preliminarily cleaned by the sweeper, and the remaining material also falls into the discharging trough; after that, the annular belt is successively changed to the second, the third, the fourth, the moving and the upper rolls. Back up the supporting roller group, return to the active roll, the material residue on the upper ring belt falls directly to the lower ring belt. Thus, it avoid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contaminated material falls to the ground on the return belt working face, and reduces the operation cost of the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
本技术属于皮带运输机
,具体涉及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皮带运输机输送物料采用上层皮带运输的方式,返程时工作面朝下,工作面上沾附的物料沿途洒落,特别是输送潮湿或粘性物料时落料更多,需人工定期清理,增加皮带机运行维护成本、占用开机时间。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皮带运输机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采用下层皮带运输的方式,此时返程(上层)皮带工作面朝下,工作面上沾附的物料落入下层皮带正在输送的物料中,由此避免了返程皮带工作面沾附物料洒落至地面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包括上料给料机、卸料槽、第一改向辊、第二改向辊、第三改向辊、第四改向辊、主动辊、从动辊、驱动电机、上支承托辊组、下支承托辊组、环形皮带和支架;第一改向辊、第二改向辊、第三改向辊、第四改向辊、主动辊、从动辊、上支承托辊组和下支承托辊组均安装在支架上,且主动辊安装在支架的左下角处,从动辊安装在支架的右上角处;驱动电机轴与主动辊的辊轴相连;上支承托辊组和下支承托辊组上设置有环形皮带;按照环形皮带运动方向,来自上支承托辊组的环形皮带包绕在主动辊左侧后,经下支承托辊组后,再经第一改向辊右侧,再绕至第二改向辊左侧,之后绕经第三改向辊右侧后再包绕到第四改向辊左侧,接着经从动辊的右侧,最后经从动辊的右侧后回到上支承托辊组处;第一改向辊在第二改向辊的右上侧,第四改向辊在第三改向辊的左上侧,第二改向辊和第三改向辊在同一高度;主动辊和下支承托辊组之间的环形皮带上方设有上料给料机;卸料槽设在第一改向辊的右下方。进一步,优选的是,下支承托辊组和第一改向辊之间的环形皮带、第二改向辊和第三改向辊之间的环形皮带、第四改向辊和从动辊之间的环形皮带、从动辊和下支承托辊组之间的环形皮带均呈水平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上支承托辊为平托辊,下支承托辊组为V型托辊。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清扫器,清扫器设在第一改向辊的右下方,且与第一改向辊出来的环形皮带的内侧相接触,清扫器位于卸料槽的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溜槽,溜槽的上端设在第一改向辊的下方,溜槽的下端设在卸料槽的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是,上料给料机为振动给料机。本技术将皮带机上支承托辊设为平托辊,下支承托辊组设为V型托辊,由振动给料机给料到下层皮带上,并下层皮带卸料。同时,增加多个改向辊形成适宜的纵向间距,可由溜槽或振动给料机卸料至卸料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运输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采用下层皮带运输的方式,此时返程(上层)皮带工作面朝下,工作面上沾附的物料落入下层皮带正在输送的物料中,由此解决了传统皮带运输机上层皮带输送,返程时工作面上沾附的物料沿途洒落至地面或平台需人工定期清理的问题,降低皮带机运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料给料机;2、卸料槽;3、第一改向辊;4、清扫器;5、第二改向辊;6、第三改向辊;7、第四改向辊;8、主动辊;9、从动辊;10、驱动电机轴;11、上支承托辊组;12、下支承托辊组;13、环形皮带;14、溜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给料机1、卸料槽2、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动辊8、从动辊9、驱动电机轴10、上支承托辊组11、下支承托辊组12、环形皮带13和支架(图中没有给出);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动辊8、从动辊9、上支承托辊组11和下支承托辊组12均安装在支架上,且主动辊8安装在支架的左下角处,从动辊9安装在支架的右上角处;驱动电机轴10与主动辊8的辊轴相连;上支承托辊组11和下支承托辊组组12上设置有环形皮带13;按照环形皮带13运动方向,来自上支承托辊11的环形皮带13包绕在主动辊8左侧后,由下支承托辊组12支撑后,接受上料给料机1送来的物料,经第一改向辊3后,自动落入卸料槽2中,之后,环形皮带13再绕至第二改向辊5左侧,之后绕经第三改向辊6右侧后再包绕到第四改向辊7左侧,接着经从动辊9的右侧后回到上支承托辊组11处;第一改向辊3在第二改向辊5的右上侧,第四改向辊7在第三改向辊6的左上侧,第二改向辊5和第三改向辊6在同一高度;主动辊8和下支承托辊组12之间的环形皮带13上方设有上料给料机1;卸料槽2设在第一改向辊3的右下方。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给料机1、卸料槽2、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给料机(1)、卸料槽(2)、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动辊(8)、从动辊(9)、驱动电机轴(10)、上支承托辊组(11)、下支承托辊组(12)、环形皮带(13)和支架;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动辊(8)、从动辊(9)、上支承托辊组(11)和下支承托辊组(12)均安装在支架上,且主动辊(8)安装在支架的左下角处,从动辊(9)安装在支架的右上角处;驱动电机轴(10)与主动辊(8)的辊轴相连;上支承托辊组(11)和下支承托辊组(12)上设置有环形皮带(13);按照环形皮带(13)运动方向,来自上支承托辊组(11)的环形皮带(13)包绕在主动辊(8)左侧后,经下支承托辊组(12)后,再经第一改向辊(3)右侧,绕至第二改向辊(5)左侧,之后绕经第三改向辊(6)右侧后再包绕到第四改向辊(7)左侧,经从动辊(9)的右侧后回到上支承托辊组(11)处;第一改向辊(3)在第二改向辊(5)的右上侧,第四改向辊(7)在第三改向辊(6)的左上侧,第二改向辊(5)和第三改向辊(6)在同一高度;主动辊(8)和下支承托辊组(12)之间的环形皮带(13)上方设有上料给料机(1);卸料槽(2)设在第一改向辊(3)的右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落料下层皮带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给料机(1)、卸料槽(2)、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动辊(8)、从动辊(9)、驱动电机轴(10)、上支承托辊组(11)、下支承托辊组(12)、环形皮带(13)和支架;第一改向辊(3)、第二改向辊(5)、第三改向辊(6)、第四改向辊(7)、主动辊(8)、从动辊(9)、上支承托辊组(11)和下支承托辊组(12)均安装在支架上,且主动辊(8)安装在支架的左下角处,从动辊(9)安装在支架的右上角处;驱动电机轴(10)与主动辊(8)的辊轴相连;上支承托辊组(11)和下支承托辊组(12)上设置有环形皮带(13);按照环形皮带(13)运动方向,来自上支承托辊组(11)的环形皮带(13)包绕在主动辊(8)左侧后,经下支承托辊组(12)后,再经第一改向辊(3)右侧,绕至第二改向辊(5)左侧,之后绕经第三改向辊(6)右侧后再包绕到第四改向辊(7)左侧,经从动辊(9)的右侧后回到上支承托辊组(11)处;第一改向辊(3)在第二改向辊(5)的右上侧,第四改向辊(7)在第三改向辊(6)的左上侧,第二改向辊(5)和第三改向辊(6)在同一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方丽华刘孟林段江涛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