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菌子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125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46
本公开涉及一种即食菌子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菌子进行预处理,除去杂物或菌扇杂质;S2、制丝:将预处理后的菌子撕成丝状或条状的菌丝;S3、腌制:取菌丝质量0.5%的生姜或姜粉,用20~25倍量的水熬制30‑60分钟,接着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并收集姜汁备用;然后将菌丝质量2.8%的酱油、0.3%的食用盐、0.6%的白糖以及所收集的姜汁放入装有菌丝的腌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腌制35至60分钟;S4、炸制:将菌丝炸制41至45分钟,待菌丝颜色变为棕黄色,气泡明显减少时出锅;S5、冷却;以及S6、调配:将冷却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0‑6.0%的花椒、0‑18%的辣椒进行调配。

Instant Fungus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即食菌子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即食菌子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口感顺滑,并且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可以提供磷、钙、铁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在国际上被公认是最理想的蛋白质和营养组合来源。食用菌的传统食用方法都是用于烹调之中,加工麻烦,不方便即时食用和携带。将食用菌加工成即食产品,不仅可以使其残次品和下脚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亦可缓解销售压力、延长供应期,并丰富休闲食品和餐桌佐餐的种类。然而,现有加工方法和工艺较为简单,没有更科学的数据依据,导致口感欠佳、产品色泽差,水分较多、保质期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感佳、色泽好、水分适中且保质期长的即食菌子及其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食菌子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菌子进行预处理,除去根部老菌头、霉腐菌子、杂物或菌扇杂质;S2、制丝:将预处理后的菌子撕成丝状或条状的菌丝使得菌丝的菌干直径0.1cm至0.8cm之间,菌伞扇弧在0.1cm至2.5cm之间,菌丝长度在1cm至7cm之间;S3、腌制:取菌丝质量0.5%的生姜或姜粉,用20~25倍量的水熬制30-60分钟,接着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并收集姜汁备用;然后将菌丝质量2.8%的酱油、0.3%的食用盐、0.6%的白糖以及所收集的姜汁放入装有菌丝的腌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腌制35至60分钟;S4、炸制:将400L至800L的调和油倒至油锅中烧至97-109度,再加入腌制好的菌丝,炸制40至45分钟,待菌丝颜色变为棕黄色,气泡明显减少时出锅;S5、冷却:将炸制好的菌丝放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自然风干冷却;以及S6、调配:将冷却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0-6%的花椒、0-18%的辣椒进行调配。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7、分装:将调配好的菌丝按预定质量进行真空分装。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8、灭菌消毒:利用灭菌柜对分装好的产品进行高温消毒。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9、包装:将消毒好的产品进行包装、装箱、检验以及喷码。其中,所述菌子为香菇、草菇、蘑菇、茶树菇、鸡枞菌、金针菇、小姖菇和鸡菇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得到的菌丝的宽度为1cm,且长度在8㎝以下。其中,在步骤S3中,姜水通过生姜熬制并用200目网纱过滤得到。其中,在步骤S8中,灭菌柜的消毒温度为96度,消毒时间为15至30分钟左右。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即食菌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加工的即食菌子,口感佳、色泽好、水分适中且保质期长;炸制成本和能耗减少;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食菌子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菌子进行预处理,除去根部老菌头、发硬菌子、霉腐菌子、杂物或菌扇杂质。S2、制丝:将预处理后的菌子撕成丝状或条状的菌丝,使得菌丝的菌干最大直径在1.5cm以下,整棵直径达0.5~1.5cm,须破开为两部分或更多部分;菌伞扇弧在2.5cm以下,菌丝长度在9cm以下。优选地,菌丝的菌干直径0.1cm至0.8cm之间,菌伞扇弧在0.1cm至2.5cm之间,菌丝长度在1cm至7cm之间。S3、腌制:取菌丝质量0.5%的生姜或姜粉,用20~25倍量的水熬制30-60分钟,接着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并收集姜汁备用;然后将菌丝质量2.8%的酱油、0.3%的食用盐、0.6%的白糖以及所收集的姜汁放入装有菌丝的腌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腌制35至60分钟。在此,腌制容器可以是不锈钢盆/桶。S4、炸制:将400L至800L的调和油倒至油锅中烧至97-109度,再加入腌制好的菌丝,炸制时间41至45分钟,待菌丝颜色变为棕黄色,气泡明显减少时出锅。S5、将炸制好的菌丝放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自然风干冷却。S6、调配:将冷却后的菌丝与花椒和/或辣椒和/或芝麻和/或花椒油和/或辣椒油进行调配,并搅拌均匀。其中,通过花椒、辣椒和芝麻的不同组合和/或不同的配比可以获得不同口味的即食菌子。优选地,将炸制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0-6%的花椒、0-18%的辣椒进行调配,得到鲜品口味即食菌子。优选地,将炸制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1.8%的花椒进行调配,得到清香型即食菌子。优选地,将炸制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6%的花椒和12%的辣椒进行调配,得到麻辣型即食菌子。S7、分装:将调配好的菌丝按预定质量(例如,每袋20克至30克)进行真空分装。每袋的净含量允许短缺量不超过1.5g,批量包装商品不允许有负偏差。S8、灭菌消毒:利用灭菌柜对分装好的产品进行高温消毒。其中,灭菌柜消毒温度为100度,消毒时间为15至20分钟左右。优选地,在灭菌消毒后,用风干组对产品进行风干。S9、包装:将消毒好的产品进行包装、装箱、检验以及喷码,合格产品方可入库或出库上市销售。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食菌子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菌子进行预处理,除去根部老菌头、发硬菌子、霉腐菌子、杂物或菌扇杂质;S2、制丝:将预处理后的菌子撕成丝状或条状的菌丝使得菌丝的菌干直径0 .1cm至0.8 cm之间,菌伞扇弧在0.1 cm至2.5 cm之间,菌丝长度在1 cm至7 cm之间;S3、腌制:取菌丝质量0.5%的生姜或姜粉,用20~25倍量的水熬制30‑60分钟,接着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并收集姜汁备用;然后将菌丝质量2.8%的酱油、0.3%的食用盐、0.6%的白糖以及所收集的姜汁放入装有菌丝的腌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腌制35至60分钟;S4、炸制:将400L至800L的调和油倒至油锅中烧至97‑109度,再加入腌制好的菌丝,炸制41至45分钟,待菌丝颜色变为棕黄色,气泡明显减少时出锅;S5、冷却:将炸制好的菌丝放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自然风干冷却;以及S6、调配:将冷却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0‑6.0%的花椒、0‑18%的辣椒进行调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菌子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对菌子进行预处理,除去根部老菌头、发硬菌子、霉腐菌子、杂物或菌扇杂质;S2、制丝:将预处理后的菌子撕成丝状或条状的菌丝使得菌丝的菌干直径0.1cm至0.8cm之间,菌伞扇弧在0.1cm至2.5cm之间,菌丝长度在1cm至7cm之间;S3、腌制:取菌丝质量0.5%的生姜或姜粉,用20~25倍量的水熬制30-60分钟,接着用200目的滤布过滤并收集姜汁备用;然后将菌丝质量2.8%的酱油、0.3%的食用盐、0.6%的白糖以及所收集的姜汁放入装有菌丝的腌制容器中并搅拌均匀,腌制35至60分钟;S4、炸制:将400L至800L的调和油倒至油锅中烧至97-109度,再加入腌制好的菌丝,炸制41至45分钟,待菌丝颜色变为棕黄色,气泡明显减少时出锅;S5、冷却:将炸制好的菌丝放入洁净干燥的容器中自然风干冷却;以及S6、调配:将冷却后的菌丝与菌丝质量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兴隆春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